【摘要】:在中西诠释学思想发生的早期,诠释主体所理解的文本都是中西文化传统源头上的经典。孔子删定"六经",无疑使他成为中国经典诠释文化传统上第一位自觉的经典诠释者。"六经"只有被历史所认同的合法化诠释者在其特定的时代所给出的权威意义,这种权威意义即是"六经"的诠释意义,而不是文本的原初意义;经学诠释学是为了传达"六经"的真理,这比还原"六经"的原初意义更为重要。诠释学对文学批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不应该仅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视域来探讨中国诠释学,而应该从经学的诠释学传统来建构中国诠释学。从《左传》对《春秋》的历史性诠释及《易传》对《易经》的系统性诠释来评价,中国早期经学诠释学的形成,一开始即呈现为存在论的诠释学,而不完全是技艺学的诠释学。"传"、"注"、"疏"、"笺"、"正义"、"章句"、"训"、"训纂"、"训诂"、"解诂"、"说"、"说义"、"微"与《易传》的"十翼"等,构成了中国经学诠释学的技艺学诠释措施论,但其中潜含着丰富的存在论的中国诠释学思想。经学诠释学作为中国诠释学的主脉,正是在儒家经典的历代诠释中生成。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一、经学诠释学是构成中国诠释学的主脉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中沉淀着丰富的诠释学思想,我们可以把其缘起一直上溯到上古孔子删“六经”的时代,但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思维形式没有依凭一种自觉的思辨理性对其丰富的诠释学思想进行明晰的逻辑划分,因此在汉语本土没有自律地产生出 ,西语论文,西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