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1979—2017年逐日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以及北极涛动(AO)指数,从日尺度上略论了中西太平洋上赤道辐合带(ITCZ)的类型及活跃程度,并探讨其与AO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ITCZ存在不同的强对流中心,依据中心位置可以划分为北、南、赤道、双、全和弱等六种型态,其中北、南和弱型ITCZ在日尺度上频次最高,分别占总天数的30.98%、31.11%和24.05%,而赤道、双和全型ITCZ出现频次较少。AO与西北太平洋ITCZ活动的相关略论表明,2—4月AO指数与北型ITCZ频次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49,而与弱型ITCZ频次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当AO处于正(负)位相时,从同期至8—10月北型ITCZ活跃程度偏强(弱),而弱型ITCZ偏弱(强),在滞后1~2个月时相关达到最高。此外低层环流场以及SST也存在显著变化。当AO为正位相时,中西太平洋上赤道至15°N范围内存在异常西风气流,SST异常偏暖。这也加大了南北向SST梯度,导致赤道以北辐合加强,对流活跃,北型ITCZ频次增多。这表明AO可能是通过风场和SST来作用北型ITCZ的活动,这种海气相互影响产生的作用具有较长的持续性。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探讨院; 1引言ITCZ(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是大气环流在赤道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在Holton等[1]的定义中,ITCZ以活跃的积云对流和强降水为主要特征,是一条狭长的东西向带状区域,该强对流区域是由南北信风在赤道侧边界交汇形成的。ITCZ是全球性的环状区域,由于海陆热力差 ,西班牙语论文,西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