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诗学作出细微而全面的界定,诗学界透感其难,而将诗学置于深广的中西比较文化背景来加以缜密而系统的考究,比较文学理论界亦深知其艰。作者多好比较文化,尤喜关于比较文化之于比较诗学的意义的跨学科交叉探讨。
觉其艰辛,但又颇得一己之志,作者欲以《神秘主义文化视域中的中西诗学本质“合一”论》一文,应用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原理,并结合神学以及文艺美学探讨等措施,通过关于诗学孕育于其中的神秘主义文化意识、理念和精神传统的审视(主要见于第一与第二两章),西语专业论文,揭示贯之以“万物一体”观念的神秘主义整体论意义上的诗学的自然与文化本质;通过关于建构在上述整体论基础之上的诗学理论话语的略论(主要见于第三、第四与第五章),揭示神秘主义本体论意义上的诗学本质;通过关于作为传统诗学赖以存在与发展之沃壤之一的神秘主义“人神合一”论的剖解(主要见于第六、第七与第八章),西语论文范文,揭示目的论意义上的旨在通神的诗学本质;通过关于身处神秘主义氛围之中的诗学之审美品格的探索(主要见于第九章),揭示审美意义上的诗学本质;通过关于以纵之以想象,横之以拓展,兴趣惟在超越时空以立于永恒之一体与合一等为本质特征的诗学品质与精神的考察,揭示神秘主义作用之下的意义论意义上的诗学本质。
总之,作者旨在通过以上审视、略论、剖解、探索与考察,揭示神秘主义文化视域中的见于整体论、本体论、目的论、意义论与审美等方面的“合一”的诗学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中西方具有神秘主义性质的诗学的差异。
【关键词】:神秘主义 比较诗学 整体论 本体论 目的论 意义论 审美
导言8-14 第一章 一以贯之14-22 一. 中国三教之万物一体观14-16 二. 西方宗教之万物归一观16-22 第二章 一以贯之之整体22-28 一. 中国哲学之整体论22-24 二. 西方(神)哲学之整体论24-26 三. 中西神秘主义之整体论26-28 第三章 本一之归与原初之往28-34 一. 神秘之追寻28-29 二. 圆满之问津29-30 三. 自然之探秘30 四. 无言之表白30-34 第四章 志于本一与原初:诗学理想之无言34-43 一. 无言之真理34-36 二. 无言之诗学36-43 第五章 志于本一与原初:诗学之言意主张43-56 一. 中国诗学言、意、象之辨43-47 二. 西方诗学喻依、喻旨之观47-56 第六章 志于本一与原初:诗学之神秘之旅56-63 一. 中国诗学之幽玄56-59 二. 西方诗学之纯灵59-63 第七章 志于本一与原初:诗学之静养通神63-81 一. 中国三教之静忘之道63-66 二. 中国三教之静养之说66-70 三. 儒家净化通神之诗学70-72 四. 佛教悟以通神之诗学72-77 五. 西方净化通神之诗学77-81 第八章 志于本一与原初:诗学之迷狂通神81-87 一. 迷狂通神之中国诗学81-82 二. 迷狂通神之西方诗学82-87 第九章 志于本一与原初:诗学之审美视域87-100 一. 中西诗学共享之整体审美观87-89 二. 整体审美观之诗学表征89-100 第十章 志于本一与原初:诗学之终极方向100-118 一. 拓展之诗学101-103 二. 想象之诗学103-106 三. 破而立之诗学106-111 四. 超越时空之诗学111-115 五. 永恒之诗学115-118 结论118-122 参考文献122-132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132-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