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共时性角度出发,以哲学视角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油画和中国宋元时期文人绘画进行比较探讨。西方绘画在理性、客观、科学、辩证的思维指导下,将题材集中在人物绘画中,并且主客二分的将表达对象完全作为一种客体来进行表现;而中国绘画在因为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将山水绘画推至顶峰,寄情于景,将个人意志融于景物之中,浑然一体。从呈现方式上看,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是主客交融的意象空间,西方古典绘画追求现实空间的逼真幻像。
自中西哲学以及中西绘画相互交融以来,对于中西哲学及绘画异同的探讨早已成为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但大多是从中西方哲学思维产生的历史、地理等背景中去研讨中西哲学的异同,或是把中西方哲学作为原因之一来探讨中西方绘画异同,亦或是从中西哲学角度探讨绘画空间表现或是色彩异同,关于中西传统绘画题材及其呈现方式的比较探讨,国内外学者也有不少的探讨成果,本文在梳理前任探讨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以中西方哲学思维为理论基础,以中西古典绘画题材及其表现方式为比较对象,以问题意识为探讨视角,通过对中西古典绘画的审美视角、题材选择、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和探讨,揭示出中西古典绘画不同的美学内涵和思维方式
文章共分了4部分内容进行详尽阐述,对大约同时期的中西绘画进行了深刻地略论并作了科学理性的比较,不断转变绘画的哲学思维方式、拓宽创作的新颖视角、创新绘画的内在审美旨趣。
第一,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的探讨近况与探讨目的与意义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二,作为绘画前提的中西方哲学思维比较。中国哲学主要侧重于儒释道互通关于绘画的作用;西方哲学主要侧重于古希腊哲学的理论奠基以及近代科学观的引领。
第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及其表现方式的转向。主要从题材选择及其表现方式的发展转向的角度讨论中西方绘画不同的主流题材的锁定以及不同的表现方式。
第四,总论哲学作为绘画思维维度的探讨意义所在。从哲学的角度观察中西古典绘画,对绘画价值意义具有深刻的解释,从这一角度探讨,意味着把绘画中的一切因素和形式都看成是哲学的内在属性和特征表达,通过哲学,能够深刻认识到绘画异同存在的根本渊源所在。
【关键词】:心象经验 视觉真实 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
摘要4-5 Abstract5-7 目录7-8 引言8-11 (一) 绘画:哲学的一种具象表现方式8 (二) 探讨近况8-11 第一章 作为绘画前提的中西方哲学思维比较11-20 (一) 儒道互通的中国绘画哲学根基11-14 1. 儒学伦理道德思想关于绘画的奠基11-13 2. 道家自然观对中国文人画的作用13-14 (二) 西方哲学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作用14-17 1. 古希腊哲学的理论奠基14-16 2. 文艺复兴时期引领西方绘画的近代科学观16-17 (三) 中西哲学思维方式之异同及其在绘画中的表现17-20 第二章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及其表现方式的转向20-29 (一)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绘画的题材选择20-22 1. “物我同化”的中国山水画题材与“客观对象化”的西方风景画题材20-21 2. 将自我融于万物的中国人物画题材和以生命意识为主的西方人物画题材21-22 (二) “生命体验”与“理性思辨”--中西方绘画题材的表现方式22-29 1. “以心为源”与“惟真求实”的色彩观、造型观比较22-25 2. 意象性思维与认识型思维的空间范式比较25-29 第三章 哲学作为绘画探讨的思维维度的意义所在29-31 (一) 深化哲学与艺术关系的理论认识29-30 (二) 彰显绘画的形而上维度30-31 ,西语论文,西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