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研讨的一个学术问题。思维方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础,不同的思维方式构成不同的文化体系,中西文化异同根源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写作既属于语言活动,也属于思维活动。思维方式是文化探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探讨思维方式异同对写作的作用有重要意义。英文写作关于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都非常重要,师生们虽付出很多努力,但当前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却不能另人满意。即使他们的英语作文语法正确,但在英语为母语的人眼中,他们的英语作文存在“观点不明确”,“篇章结构混乱”,“表达不清楚”等问题,所以很有必要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技能。对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他们的英语作文有明显的“中国式”作文特征,要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对他们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想在写作中实现有效地交流,就要了解西方人英语写作的风格。因此,很有必要对中西方英语写作风格的异同进行比较探讨,从而使中国学生在了解异同的基础上提高英语写作技能,提高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回顾了语言和思维关系的三种理论:Sapir-Whorf假说,即语言作用人类的思维;Piaget对于语言的发展是认知的结果,即思维对语言的作用:和Vygotsky对于语言和思维之间存在一定相互依赖性的理论。另外,本文也对古今中外对于中西思维异同的探讨作了简要回顾,介绍了中西思维方式异同的五种具体表现,即综合型思维与略论型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圆型思维与直线型思维以及集体主义思维和个人主义思维,并介绍了思维方式与英语写作之间关系的主要探讨成果。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哪些方面作用中西方人英文写作。
论文首先阐述了探讨动机和探讨意义并提出探讨的几个具体问题。在回顾语言和思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上述的五种思维异同和提到的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问题设计了实证探讨过程。本论文选取西安市几所高校大学生和英语为母语的外国留学生或外教为探讨参与对象,以命题作文的方式收集了20篇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和20篇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的英语作文。在对40篇英语样文略论的过程中,作者就上述的五种思维异同作了定性探讨;在数据统计阶段,作者从句式、语篇、连词使用、主语、主题句位置和用“I”或“we”表达观点这六方面对40篇样文进行了定量略论,讨论了五种不同思维方式是如何对中西方人英文写作产生不同作用的。
探讨结果表明,综合性思维与略论性思维导致中文写作倾向使用并列句而英文写作倾向使用从属句子,并使汉语篇章体现关联模式而英语篇章体现分离模式;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导致汉语文章连词使用频率较低而英语文章连词出现频率高;主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分别使得汉语习惯于用表示人或生物的的词作主语而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作主语;圆型思维与直线型思维导致汉语文章的主题句常出现在文章末尾而英语文章的主题句通常出现在文章首段;集体主义思维和个人主义思维使中国学生的作文中偏好使用“we”表达个人观点而英语为母语的人则通常使用“I”表达个人观点。
【关键词】:语言与思维 中西思维方式 英语写作
Acknowledgements4-5 Abstract5-7 摘要7-11 Charter 1 Introduction11-15 1.1 Research Motivation11-12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12-13 1.3 Research Questions13-15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5-31 2.1 Thought and Language15-19 2.1.1 Sapir-Whorf Hypothesis15-17 2.1.2 Piaget's Theory17-18 2.1.3 Vygotsky's Theory18-19 2.2 Thought Patterns19-20 2.3 Chinese and Western Thought Patterns20-28 2.3.1 Synthetic Thought vs.Analytic Thought20-23 2.3.2 Image Thought vs.Abstract Thought23-24 2.3.3 Subjective Thought vs.Objective Thought24-25 2.3.4 Cyclical Thought vs.Linear Thought25-27 2.3.5 Group-oriented Thought vs.Ego-centric Thought27-28 2.4 Thought Patterns and English Writing28-31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31-35 3.1 Objectives31-32 3.2 Subjects32 3.3 Samples32 3.4 Instruments32-33 3.5 Procedure33-35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s35-52 4.1 Data Collection from the Sample Compositions35 4.2 Major Findings and Discussions35-52 4.2.1 Parataxis and Hypotaxis35-38 4.2.2 Correlative Pattern and Detached Pattem in Discourse38-41 4.2.3 Non-frequent and Frequent Use of Transition Words or Phrases41-43 4.2.4 Animate Subject Sentence and Passive Voice Sentence43-46 4.2.5 The Placement of the Topic Sentence46-49 4.2.6 The Preference for "I" or "We"49-52 Chapter 5 Conclusion and Recommendations52-55 5.1 Conclusion52-53 5.2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53-54 5.3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54-55 ,西语论文网站,西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