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语境下的女性庄园建构[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严歌苓是当代女性文学园地里最富有“雌性”气息的实力派作家。她具有强烈女性意识,创作的小说主角都是女性,这些女性形象呈现出了不同的人生姿态,并构成了一个女性形象系列,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寓意。作为一位旅美作家,严歌苓的著作在出国前后是有很大异同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她的生平报以重视,本文试着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作为探讨对象,略论所折射出的特定生命体的秘密,特定文化的秘密,西语论文网站,以及严歌苓自身的秘密与她的女性文学创作的成长。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一、政治意识形态笼罩下被异化的女性生活
  1979年,22岁的严歌苓主动请缨,赶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丰富的军旅生涯为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传统的东方文化使严歌苓充满着理想与激情,残酷悲壮的军旅生活又让她看到了青春理想的湮灭。
  《雌性的草地》就是严歌苓以她1976年采访一个女子牧马班为原型创作的,故事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精神领导人物沈红霞,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自律、刚强、老练、成熟,带着为国家驯养“军马”的崇高理想来到牧马班的,对红马的爱化在她平而不凡的一生中。严歌苓在自序中说道:“要成为一批优秀的军马,就要去掉马性;要做一个忠实的女修士,就得扼杀女性。”无疑,沈红霞既是父权和男权世界的双重牺牲品又是捍卫者。年轻的肉体和灵魂作为牺牲,被奉上了所谓的“理想”的祭坛,才发现早已撤销了骑兵的建制,根本就不存在牧马班这个编制,她们一心追寻的理想却是本来就没有的。
  这一时期,严歌苓清醒地认识到即使五四之后女性获得了极大的权利,但仍旧深深地埋葬在男权社会的阴影里,变成了政治革命的伴生物,甚至正遭受着异化的危险。
  二、女性移民文学的书写――母性救赎
  严歌苓赴美攻读写作学学位,作为美国第五代移民,遭遇到了很多的民族敌意,面对曲折的文化沟通,不同寻常的生活赋予了她独特的视觉。全面地激发了她渴望伸展的创作才情。使得她不仅关注底层民众,还把视角锁定在了移民中的女性身上,西语论文,这更是严歌苓所认为的弱者中的弱者。
  《扶桑》是严歌苓移民题材中,最熠熠生辉、震撼人心的一部。女主人公扶桑是华人街的一名名妓,处在所属时代的社会最底层。扶桑八岁定亲,十四岁时被迫与公鸡交拜天地,二十岁被绑架,卖到了旧金山唐人街的妓院。扶桑是隐忍的,她的“脸上无半点担忧和惊恐,那么真心地微笑。……如此的一汪温柔与受伤很严重地矛盾着。”
  陈思和在《对于改编电影的一封信》中谈到:“扶桑如作一个具体的妓女来理解或展现,那是缩小其艺术内涵,她是一种文化,以弱势求生存的文化。”
  三、消解历史和颠覆性写法――坚守自我执着追求的女性
  多年异域文化熏染,使严歌苓在理性关注“人性”的同时,对自己的祖国以及文化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她渴望揭开历史的面纱,带着对中西方文化的融汇,来完成真正的属于中国记忆的小说。
  《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的田苏菲,是一个笨拙又爱地执拗的女人。她深深爱上了风流倜傥的欧阳萸,尔后的30多年,用尽全身力气爱着这个一心寻找红颜知己的男人。在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中,纷至沓来的各种政治运动,由爱生痴,敏感,嫉妒,聪慧,坚韧,编织了消费疼痛而又甜蜜的一生。作为一个敏感细腻,又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女性,严歌苓对文革时期的历史是非常清楚的。但是重大的历史都被她的宏大视角所淹没了,完全附着在了这个叫田苏菲的女人的爱情长河之上,通过这个女人执着无畏的一生,不动声色地展示了整个时代的轰轰烈烈,这就是对历史的消解的写法。
  四、结语
  严歌苓身上既有中国传统知识精英所具备的文化修养,又深受西方文化人性至上理念的浸染。在她长达30多年的写作经历中,小说中的女性主人公经过了遮蔽、反抗和独立三个阶段, 与此相对应的呈现出自发、自觉和自在三种状态。特别是以两性和谐为前提的自在状态, 是严歌苓女性人生的理想化生存模式,可以使女性们摆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的桎梏,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她们身上散发着独有的“雌性”魅力,构建出了一所属于严歌苓自己的绝美庄园
  注释:
  陶兰:评严歌苓对中国女人之“最高雌性”的文学书写[J].电影评介,2017.
  严歌苓.雌性的草地[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来自百度百科.
  严歌苓.《扶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
  陈思和.谈虎谈兔[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庄园著.女作家严歌苓探讨[M].汕头大学出版社,2017.4.严歌苓.雌性的草地[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2] [美]陈瑞琳,超越“乡愁”――论海外移民文学人格的精神重建[A].黄万华.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C].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3]罗素[英].怎样阅读和理解历史[A].论历史[C].北京:三联书店,1991.
  [4]陶兰.评严歌苓对中国女人之“最高雌性”的文学书写[J].电影评介,2017.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