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人物报道比较[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受中西方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作用,中西人物报道存在较大异同。本文以《文摘报》、《参考消息》2017年5月至2017年5月的人物报道作为样本,对其异同进行比较略论,以期获得启示,便于人物报道取长补短。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西人物报道;内容;形式
  
  从宏观上看,中西人物报道异中存同,且异远远大于同。“同”主要体现在中西人物报道都要求客观、公正、真实、全面地报道人物,西语论文网站,树立人物鲜明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异”却有很大区别。本文将从内容、形式对中西人物报道的异同进行比较略论。
  一、内容异同
  (一)中国选“代表性”人物,西方选“个性化”人物
  在我国,人物之所以被报道,是因他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时代主题,成为众人之中的典型,具有代表性、指导性和思想性。这也成了我国记者选择人物的一个标尺和传统。[1]《文摘报》的人物报道涉及的人物主要是政界重要领导、在某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知名人物、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身残志坚默默奉献的平凡人物。在西方,西语专业论文,人物报道更注重新闻性、趣味性、人情味,新闻人物更具个性化。《参考消息》中的人物报道主要是政界人物、与疾病及生理缺陷抗争的普通人、道德上存在争议的普通人、与种族贫富等社会问题相关的人物、犯罪活动中的受害者等。
  中国的新闻,强调党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重要任务,因而报道人物趋向于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或各界知名人物,对反面人物却报道很少。如《文摘报》刊登的《我是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袁隆平的“财富观”》、《邓亚萍:我和萨翁》、《新首富李锂》等都以人物的显著性作为新闻的着眼点。中国人物报道也有对普通百姓的关注,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如《文摘报》刊登的《时代女工的2017:在坚守中等待幸福》,分别以“彭春霞的坚守”、“黄冬艳对英文犯难”、“肖红霞首次回家”、“邱小院的事业”四个小标题写了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工作的四个普通工人,字里行间宣扬着新时期的社会风貌。西方的人物报道,也有对政界领导和知名人物的关注,但更多是没有光辉事迹的普通人,这些人没有特别崇高的品质和精神追求,他们大多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有的甚至违反法学、违背道德,颇具矛盾色彩和争议性。记者更多的是如实地再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体现人物与环境和命运抗争的精神。如《参考消息》刊登的《杰克逊私人医生学雷锋》,对处于众人非议中的杰克逊的私人医生进行了如实报道。
  以集群整体为价值取向的中国人物报道,使报道缺少了人的色彩,缺乏可感可亲的魅力。在避免西方人物报道为表现趣味性而导致猎奇、低俗倾向的同时,中国人物报道可以大胆地借鉴西方成功的个性刻画的经验,既使人物报道反映出时代特征,有益于社会,又不以牺牲个体的生动性为代价。
  (二)中国人物“正面形象”,西方人物“全面形象”
  中国的人物报道多为正面报道,充分展现人物的优点、亮点,使读者感受到人物光辉崇高的一面,树立的人物形象都是善良、勤奋、无私、爱国爱家爱人民……报道集中了人物所有的优点,略论《文摘报》中各大媒体人物报道,很少出现对于反面人物的劣迹、丑闻的报道。从而给读者形成了“英雄模范人物不是人,而是神”的感觉。而西方的人物报道更人性化、生活化,全面展现人物,立体化、多元化的报道使读者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物。如《参考消息》刊登的《叛逆青年必修课〈麦田守望者〉作者塞林格去世》这样写道:“1954年塞林格35岁时和19岁的克莱尔・道格拉斯结婚,生了两个孩子,1967年离婚。在一生中的最后30年,塞林格一直和一个名叫考琳・奥奈尔的女子同居,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记者并未避讳大作家曾经离婚、贫穷的事实。
  中国新闻报道历来重视道德教化影响,树立正面典型。记者常从人物身上挖掘共性,对人物的观察、素材的选取和写作加工被共性这根红线集中、收敛起来,报道隐藏了英雄模范人物的缺点,使人物显得“高、大、全”,这样人为“拔高”、“神化”的写作只会损害人物的形象,削弱著作的力量。西方人物报道偏重新闻性,记者将从人物身上观察和感受到的有价值的东西都写进报道中,而不必在意它们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因此在对人物报道过程中,记者更多地注重人物的个性化与多样化,人物的性格特征呈现出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中国重“内在情感”,西方重“外在细节”
  中国的人物报道强调有感而发、以情感人,以某种道德或精神震撼感染人们的心灵,可强烈而分明地感到记者情感的涌动。西方的人物报道注重以细节、冲突、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美联社名记者雷尔迈・英林说:“你要收集有关细节,如面部表情、音调、姿势等。”[2]通过形象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记者不会直接抒发感情。
  《文摘报》摘登的《学界泰斗双星陨落》,文章写道:“2017年7月11日,当代中国两位学界泰斗季羡林、任继愈同日辞世。让我们暂抑伤痛,在泪光中回望两位巨擘的生命脚步,感知他们的心灵旅程。”而《参考消息》刊登的同类题材的报道《叛逆青年必修课〈麦田守望者〉作者塞林格去世》却以“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去世,享年91岁”的客观陈述开篇,通过“然而塞林格的朋友们和去过他家的访问者们说,他有一个很大的保险箱,里面保存着至少15部已经完成但却未出版的小说手稿”这样的细节刻画出人物孤僻的性格。另外,中国媒体刻画人物时,着重从内在的思想、心理、情感角度入手,并借助大量抒情性语言,展现一种诗般的风采。而西方记者重在从人物外在的动作、服饰、语言等去刻画人物,目力所及皆成文字,字字有形体的依托与可视的对象,不空,不虚。[3]他们长于对人物细节进行细致、精确的刻画,常用动词等词语,力求准确地再现新闻人物的动态画面,使读者体验到现场感。西方记者对“细节写实”的追求,使细节成为人物报道中的点睛之笔,透过极具真实感和可视性的新闻细节,使人物报道的可信度和可读性大大提高。如《参考消息》刊登的《奥巴马每天读10封来信》中写道:“黑色的文件袋刚好在晚上8点钟前送达白宫总统住处,美国总统奥巴马把它拿上楼,开始了他的夜间阅读。文件袋里有一个紫色的文件夹,奥巴马常常立刻就翻到第一页。”全篇没有对奥巴马的评价和赞美之词,可是一个开明、亲民的总统形象立刻显现出来。
  (四)中国人物时效性弱,西方人物时效性强
  中国人物报道,记者往往在较长时间范围内来报道人物,为了渲染人物的崇高思想境界,记者需花费较长时间来准备新闻素材。如写某人为公殉职,往往在他去世一周甚至一个月后才能报道出来。我国的人物报道强调的是通过大篇幅、长时间的报道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化受众,所以在时效性上较弱。《文摘报》刊登的《令世人钦佩的大活佛》,文章开头的时间词是“近来”、“3月27日”、“3月28日”,接着文章追溯了他成长的历程:“记得1995年12月”、“年仅5岁的班禅活佛”、“14年的时间”。而《参考消息》刊登的《世界首富斯利姆:垄断之王》的报道,只介绍他的公司、生活近况,并没有回忆他如何走上世界首富之路。西方的人物报道普遍比我国的人物通讯短小,记者往往就最近的时间范围内来报道人物,很少连篇累牍长时期地宣传某个人物,多是篇幅短小、人情味浓厚的新闻报道。关于人物的突出事件,他们争取在“第一时间”报出,报道中常见的是“今天”或者“某日”。西方强调的是以最新鲜的元素来吸引受众,时效性较强。

  二、形式异同
  (一)中国结构统一,西方结构灵活
  中国的写作文体分类严密琐细,消息、通讯、特写都有统一固定的结构模式,这样逐渐形成了人人竞相仿效、单一呆板的局面。而西方在文体的分类上较宽松、广泛,各种文体之间交融流通,不受陈规束缚,常常将各种结构综合应用或交叉使用。西方人物报道在结构设置上更注重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开篇先设置一个个悬念,引起读者兴趣,让人们带着疑问来寻找答案。《参考消息》刊登的《已故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和他的信仰》这样开篇:“美国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因患脑癌去世,一些人士在回顾他的生平和政治生涯时指出,他一方面竭力为穷人、少数族裔和移民争取权利,另一方面又是妇女堕胎权和同性恋婚姻的积极倡导者,这与他所信奉的天主教信仰既吻合,又冲突。那么,天主教信仰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中国媒体多数报道依循“倒金字塔”、“金字塔”等既有模式而无意于翻新花样,西方记者在文体结构上则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创造性。
  (二)中国人物图片庄重,西方人物图片亲和
  中国人物报道所配的图片往往正式、庄重、正面,大多配以登记照式的头像。西方人物报道更注重图文并茂,图片以抓拍为多,强调生动性、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而且图片所占的比重一般要比中国大。[4]这点在对于政治人物的报道中尤其明显。西方更偏好轻松生活化的领导人形象,而中国领导人的新闻图片从来都是庄严的,没有丝毫幽默或讽刺之风。《参考消息》刊登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推出的一组照片《妈妈:我能统治世界吗?》,有美国总统在母亲怀中、英国女王和母亲散步、叙利亚总统全家嬉戏的照片,展现出领导人生活化的一面。在中国报纸上几乎见不到类似的领导人家庭成员或业余生活的照片,看到的都是正式场合的工作照。中国人物报道一般展现的是人物严肃正面的形象,图片不会出现人物不雅或难看的动作和表情,也很少配以各样的图饰。即使在《文摘报》摘登的《上海男人新“长相”》这样的软新闻中,给新闻人物“姚明”、“韩寒”、“周立波”配的图片也是他们的正面半身帅照。政治领袖、明星人物、英雄人物也都有生活化的一面,中国新闻人物图片只展现他们正式光鲜的一面,就容易刻板化,引起读者审美疲劳。西方人物报道,多一些亲和力的照片,更能贴近受众;多一些个性独特的形象,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中国多用间接引语,西方多用直接引语
  中国人物报道较少使用直接引语,大多转述内容,也就是说多用间接引语的形式。关于新闻人物的话,都采用了“某某说”这种记者转述的措施。西方人物新闻中较多使用直接引语,经常是新闻人物直接说话,这已成为一种技巧。直接引语往往是人物讲话中最重要、最本质的意义所在,它所蕴涵的信息还具有集中性和潜在性的优点。这些都是记者转述所无可比拟的。中国人物报道中的人物语言多是经过记者加工过的,关于不雅或不适的表达都会进行删除,由记者转述人物光辉的语言,有些还会形成一种固定模式。经过记者转述过的内容里面掺杂了传者的思想过滤、语言修饰,甚至重新“编码”,往往会与讲话当时的内容有一定的出入,作用其准确性和真实性。西方更注重展现人物原生态的话语,让人物自己说话,这样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同时也能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
  从总体看,中国人物报道更看重宣传价值,更注意报道的社会效果。西方人物报道,在体现个性和人文关怀的同时,注重人物写作的形式和传播技巧,这对我国的人物报道有良好的借鉴影响。
  参考文献:
  [1]省略.
  [2]李楠.历史的追寻 文化的沉思――新华社与美联社新闻写作比较[J].现代传播,1996(6).
  [3]熊文军.中西新闻写作思维比较[J].新闻天地,2017(12).
  [4]吴菁.人物报道的中西比较[J].新闻爱好者,2000(12).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校:董方晓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