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设计艺术思想比较[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内容摘要:中国艺术设计中集体性、社会性、道德性的因素占据了绝大部分,没有给个人留下多大空间。与西方外向、进取型的民族精神相比,中国的含蓄内敛成为设计的主要形式美感。概括来说,中国的设计思想倾向于“抒情写意”,西方则倾向于“表现叙述”,“抒情”更多的是对自然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追求意境。带有安逸、满足感。“表现”更多的是要向现世传达自己的观念。带有一种强势、进取性。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西设计 审美观 比较
  引言
  设计是人类特有的智慧,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将自然物的改造与自身所需的功利性相结合,创造出使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各类工艺。千万年来,西语论文题目,我们一直在利用设计能力改善与美化着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不同的生存环境又作用着我们的审美观念与设计理念。中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价值观与文化背景下所衍生的设计文化带给了中西方人民以不同的审美体验与享受。以古希腊,古罗马美学为起源的西方美学,和以儒道释为基础的中国美学,我们都能在其中找到现今各种设计观念的盟芽。中西方设计艺术既有自身艺术形式的独特性,也有审美观方面的相通之处。下面我就用中西方设计艺术的发展史,来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相通与区别之处。
  一.从中西美学思想看中西设计
  艺术设计发展来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艺术设计推动了社会发展,发展了的社会逐渐在生活中使人们形成了自己民族特有的审美观。我们首先从民族审美观入手,看看中西方的设计理念区别。
  学者陈望衡认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主要有四个要点1.崇尚中和的审美理想(儒家)2.崇尚空灵的审美境界(道家)3.崇尚传神的审美创造(气韵生动)4.崇尚“乐”与“线”的审美意味(音乐与绘画)。其中的中和、空灵、与传神非常具有民族审美独特性。无论是儒家追求的天人合一,道德仁义与社会和谐,还是道家追求的人合于天,逍遥无为。它们重视的都是一种内在精神享受,强调人的内心精神状态,重精神,重伦理的文化开始忽视了对自然,对科技的理论探讨。忽视了人作为个体是应该拥有凭借智慧改善自身生活舒适度的激情的。因此在中国衣食住行各方面设计理念都大量贯穿着伦理道德教化的痕迹。
  尽管古代的帝王权贵们也不忘极尽奢侈的物质享受,但豪华居所与奢华工艺的设计理念主要功能是为了维护封建伦理等级,或是体现民众习俗与祝愿。如宫殿建筑,突出封建家长制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中轴对称的木结构民居体现了宁静、平和、内向的氛围。在家具与工艺品,日用品的设计上舒适性也被摆在其次,或繁或简的装饰与造型大量的体现内在精神理念。
  与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设计美学审美思想类似,中国的孟子与墨子也主张审美与实用结合,但儒家对人伦对礼教的重视无形中阻碍了对自然科技进行探究的兴趣。漫长的封建农业经济使中国迟迟未能从手工艺时代进入到工业时代。长期处在农业经济作用下的中国艺术设计,其美感形式与封建思想意识是无法脱离的。
  英国的罗素认为西方文化的渊源有三:一是希腊文化,二是犹太宗教与伦理,三是现代工业主义。这三方面都对西方社会的各方面包括设计美学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对中国没有作用。
  西方的设计美学,更加重视将形式美与实用功能相结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凡是我们用的东西,如果它能很好的实现他在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是恶的又是丑的。”表达了对功能探讨的重视。在海洋文明与商业经济的发展中他们带有对自然,对他人强烈的征服欲望,崇尚敢于冒险,积极探究,张扬个性的英雄主义。在设计中也明显的表现出这种征服欲。典型的例子就是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细高的尖券与色彩斑斓的圆形彩色玻璃窗,又高又尖的塔楼耸入云霄,处处彰显着鲜明的个性。这种风格在中世纪风靡欧洲大陆,并深刻作用着手工艺产品,家俱和室内装饰。
  二.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中西设计
  西方以工业为基础与中国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亦决定着双方有所区别的设计形式美学。
  西方在18世纪工业化形式日益明确,英国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全新的改变。由于生产力基本形式的改变,西方设计也开始进入了新的时代,设计开始围绕机器和市场运行,设计形式与市场价值相互作用,产生了工业生产带来的几何化抽象形态审美,摈弃了矫饰繁复的装饰风格,更加崇尚功能和抽象。新艺术运动当中的维也纳分离派,西语论文题目,造型简单明确,简单的直线和自然形态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富有现代感,可说是现代主义设计的过渡时期。美国的艺术装饰设计风格崇尚流线形,喜欢应用现代的和装饰性的几何形体。种种迹象都体现着工业化社会对艺术设计产生的巨大作用。
  开始于二十世纪初的欧美的“现代主义运动”是一次现代设计革命,强调设计应该为社会服务,正视机械生产所产生的所谓“机械美”,它带有明显的民主特征,与西方社会化大生产引发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变更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
  现代设计运动的重要核心--荷兰风格派提倡艺术的“简单化”和“抽象化”。它的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热衷于在著作中体现对“纯洁性、必然性、规律性”的追求。通过直线,矩形或方块以及简化提炼的色彩来传达追求意识。风格派宣扬“合作”,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的思想正是切合了西方工业化民主思想。
  这些艺术流派的设计风格都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人们对机器时代的认识。
  我们可以从上述各式西方设计流派中看到,无论是何种设计风格,都不可避免的要流露出设计者对社会的认识与个人情愫的表达,西方设计关于个人情感的表达是较为强烈的,所以会出现了这么多的艺术流派。中国设计也重精神重情感,但中国式的艺术表达的多是家族式,集体式的情感,而不是个人的。原因是以农业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必然需要以血缘式情感和集体式情感来维系封建家长制。
  中国设计风格中集体性、社会性、道德性的因素占据了绝大部分,没有给个人留下多大空间。使得设计著作中缺乏个体意识。不利于自我主体精神的表达。与西方外向、进取型的民族精神相比,中国的含蓄内敛成为设计的主要形式美感。比如明清家俱的床,三面都竖立木雕文精美装饰,人在床面上被置于一个狭小的半封闭空间中,反应出中式设计保守内向的的一面。明代家俱刚柔相济,曲直相间,方中有圆,圆中带方的艺术特色也很好的反映了儒家中和之美的美学观和统一圆融的处世方式。中和的审美思想认为,虽然思想感情十分强烈,但喜怒,哀乐皆不能形于色,而要让它们在内心酝酿激荡,这就叫“中”;这些思想感情一旦作为诗歌或其他文艺著作表现于外,必须符合礼,而有节制,这就叫做“和”。   不同于西方受工业化作用的各设计流派,中国设计风格的抒情化非常浓厚。中国民间工艺设计中还常常表达出对至善至美思想情操的追求和对吉祥美好生活的祝愿,从汉代画像砖中众多伦理教化的主题到象征高洁人品的梅、兰、竹、菊到在家俱、陶瓷、服饰的装饰纹样上体现吉祥美好的祝愿,都表达出中国人民求善求美求吉利的祝愿心理。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为其典型代表,在封建社会晚期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吉祥纹样系统。包含了中国人民所期望的全部美好祝愿。如福、禄、寿、喜、财等。中国设计中还常出现被赋予了力量象征的想象的动物形象,如夔纹、饕餮纹、龙、凤、麒麟、避邪、天禄等,还有汉代瓦当的四神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极富神秘的东方色彩。
  概括来说,中国的设计思想倾向于抒情写意,西方则倾向于表现叙述,“抒情”更多的是对自然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追求意境。带有安逸、满足感。“表现”更多的是要向现世传达自己的观念。带有一种强势、进取性。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别。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师法自然,以追求自然美为主,采用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的自然式。著名的古典园林理论专著《园治》(计成)提出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园林评判标准。既要善于利用园内外环境景观要素构成景观。书中还提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著名园林规划设计规则。中国园林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追求诗情画意,即意境美。
  西方的古典园林则以人工因素为主,采用强调理性的规则形式来追求人工美。表现出对自然的征服欲。这正符合了古希腊哲学崇尚有规律、有秩序、合乎比例的、协调的整体美的审美思想。
  中西文化发展至今,已经越来越综合化与大众化了。有人认为任何比较都是简单而拙劣的,的确,任何艺术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片面的。艺术设计势必将要经历设计思想观念的更新。我们除了要把握日新月异的设计理念和技巧,也要扎根于优良的传统文化。同时把握民族感和时代感,才能寻找到新的艺术生命。
  参考文献:
  [1]武星宽,设计美学导论,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12
  [2]唐济川,刘媛媛等. 现代艺术设计思潮,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
  [3]廖少华,陈彧:设计艺术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工程部)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