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诗歌的文化共性[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本论文对中西方诗歌文化共性进行了论述,论述的范围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爱情的共性诗歌表达上对空白技巧的应用以及某些哲理表现方面的共性。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文化共性爱情空白哲理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主要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并能让他人能同样限度地理解和感受到它。中西方的诗歌均是源远流长,各有各的特色,中诗以抒情诗见长,西方的诗即poetry的概念极为宽泛,中国的诗歌历来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为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耀眼夺目。尽管中西诗歌在内容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但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平行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
  
  一、爱情主题的共性
  中英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但都是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来抒发情感,并富有极强的韵律美,所以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参看梅斯菲尔德在The Golden City of St.Mary里的句子Though the green toppling combers a shattering in to snow(穿过喷珠溅雪般洒落的一个个绿卷浪)[1],令人不禁想起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千古名句,细细口味一番可以发现这二句气势上修辞上两句不相伯仲。爱情自古以来就是经久不衰的主题,诗人为爱情歌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然而正因为情感上的共鸣于是在表现手法上也会出现惊人的相似。梅斯菲尔德曾这样热切地赞美他的恋人:“我听过花开时节的歌唱和古老的海上歌谣,/也曾在饱孕海风的白帆下眺望过奇岛异乡,/上帝给我欣赏过多少佳音美色,但最数妖娆/是她的声音、秀发、眼睛和弯弯红唇的可爱模样” [2]。无独有偶,沈从文也曾深情款款地写道“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好年龄的人”。两样的诗句却是相同烬热的情感,不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诗,“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首出自敦煌卷子中的唐代无名氏所作的《菩萨蛮》,是一位恋人向其所爱者的陈词。为了表示自己的坚贞不渝,她(他)在词中热烈地对爱人迸发出火一般的誓言。而这誓言,则是用一连串极为奇妙的比喻构成的。这一非常富于独创性的表现方式,使得无名氏的这篇抒情之作成为唐朝诗苑中的一颗明珠,可与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相媲美。彭斯在这首西方文化中脍炙人口的诗歌里这样描写着真挚的感情:“直到四海海水枯,岩石融化变成泥,只要我还有口气,我心爱你永不渝(郭沫若译)”,这两首诗里应用了各种逆向想象,极力强调爱情的天长地久。
  
  二、中西诗歌的空白共性
  自古以来中国的艺术就十分讲究空白美,绘画有“记白当黑”,书法则精于“布白”,戏曲中常用角色的“亮相”[3]。清代的刘熙载说,“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 艺术空白美可表现在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艺术空白的意思就是对那一些能够引起激发人们想象的地方进行画龙点睛的提示,通过暗示和隐喻这一中介,将真正的艺术想象的空间及著作所要表达的真正艺术内涵和意蕴留给欣赏者、接受者。不但中国古诗词曲讲究空白,西方诗歌也讲究空白。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的结尾借用哈姆雷特的口说,“此外只有沉默。”法国诗人马拉美也说,“诗只有说到七分,其余三分,让读者自己去理会,分享创作的愉快,才能了解诗的真味。”[4]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曾引用了费尔巴哈的一段话谈这个问题:“俏皮的写作手法还在于:它预计到读者也有智慧。它不把一切都说出来,而让读者自己去说出这样一些关系、条件和局限,只有在这些关系、条件和局限性都具备时谈出来的那句话才是真实和有意义的。”[5]
  以描写美人为例,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诗人在描写美人时所选择象征和比喻大不相同。为了使美人形象化,中国常用的诗句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其诗句将美人的具体气质描绘了出来,于是一位千娇百媚的女郎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的脑海里。她的手像是初生的茅草,比喻手指洁白水灵,她的肌肤像凝脂一样白皙,诗人从美人的手、肌肤、颈项,牙齿眉毛等作了精细的比喻。英诗中对美人的具体描写也是不胜枚举,比如约翰·盖伊在《黑眼睛的苏珊》写道:“眼睛也是像宝石一样闪光,她的玉手也似百合花般纤纤,她的呼吸像非洲吹来的香风,她的皮肤似象牙般白皙。”[6]
  然而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无论用再华丽的词藻来形容美人也抵不上一句成语,“倾国倾城”,据说此成语出自于汉武帝时期宫人李延年所作新歌,“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其目的是为了将自家妹妹推荐给汉武帝。此处李延年利用的正是诗的艺术空白,他并没有用具体的词藻来美化自己的妹妹,后宫佳丽三千,环肥燕瘦应有尽有,若将美丽写得太实在便落了俗套,不如实而虚之,“遗世”夸其姿容出落、并世无双之美;“独立”状其幽处娴雅之性,更见得超俗而出众。倾城倾国更是说全城、全国的人都倾慕其美貌。在诗的艺术空白中,那些故意省去的境况、那些虚化了的描写,并不是作者无法具体表现的东西,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给欣赏者以想象的空间,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填补字面中的残缺形象,往往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是诗人的精心构筑,诗人有意使诗除了字面义以外,还有更多的内涵义。让读者沿着字面义,去挖掘多层次中的其他含义,领略含蓄、深邃的意境。
  以倾国倾城来喻美人并非只是中国诗人的专利,在《圣经·雅歌》第六章里有如此诗句:“我的佳偶啊,你美丽如得撤,秀美如耶路撒冷,威武如展开旌旗的军队。”同样让人感觉美得惊心动魄,无限神往。空白是诗中隐而不露的联结点,读者会发挥想象的能动性,竭力去填补诗文中美人未被描写的环节。以最少的笔墨从侧面间接地而不是直接地展示著作的艺术魅力,就既是一种表现手法同时也是一种艺术空白美的表达。
  西方文化中第一美人的头衔非海伦莫属,在许多经典巨著中不乏她的倩影,例如《荷马史诗》中,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段丰富而高明,对海伦的描写用一句特洛伊长老们的赞叹:“没有人会责备特洛伊人和希腊人/说他们为了这个女人进行了长久的痛苦的战争/她真像一位了不起的女神啊!为了这样一个女子,我们再打十年战争也值得!”转到文艺复兴时期诗人马洛手中,海伦的美更为凝重,更具有毁灭性,他写道:“Was this the face that launch'd a thousand ships/And burnt the topless towers of Ilium?” 诗对人物的刻画可以说是细致入微的,神态活现,但从结构上,只是写出美人的一种状态,美人的眼如何,美人的手如何等没有写,也不用写,不是作者写不出,而是故意不写,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更显含蓄和耐人寻味。这就是结构中的空白。是形象结构的不完整而留下的虚无空间,是一种空白。
  
  三、中西诗歌的哲理美
  中国有句俗语“天地日月小,袖里乾坤大”,《庄子·天下》说“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一尺之锤,日取其半,终不能竭”。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大与小、永恒与瞬间都是相对的概念,如何取舍全在一念之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在其长诗《天真的预言》中的开头四行这样写道:To see the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 李叔同(弘一法师)曾这样把这诗翻译成中文:“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意思是细微的沙粒可有丰富的世界,单枝的花卉一样富有天国的美景;人的手掌虽见方之长,同样可以装载无边无岸的尘世善恶,而所谓的瞬间与永恒只是相对的。弘一法师如此翻译大概受了佛家偈语“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的作用。在佛教的经典里,也常常借微小以表达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念,认为微小的颗粒里面仍然存活有微妙广大的世界。佛家讲“芥子纳须弥”,在一粒微尘中可以包容着又一个宇宙,在一颗芥子里面可以容得下须弥山那么大的一座灵山。大与小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状态,而是一种对生命领悟的状态,世界在领悟中变得宽广。如《华业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深刻的反思,达到心灵深处的境界之后的结果,中外古今皆同。

  归隐一向是中国诗人诗歌里的主题, 最为著名的就是陶渊明的饮酒诗,历来是人们争相颂咏的千古佳句,诗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呼应着中国文人傲骨,西语论文题目,“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西语毕业论文,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诗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回归自然不问世事的思想境界在威廉·勃特勒·叶芝的诗中也可窥见一斑,那首颇富盛名的《茵纳斯弗利岛》如是写道:“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芸豆架、一排蜜蜂巢, 独个儿住着,树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早晨的薄雾落到蟋蟀唱歌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还是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这里的意境与陶渊明诗里的意境很相似,诗里小屋,粘土,柳笆,豆秧,蜜蜂,林间旷地立刻把人带入恬淡的村野生活,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味道。诗人英国蒲柏也曾有此感慨:“这种人真快活,几亩祖田/就把愿望和关注包揽无遗,/他满足于站在自己的田间/吸着故乡的空气。”[7]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不外乎是在他看来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在他的时代里,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而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既然如此不如回归自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这样的思想在中国诗歌中出现的频率不算少,比如李白就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山中问答》里他这样写道:“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叶芝在的《茵纳斯弗利岛》中表达了强烈的愿望逃离纷扰的尘世,虽然他隐逸的原因不是为了逃避官场,但和当时的社会不无关系,“19世纪末的爱尔兰。资本主义文明得到了充分发展,但也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一系列灾难:工业污染严重,人们的健康遭到破坏:商品化和都市化使人们跌入一种孤独、苦闷和困顿的生存状态;资产者的新道德,悄然地破坏着古朴淳厚的伦常,世纪末的暴力和战争更是让人恐怖和绝望。”[8]
  
  四、结束语
  概括地说,诗歌作为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思想的文学形式,在所表达的具体对象上,可以有很深的文化根源。不同文化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可发展出相应的体裁和格式。另一方面,人类生活有基本的、共同的主题或环境,构成不同文化的共有基础。只是由于思维方式,审美意向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形态各异。共同的主题或环境,使不同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而各异的表达方式,构成了文化异同的多姿多彩。比如,同样是寄幽思于庭院,草木,花卉,山水,便可以有威廉斯和欧阳修的不同风格。而对离别的相思,又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理解,欣赏两种不同的表达,比较其差异。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