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灰姑娘故事之比较[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格林童话》中灰姑娘故事在全世界家喻户晓,我国晚唐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所记载的叶限的故事,在情节上与灰姑娘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却鲜为人知。究其原因,是由作者搜集故事的目的和叙述故事的方式等多方面的异同造成的。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灰姑娘 ; 叶限 ;《酉阳杂俎》; 《格林童话》; 比较探讨
  [中图分类号] I0-03 I106.8 I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7)02-0053-04
  美国当代著名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一书中曾指出:“也许全部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1]据汤普森估计,仅在欧洲就存在不下于500个灰姑娘的故事文本,但最典型和知名的莫过于夏尔·贝洛和格林兄弟所搜集的灰姑娘故事了。“灰姑娘”故事在欧洲最早见于法国古典主义作家夏尔·贝洛(1628-1703)的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其题材大部分来源于法国和欧洲的民间传说。而更为我们熟知的“灰姑娘”故事则是德国格林兄弟所搜集整理的,哥哥雅各布(Jacob Grimm,1785-1863)和弟弟威廉(Wilhelm Grimm,1786-1859)于1812-1815年出版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后来被译成了《格林童话》,并广为流传。其中的名篇如《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则闻名于全世界。到今天,“灰姑娘”已经由具体的童话人物变为一类人物的代称,如在牛津词典上这样解释Cinderella(灰姑娘),“girl or woman whose beauty or abilities have not been recognized ” (美貌或能力未被赏识的女子)[2]。
  灰姑娘的故事是一个跨地域、超民族的世界性的故事类型,不仅在欧洲有大量异文存在,在亚洲、非洲、美洲各国也都普遍流传着这一类型的故事。我国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叶限的故事则堪称是世界上最早的灰姑娘故事的文字记载。自从《格林童话》传入我国并被广泛传播,由于其中的《灰姑娘》故事情节与叶限的故事有极大的相似性,灰姑娘类型的故事才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注意。综观目前对于叶限故事的探讨,大体分为三类,即中国“灰姑娘”的探讨,中西“灰姑娘”之比较探讨,中国“灰姑娘”流播探讨[3]。如刘晓春的《多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灰姑娘故事探讨》[4]应用历史—地理学派的母题略论措施解析构成故事的主要母题,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挖掘母题文化内涵,尤其是探究了同一大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灰姑娘型故事在不同文化区域中形成的同一性与异同性,比较深入全面。而对于灰姑娘故事的源头及传播轨迹的探讨更是引人注目,其中马筑生的《“灰姑娘型”童话溯源》[5]结合贵州侗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情况,细致略论了叶限故事的源头及其传播流程,颇具说服力。对于中西灰姑娘故事的比较,当前探讨也不少,大体呈现出相同的思路,即先求同,总结出叶限故事与《灰姑娘》的情节相似性,归纳其共同的母题,然后同中求异,探求不同细节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如胡梅的《叶限与灰姑娘的比较探讨》[6],黎琪珍、李志红的《从“灰姑娘”原型看中西文化内涵的异同》[7]。钱淑英的《中西“灰姑娘故事型”的叙事比较》[8]可谓是独辟蹊径,从叙事学的角度略论了中西灰姑娘故事的不同及其意义。
  本文也拟对《酉阳杂俎》中的叶限故事和《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作比较,着重研讨中国灰姑娘故事虽然早出,却不能像《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那样广为人知的原因,是对中国灰姑娘故事探讨的一个补充。
  一、《酉阳杂俎》中叶限的故事
  段成式,字柯古,祖籍山东临淄邹平,生年不详,约在唐德宗贞元19年(803)或稍后,卒于懿宗咸通四年(863),与晚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并称。他比格林兄弟生活的年代要早1000年左右,比法国的夏尔·贝洛也要早800来年。《酉阳杂俎》是一种笔记体小说,三十卷,二十篇。全书分门别类地辑录材料,好像类书,实乃仿晋代张华《博物志》的体例变化、扩大而成。所记自仙狐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考证等,无所不包,内容极为繁杂,西语毕业论文,标目也极新异。段成式标榜其书为“志怪小说之书”[9],而最能体现其志怪特征的篇目主要集中在《诺皋记》和《支诺皋》中。叶限的故事就在《支诺皋》上篇的第三则中。叶限的故事鲜为人知,先在这里粗陈梗概:
  秦汉以前,有一个吴洞洞主娶了两个妻子,其一妻死去 ,留下女儿叶限。过了不到一年,叶限的父亲也相继而逝。叶限和她的后母及后母的女儿一起生活,后母对她百般虐待,并杀害了她精心饲养的一条鱼。叶限伤心之际,得到“自天而降”的神人指点,将鱼骨藏匿起来,“金玑玉食,随欲而具”。在一次盛大的洞节来临时,叶限瞒过后母,“衣翠纺上衣,蹑金履”去参加。因被后母及异母妹察觉,仓卒逃离,遗下一只金鞋。这只金鞋辗转为邻近海岛上的陀汗国国王得到。他派人到拾得金鞋的地方寻找主人。此鞋非同寻常,脚小的人穿上它,鞋就缩小一寸,此国的妇人没有一个穿着合适的。最后终于找到叶限,于是“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以叶限为上妇”,而“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 一年后,由于国王的贪得无厌,祈求无限的宝物,这堆鱼骨头失却了神力,国王把它埋在海岸边,最后为海潮卷走。
  灰姑娘故事在世界各地有很多种异文,而其母题基本不脱离五个方面,即后母虐待、难题考验、神奇力量的帮助、特殊方式的身份验证、与王子结婚[10]。从这几方面来看,叶限的故事与广为流传的《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故事简直如出一辙,除难题考验这一点不太突出外,二人的其它遭遇十分相似。有鉴于此,完全可以把叶限的故事称为中国的灰姑娘故事。《酉阳杂俎》中所载叶限的故事既然被认为是灰姑娘故事类型中最早的文字记录,它不大可能是从欧洲流传过来。据段成式附记,叶限的故事为“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所说。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记得南中怪事”[11]。古人泛称西南地区为“南中”,邕州即今广西邕县,这里明确地告诉我们故事的来源。当然也不敢确定此地就是灰姑娘故事的起源地,只能说灰姑娘故事是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的,要探讨其源流十分困难。在此,本人也无意去探索叶限的故事和《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故事的源流关系。   灰姑娘故事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揭示了在私有制下普遍的家庭矛盾,暗示只有通过血缘和婚姻的维系,家庭才能稳固。灰姑娘的故事也谴责了继母的贪婪、冷酷和偏心,而关于弱小的孤女,人们则寄予满腔同情。故事通过幻想的手法,使受欺凌者最终获得幸福,作恶者遭到严厉的惩罚甚至被毁灭,体现了善、恶的对比和较量。灰姑娘的故事还反映了女性想要改变自己的处境,无疑要靠外在的神奇力量和与地位尊贵的男性结婚来解决,这几乎是一种美好的幻想,这也说明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
  二、中国灰姑娘故事不能闻名于世界的原因探寻
  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中国的灰姑娘故事不如《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故事有名,甚至鲜为人知?如果不是有了闻名于世界的《灰姑娘》,人们也不会注意到《酉阳杂俎》中叶限的故事,它将长期被埋在故纸堆中。在这里,我们着重研讨一下中国灰姑娘的故事不能走向世界的原因:
  第一,从撰书目的看,二者有较大不同。《格林童话》主要是站在儿童的视角来搜集整理,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童话故事对读者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灰姑娘的故事实际上是劝善惩恶的类型,符合任何时代的价值观,不会过时。《酉阳杂俎》的成书目的就不同了。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序》中说:“固役而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12]此书的着眼点在于志怪。文中说,“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记得南中怪事”可证。志怪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在《诺皋记序》中指出:“成式因览历代怪书,偶书所记,题曰《诺皋记》。街谈鄙俚,舆言风波,不足以辨九鼎之象,广七车之对,然游息之暇,足为鼓吹耳。”[13]因此可见,其写此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消遣,作为饭后谈资。此外,还可以从文章的结尾来判断故事的着眼点。段成式在文中写到:“(叶限)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按说,故事到这里就可以收尾了,一般童话也是以“从此二人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来结尾。但段成式的故事没有到此为止,他又花了一点笔墨来写鱼骨头的最后归属。可见神奇的鱼骨头似乎比叶限的命运更让人关注,因为怪就怪在鱼骨头啊! 这样看来,作为民间文学的灰姑娘童话所包含的内涵和价值要比叶限故事更加鲜明,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第二,从叙事角度看,二者有较大异同。从故事情节来看,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叙述的手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异同。灰姑娘的故事更注重反复手法的应用,给人一波三折的感觉,更能加强读者的印象。这也是儿童文学常用的手法之一。比如灰姑娘的后母为了不让她参加宴会,就命令她在两个小时内捡完散落在灰里的一盆扁豆,灰姑娘把鸟儿叫来了,一个小时完成了任务。于是后母又要求她在一个小时内捡完两盆豌豆,灰姑娘又一次呼唤小鸟来为她帮忙,结果只用了半个小时,可后母还是没有答应让灰姑娘一起参加宴会。这样就再三强调了后母的恶毒。此外还有灰姑娘三次要求榛树为她抛下美丽的衣鞋,又三次逃避王子的追踪。而在叶限的故事里,文字简洁,极少铺排,对于爱情几乎没有涉及,缺乏灰姑娘童话的浪漫性。这与段成式记载叶限故事的口吻也有关系,他是在转述别人的故事,不能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虚构。为了强调这个故事的真实可靠性,西语论文范文,他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的加工,因而故事只能粗陈梗概,不够细腻。
  第三,从语言上看,《灰姑娘》的语言浅显易懂,寓意明确;而《酉阳杂俎》则是文言的,况且段成式的文章又“词句多奥博”[14],且有些地方前后矛盾,如在叶限这则故事中,段成式先是写叶限的后母将吃剩的鱼骨藏于“郁栖之下”,也就是在枝叶浓密的大树底下,而后来那仙人却说“骨在粪下”,颇让人费解。通俗的语言更利于故事在民间的传播,因此《灰姑娘》流传更广。
  第四,从主人公的名字看,“灰姑娘”概念的形成还得益于这个名字的形象性。灰姑娘在夏尔·贝洛的童话中叫做辛黛瑞拉(Cinderella),而《格林童话》中则直接用灰姑娘来称呼了。由于灰姑娘在这个家庭像佣人一样,地位全无,连睡觉的床铺都没有,就只能躺在灶旁的灰烬里,她总是满身灰尘,从而有了“灰姑娘”的称号。《格林童话》中还有著名的《小红帽》、《白雪公主》也都是以她们的某一个特征来命名。而中国古代文学著作由于重史的传统,即使在十分虚诞的故事中,主人公也有一个非常正式的名字。就算没有看过灰姑娘故事的人,也可以从这个名字望文生义,知道灰姑娘的含义所在。但是,人们不可能从“叶限”这个词语中找到与主人公的特征有关的任何蛛丝马迹。可见,生动的命名关于人物的塑造也是十分有益的。
  第五,从体裁来看,《格林童话》形式统一,都是民间童话故事,题材也贴近人们的生活,为人喜闻乐见。“民间童话赋予了灰姑娘故事得以流传的最佳形式,从而广为撒播,成为人类童年生命的共同精神财富”[15]。灰姑娘故事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被披上了童话的外衣,插上了童话的翅膀。而《酉阳杂俎》的内容则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还有一大堆不具文学色彩的东西杂陈其间,故而叫“杂俎”。这种体例难以引起一般读者的注意,除了学者查找资料,普通读者是不会看的。
  第六,二者产生的社会环境和受到重视的程度大不相同。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受儒家思想的作用较深,多重实用而“不语怪力乱神”,理性精神很浓厚。在儿童教育中,多注重说教式的伦理教育的灌输,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书籍的传播十分广泛,而像灰姑娘这样美妙的故事则极少见,即使有,也被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道之说,不被人重视。因此,像《酉阳杂俎》这样记录街谈巷语的志怪小说,即使里面存在不少故事性很强的著作,仍然无人重视。而西方尽管在18世纪以前儿童文学也十分匮乏,但是之后却涌现了不少知名著作,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英国王尔德童话、丹麦安徒生童话、格林兄弟搜集的童话、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拉格洛夫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等。进入现代社会后,西学东渐,大量西方的著作开始涌入我国,包括儿童文学,由此灰姑娘的故事才广为人知。可惜中国却极端缺乏具有世界性作用的儿童文学著作。
  三、结语   那么,中国的灰姑娘故事出土之后,是不是能与西方的灰姑娘故事相抗衡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作为民俗学探讨的对象,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叶限的故事确实受民俗学探讨者的广泛注意,但是正如之前所说的多种原因,其难以走向民间,深入人心。况且一旦典型树立,其他异文就难以超越了。经过这个比较之后,我们似乎更应该钻到故纸堆中,关注文本的解读,并尽可能地将眼界放开,从比较的角度来探讨本土文学,把它们从无意义中解救出来,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发扬光大,也能增强我们对本土文学的自信心。同时,通过这个比较,也启发我国学者多做一些类似于格林兄弟的搜集整理工作,把我国的民间文学推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争取也酿造出一部优秀的世界童话名著!正如鲁兵所说:“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时代精神的著作之暇,也需要重视民间文学这个宝藏,从中发掘一些有趣有益的故事,经编写或再创作,来充实儿童文学世界。……为什么中国人极少知道中国灰姑娘?看来我们是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16]
  [参考文献]
  [1][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p151.
  [2][英]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p240.
  [3]韩钉钉.近二十年段成式《酉阳杂俎》探讨综述[J].柳州师专学报,2017(6):p57~59.
  [4][10]刘晓春.多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灰姑娘故事探讨[J].民族文学探讨,1995(3):p29~38.
  [5]马筑生.“灰姑娘型”童话溯源[J].昆明学院学报,2017(3):p15~20.
  [6]胡梅.叶限与《灰姑娘》的比较探讨[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p73~76.
  [7]黎琪珍,李志红.从“灰姑娘”原型看中西文化内涵的异同[J].大众文艺,2017(6):p114~115.
  [8][15]钱淑英.中西“灰姑娘故事型”的叙事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7(5):p89~93.
  [9][11][12][13][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p1,p200,p1,p127.
  [1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释评本)[M]. 周锡山,释评.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7.p79.
  [16]转引自张士春.中西文化史上的积案--中国灰姑娘是如何走向世界的[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89(1):p54.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