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绘画的关系[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我们重新思考中西方绘画关系和潘天寿的艺术主张,思考绘画民族性的发展,在和西方艺术和文化的对比中,发现中国绘画应该反映民族精神。在文化上,中西方可以借鉴和学习,但本质上西方的东西是很难或者是不存在中国化的,就如同潘天寿所说的“两座高峰”。在绘画的技法形式上,中西方还是可以相互学习,兼容并取的。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民族文化;西方绘画
  �《听天阁画谈随笔》中对于中西方绘画的融合和借鉴的问题和西画的中国化得问题。潘天寿老先生认为,在学习西方推陈出新的同时中国绘画也要应该保持自己的民族性。在《听天阁画谈随笔》杂论中“一民族有一民族之文艺,有一民族之特点,因文艺是由民族之性情智慧,结合时地之生活而创成者,非来自偶然也。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从此可以看出潘天寿还是希望振兴民族精神,西语论文范文,在学习西方的同时,立足于本民族的精神结晶,创造自己民族的艺术。
  �在《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中,潘天寿说到“东西两大统系的绘画,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就如两大高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之间,使全世界“仰之弥高”。这两者之间,尽可以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决不能随随便便的吸取,不问所吸收的成分,是否适合彼此的需要,是否适合与各自民族历史所形成的民族风格相协调。中国绘画应该有中国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国绘画如果画得同西洋画差不多,实无异于中国绘画的自我取消。”我是十分赞同他的两座高峰的理论,但我更多认为两座高峰是在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不同高峰。中国的民族性格是大陆性格,崇尚创造,勤奋刻苦,注重集体主义,西方是海洋民族性格,好斗扩张,注重个人主义。在文化上形成的思想结构和思想模式就是完全不同的。西方是以两希文化做为他们文化根源,在文艺复兴后,以复兴希腊罗马文化的人文主义为主导,逐渐进行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融合,创造并走出了一条独立的艺术创作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不断批判和超越前人的著作和思想的创作模式。人文主义虽说是两希文化融合的起点,但也是批判中世纪的。①人文主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人性和兽性的区别,人性和神性的区别,西方文化就是在这些斗争中前进的。最后才形成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当代艺术这些不断超越和反对前者的艺术形式。而中国不是这样的,中国的民族性格是大陆性的。中国自古以来,以儒家和道家的文化主张为主体的文化倾向,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作用了中国的绘画艺术,当然也反映了一种大陆的民族性格。中国的艺术发展更多是一种兼容并取的,对前人的艺术是一种继承和发展而不是批判再发展,这是和西方不同的。
  �上面所说的是艺术的文化和思想根源很难中国化的问题,其实在文化和思想根源方面根本就不存在中国化的问题。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杂论中说到,“一艺术品,须能代表一民族,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方为合格。”我们在创作著作时,要根植于中国的民族特性之中,这样才能代表自己民族的精神,而我们在学习西方的时候,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和中国完全是两大体系。例如哲学体系就完全不同,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论述的两大体系,一种是日耳曼式的黑格尔传统,注重整体统一性,另一种是碎片式的叙事性表述。虽然他说的都是西方的,但我认为中国哲学显然属于后者。这些显然有时候要冲突的思想特征,是我们在借鉴西方的艺术时,往往是在和中国的民族本源背道而驰。所以在文化本质上很难谈中国化。
  �虽然中西的文化上的异同比较大,在画的形式例如表现措施用线和用色上也有很大区别,但是在绘画的技法运用上,双方是可以借鉴,学习的。以线为主的表现措施,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特点。在《听天阁画谈随笔》 中说到“吾国绘画,以笔线为间架,故以线为骨。骨须有骨气;?骨气者,骨之质也,以此为表达对象内在生生活力之基础也,故张爱宾云:‘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这是说中国画以线为主表现画面上的一切形体。中国画的画面上虽然是点、线、面相互配合使用,但是表现画面上的基本形象,还是以线为主。另外,中国画中的用线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中国的书法艺术,而西方美术史家并没有对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关系加以重视。方闻在他的《性灵万象》中指出,“由于艺术家的书法性用笔以及将书法之美当作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已使书法成为文人画发展的基础。关于西方而言,问题还在于艺术创作的社会范围内,中国画的自我表现功能与作为历史略论或者理论概括基础的书法似乎并不相关。”这些区别还是中西方思维模式上的差别。在西方现代主义的绘画中也有使用线的,西语论文网站,在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中,像马蒂斯、康定斯基等也用线,我认为他们在画中用的是线的因素而不是线本身,像康定斯基的点线面,是用点线面的形式,这种构成方式来解构西方文艺复兴古典主义以来的以明暗来写实的传统,当然也不排除东方艺术的作用。他们的用线其实也是在绘画思想观念上和中国画的线不同,中国画的用线是经过高度提炼加工的,是应用毛笔、水墨及宣纸等工具的灵活多变的特殊性能,加以充分发挥而成。我要说的是虽然有许多不同,但是在形式上中西都有线的因素,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大可将中国画的线的性灵之美用于西画,特别是表现主义的画,这样既是对西画的绘画语言丰富和发展,也是站在民族的基础之上。
  �在用色方面上,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说“黑白二色,以五色中之最明确者,故有‘黑白分明’之谚语。……东方民族,质地朴厚,性爱明爽,故喜配用对比强烈之原色。……素,白色也,为全画之基础。……吾国绘画,以白色为底。白底,即画材背后之空白处。然以西洋画言之,画材背后,不能空洞无物。……即画材背后之空处,为吾人目力能量所未到处也。”虽然西方传统绘画讲究用色的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特别是印象派,但是后现代艺术特别是波普艺术以后,在用色上也有把色差压缩的倾向,像李希特的黑白。当然西方色彩丰富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在有些古典主义著作和文艺复兴以前的著作中色彩也是很灰暗的。但是现在西方人还是把黑白看成中国色彩的代表。当然其实问题不在色彩本身上,因为色彩是服务于造型和表现措施的,正是中国画抒性的表现措施造就了用笔用墨用色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是来源于中国的民族精神。这种来源于民族精神的用色习惯,我们在创作油画时也可以加以使用,绘画只要能表现出民族性格、民族特点,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西方的中国的有可以用。
  �这些构图、色彩、造型等绘画的基本要素,西方的油画中有,中国画中叶有,正如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杂论中说,“画者,画也。”画画本质上要靠画的,只有手和心都到位,画的形象才能跃然纸上。这些构图、色彩、造型都是画面的构成要素,在中西方绘画中也是相通的,虽然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也需要表现不同的生活状态。(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重庆;401331)
  �
  �注解:
  �① 选自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导论《人文学科的美术史》
  
  �
  �参考文献:
  �[1] 《听天阁画谈随笔》 潘天寿 人民美术出版社
  �[2] 《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 潘天寿 人民美术出版社
  �[3] 《性灵万象:中国书法之理论与历史》 方闻
  �[4] 《后现代状况》 利奥塔 湖南美术出版社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