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管理思想之对比略论[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作者简介:胡小丹,女,羌族,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探讨生院,探讨方向:行政管理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叶楠,女,满族,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探讨生院,探讨方向:行政管理
  ��
  摘要:中外管理思想有很多相同点和不相同之处,进行中西两大类型管理思想对比略论,能够扬长避短,东西互补。
  �
  关键词:中西管理;对比
  �有人说,管理应该向前看,回顾历史价值不大。的确,管理的技术在不断改进,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但它的本质始终如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完成既定目标。没有有效的管理,人类不可能完成任何事。可以说,哪里有人类的进步,就必定有良好管理的贡献。人类的管理思想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渊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另一种是渊源于华夏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思想。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管理思想在近代没有能够与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公司经营相结合,以至今天一般人认为科学管理的观念和措施都来自西方。
  �
  一、相同点
  �
  1.孟子主张的“性善论”和西方现代行为科学的“Y理论”具有共同之处:二者都承认人性假设是管理活动的必要前提。麦格雷戈指出,在管理活动的背后都必定有某些人性本质的假定。孟子提出“不忍人之政”,承认人之善性乃国家管理活动的出发点。二者都肯定了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美好的。二者都把管理工作寄希望于人们的精神追求。麦格雷戈强调管理中最有意义的是自我实现的满足。孟子则主张“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能夺也”。所谓“大者”指心灵,“小者”指耳目口腹等器官。
  �2.荀子的“性恶论”与西方行为科学的“X理论”亦具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要求管理者严格要求被管理者,把他们都当作是只会工作的“机械人”。
  �3.周朝的世硕所认为的人性“有善有恶论”与西方现代的“超Y理论”颇为接近。在世硕看来,人们天生就具有善与恶的本性,人的行为全在一个“养”字。养即后天的塑造培养。后天养以善性,就使善性不断增长;养以恶性,就使恶性膨胀。这与西方现代“超Y理论”的要求管理者要具体情况具体略论,不可一概而论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
  二、不同点
  
  �中西管理思想的比较首先必须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入手,进行历史的、综合的考察,才可能作出科学的结论。它们不同的特征和内容来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主要是以下几点:
  �1、人文主义管理与科学主义管理的比较
  �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东亚大陆,这种一面临海,三面陆路,对外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自然环境,使中国的管理活动具有典型的大陆民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向心。在管理思想上表现为:一方面讲集中,以整体性的宏观管理为主。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眷恋国土乡邦的情怀。二是求同。中国的地理环境使得管理活动获得了一个完备的天然的“隔离机制”,一方面使得管理体制和思想具有极强的融合能力,另一方面又使中国的管理思想强调统一,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三是重人。大陆民族生活较安定,西语论文,血缘宗法关系非常紧密,因此管理活动的中心是以“人”伦理关系为基础,以道德和教育为轴心,是一种人文主义型的管理。
  �作为西方管理思想源头的古希腊,其地理环境与中国则大不一样。它有漫长的海岸线,内陆交通却极不方便,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因而只能向外拓展以求发展,使商业和航海业发达较早。这种海洋民族的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外向。海上交通的发达、人员交流的频繁造就了一种外向型的民族心理。二是求异。它一方面表现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另一方面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过多种形式的试验。三是重功利。商业的发达和人员的频繁往来,使希腊人在管理活动中重利益,讲功效,追求现实的成功。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管理也可以说是一种科学主义型的管理。
  �2、农业经济社会与商品经济社会的比较
  �中国以农立国,这种农业社会的管理形态反映在思想观念上就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管理体制上是专制与民本相互依存的思想。中国自秦汉以来,这种被称之为“东方专制主义”的管理体制在组织上层级森严、上下有序,在领导上强调绝对服从,抹煞个性;强调严格统一,忽视差别。在控制上重视整体效果,忽视个体利益。但是,中国的统治者很早就悟到“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民贵君轻”等民本主义也成为中国管理的重要思想,这种民本与专制的思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农业社会管理的基础。
  �第二,在管理措施上是经验与理性相互补充的思想。农业生产必须注重经验、实际、运用,这种从农业社会孕育出来的经验理性措施,一方面在管理上时刻保持着一种清醒的理性态度。另一方面,它不重言论,不重思辨,而注重在实际经验基础上的切实领会和直觉领悟。这种经验理性的管理措施更多地是运用直观性的类比作出决策和计划。
  �第三,在管理规范上避免过与不及而力争保持适中状态的思想。表现在管理行为上则保持中和、适度、协调、平衡。《中庸》所说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成为中国管理行为的信条,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则是中国管理控制过程的标准和规范。
  �西方的管理形态则是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因而与中国农业社会型的管理形态有明显区别。
  �首先,西方的管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有重物不重人的倾向,重经济利益不重道德教育。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中,西方的管理者都把人看成是“机械人”、“经济人”,与此相适应,西方的管理着重于公司的微观管理,不太重视社会的宏观管理;重视个人劳动能力和技术的最大发挥,不大重视群体之间的协调和心理状态的适应;重视短期效益和单个经济单位的利益,不太重视社会整体的长远目标。
  �其次,在管理措施上,西方管理善于思辨,重视逻辑推理,依靠科学试验,因此,一方面在管理上具有经验论的传统,但又不局限于直观经验,而是把管理理论建立在感性丰富:知性清晰的管理试验基础上。另一方面,在管理中又具有反理性的传统,把管理的最高目标和理想寄托于虚无飘渺的天国或“乌托邦”上面,宗教信念在西方历史上对管理的活动和思想有着极大的作用。
  �再次,西方的管理在商品市场经济土壤的培育下,西语论文题目,既有严密的形式又具有创新的精神。一方面,它依靠明确细致的法学条文和规章制度进行统一管理,在这个体系里每个部分都有严格的责利权利的规定。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剧烈变动的商品经济生活,它又不得不经常地超越和打破自己的管理规范,不断进行着管理思想和理论的革新和创造,因而没有一种管理理论能够在西方保持长期的主导地位,这与中国具有强大继承性的管理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四、结语
  
  �对比西方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出东西的异同,不同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等使得西方管理更加注重细节,但缺乏人文关怀,好像是上天刻意安排东西互补,他们所缺少的正是我们所擅长的,而他们注重的正是我们所忽略的。这就体现了交流以及取长补短的重要性了。
  (1、西南民族大学探讨生院;四川;成都;610041;2、西南民族大学探讨生院;四川;成都;610041)
  �
  �
  参考文献:
  �[1] 《中外管理思想史》,王德清,重庆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7年3月1日)
  �[2] 《中西管理思想比较论纲》,官鸣,厦门大学学报,1995,01
  �[3] 《中外管理思想比较探讨》,任志安,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