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人类起源问题,世界上各个民族流传着不同的神话传说,其中有关泥土造人的神话传说尤为流行。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国的女娲造人与希腊神话的普罗米修斯泥土造人等神话中对于泥土造人传说的差异,进而揭示它们所产生的作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泥土造人女娲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 人类起源于哪里?这是很多人曾经追寻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已经通过科学探讨论证,找到了一个科学而合理的答案,但在各个国家的神话中,依然保留下来许多对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其中泥土造人的神话传说尤为流行,本文拟将中国的女娲造人与希腊神话的普罗米修斯泥土造人进行比较。 女娲造人 对于女娲神话最早的记载,是先秦时期的《楚辞》和《山海经》,但二书的记载还比较模糊朦胧。《淮南子・说林训》中记载:“女娲王天下者也,七十变造化。此言造化治世非一人之功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娲是在“众神”的帮助下,才完成“造人”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这样的社会背景为我们更好的把握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提供了便利,有助于我们从母系氏族社会这一大背景下思考相关问题。比如这则神话中,造人的神是女娲这位女性神明。 由于有关女娲造人的早期记载都比较简略,所以后人在解读这些记载时,都不同程度的在这些记载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构思,其中现代人的一个版本《中国神话故事》中对于女娲造人是这样记载的: 女娲是一位蛇身人首的神女,是一位化育万物的神。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尽管大地上已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便仍然显得死气沉沉的,因为大地上没有人类。一天,女娲行走在荒寂的大地上,心中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应该给天地之间增添些更有生气的东西。 女娲想了想,便来到一个水塘边蹲下身子,在塘边掘出一些黄泥,用塘水和好,仿照水中自己的影子,用揉好的泥团捏出了一个黄泥人。她刚把小泥人放在地上,那小东西竟活了,欢天喜地跳着。女娲便叫他是“人”。 大地上有了人类,女娲神的工作似乎就可以停止了。但她又有了新的考虑:怎样才能使人很好地生存下去呢?人总是会死亡的,死去一批,再造一批,那就太麻烦了。于是,女娲神就把男人和女人配成对,叫他们自己去繁殖后代。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娲造人的原因是她自己觉得孤单;女娲造人的方式是她用塘水和着黄泥,按照自己水中的样子造人,其中“塘水”、“黄泥”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地理情况。尽管古籍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塘水”这一信息,我们大体可以推知“塘水”是后人所加,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一信息看作是一个文化符号,折射出中国的黄河文化,而黄土则让我们感受到中原文化的气息。女娲让人类繁殖下去的方式,是她想到了让这些她用泥土造好的人按照男人和女人的配对进行繁衍。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泥土造人 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曾有一个神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这个神统管天空、人间和地狱,主宰过去、现在和未来。人们对他十分崇敬。 《希腊古典神话》中记载:普罗米修斯应运而生,降落到大地上。普罗米修斯是古老的神族子第的后裔,是地球之母与乌拉诺斯的后代,可惜乌拉诺斯后来被宙斯废黜。 普罗米修斯知道大地上孕育着天神的种子,因此就用河水调和黏土,按照天神,亦即世界的主宰模样捏塑成一种形体。他为让这团泥块具有生命,便借用了动物灵魂中善与恶的两重性格,将它们锁闭在泥团的胸内。从此世界上就有了人。 雅典娜十分赞赏提坦神伊阿珀托斯的儿子的杰作,于是便朝具备一半灵魂的泥团造物上吹了一口仙气,让泥团获得了灵性。这段文字生动地描述了希腊神话中创造人的具体过程,告诉我们锁闭在泥团胸内的有“善与恶的两重性格”,是“动物灵魂”所具备的内容。 中西对比 首先,有关泥土造人的原因方面不同。中国神话女娲造人的原因是女娲自己觉得孤单;而希腊神话中造人的原因是因为普罗米修斯知道大地上孕育着天神的种子。也就是说,二者造人的动机是不同的。 其次,造人时使用的材料不同。中国神话女娲造人时是用塘水和着黄泥,而希腊神话中造人时用的是河水调和黏土。“塘水和着黄泥”与“河水调和黏土”有鲜明的差别,反映出来的是地域的不同。其实神话也是根据具体的生活环境和地域的不同而创造出来的,并且它会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中国女娲造人的神话折射出的,是当时中国人生活的黄河流域的环境特点和中华民族肤色的特点;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造人的神话故事,折射出的是希腊半岛的地域特点。黄河流域和希腊半岛二者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必然存在地域异同,而这又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创作神话时不可避免的产生异同。 所以,中国的女娲造人神话和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造人神话,二者存在明显的异同是必然的。但二者之间却有着惊人的最大的相似性――也就是泥土造人,人类都是用泥土塑造成的,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保持高度的清醒和关注。造人时使用的是泥土这一信息,折射出的是当时的人们十分依赖土地,土地在他们的生活中起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他们创作神话时,才可能不约而同的选择泥土作为造人时的材料。 正是因为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这种泥土情结,才有可能产生出相似的文学创作内容,包括泥土造人这样的神话传说。虽然世界各国在地理位置、民族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但他们创作的文学中还是多了一份相同的地方,潜在多的是一种“共同语言”,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产生的结果,从小的方面说是能够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从大的方面说则是有利于我们最终达成世界共融。 参考文献: [1] 《中国神话故事》,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1月。 [2] [德]古斯塔夫・施瓦布,曹乃云译:《希腊古典神话》,译林出版社,1995年5月。 作者简介:李萍,女,1985―,山东莱州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探讨方向:欧美文学。 ,西语专业论文,西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