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古典美术之美[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由于中西美术的宇宙观、世界观和哲学背景不同,导致了中西美术的异同,这种异同作用了中西古典美术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从中西古典艺术观念和绘画语言意识形态进行略论探讨,了解中西古典美的成因及重要性,以激发更多的美术爱好者来继承和发扬传统,让传统美世代流传。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艺术观念 画面结构 色彩 空间
  中图分类号:J519 文献标识码:A
  
  中西古典美术产生于人类的古代社会。由于不同的宇宙观、世界观和哲学背景,导致了中西美术观点的异同――即“天人合一”和“神人合一”,前者是“情”与“理”、“心”与“物”的协调,使审美趋向人际化,回归生活;后者是直接把对美的追求具体为视觉的形式和谐,使审美趋向宗教化,
  依上帝。从本质上看,中西古典美术在对美的追求中存着差异,但总体都是美的艺术、和谐的艺术。
  诗画一律,从美学准则来说,就是表现与再现、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等因素的和谐统一。我国著名美学家周来祥先生在比较中西古典艺术时指出:
  “西方是‘画’的故乡,古代的再现艺术比较发达,在雕塑、戏剧、小说等领域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的表现艺术比较发达,在书法、诗歌、乐舞等领域得到长足的发展。”
  道出中国古典艺术偏重于“诗”的想象性,重意在象外、重表现、重情感;而西方古典艺术偏重于“画”的具象性,重对物象的真实描绘、重再现、重理性。两者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完善了古代美学的和谐理想。诗画结合,中外皆同的思想观是中西两大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美术史发展中,我国古代美术学思想的核心是一种将美的本质纳入到伦理轨道上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儒家美学的世功化倾向,还是道家美学的超然性都给古典美术注入了活力,推动中国古典美术的发展,使中国绘画的社会功能以道、释的宇宙观去领悟自然,对所描绘的东西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诉诸人的情感和想象,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即“入世”与“出世”相平衡的“儒道互补”的人生审美理想。
  如中国古典文人艺术家陶渊明、苏轼为人为官的忠义和出世诗画的空灵以及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石涛的“搜竟尽奇峰打草稿”等无不体现中国古典 “美善统一”的思想观念,表现了人生的一切来源于自然,无论从任何方面都要遵守自然发展规律,常常把艺术的审美创作和欣赏看作是传播教化、塑造人格的向善行为。
  而西方古代的哲人则认为西方古典美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人被神赐灵感凭附着而创造出的“形式和谐”的著作,注重“美真统一”,与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追求真理、信奉上帝。在古希腊建筑、雕刻中,体现了“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使神具有人的面貌和感情,达到了“神人合一”的境界。
  中西古人由于各自民族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对美产生不同的思想观念。然而,这种思想观念一直冲击着中西绘画的不同方面:
  首先,从中西古典早期绘画的画面结构看,中国古代画家不以再现客观的、具体时空的眼见“真实”为绘画创作的目的,而是为自己建立了一套适合内心的、认识想象中的“真实”的画面结构。如汉代壁画洛阳普千秋墓室壁画中,描绘的墓主夫妇在仙翁、仙女的送迎和神仙怪兽的陪同下升入天界的情景,整个画面充满了奇异的神仙动物形象,又有世俗人生的欲望铺陈,气氛活跃,动感强烈;以及埃及画家在墓室画中,对树木、池塘、人物抛开客观、具体的形象、时空关系,侧重于画者内心的形象描绘等方面的艺术处理。
  中国画采用“三远”法与皴法图式为基础,完整构成了中国绘画表现画面时空的独特手法――散点透视。宗炳的《山水画序》中:“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只迥。”;郭熙的“三远论”;以及北宋画家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等都展现出用散点透视表现自然的美,标志着中国古典绘画结构语言在画面时空上美的体现。
  西方绘画的审美在于真和美,在于对对象的真实描绘,多采用焦点透视法,利用比例、解剖、光影等科学法则在平面绘画中来表现空间的静态深度。如希腊瓶画《出征的战士》,意大利画家马萨丘的壁画《三位一体》;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一批名画中的形象和景物结构的处理上,利用焦点透视法深入剖析描绘物象,实现了视觉空间深度的再现,成如透过一扇真实的窗户而看事物的效果展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以美的享受。由此可见,无论东方古典绘画还是西方古典绘画都是以和谐美为特质的,以外部世界形象为基础进行画面表达。
  其次,中西绘画造型语言方面,中国绘画在遵循以“物”传感的过程中,形成以程式化的笔法、墨法、皴法图式为依托的“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的造型语言体系。中国绘画早期为写实的“丹青”绘画,后发展为以意象造型为特征的“水墨”绘画。在画面上讲究用笔的粗细、轻重、巧拙、浓淡、快慢、干湿、繁简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象、质感与光的明暗,不完全依赖色彩的渲染。在用线上,中国画的线讲究一波三折和“十八描”,线即是用笔,线的功夫就是用笔的功夫。石涛主张要在“笔锋下决出生活”,即是说作画要在笔下见功夫,要能看出用笔的技术法则所能达到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用笔、用线的特点,使中国绘画造型语言达到绝美之处。
  西方古典造型语言特点则集中表现为对视觉“镜像”效果的追求。在画面造型语言中,焦点透视、解剖知识、光影造型等技术,是实现绘画对“镜像”视觉效果追求的客观知识;而画家对美的形象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对形象、情节的典型瞬间的选择与设计,则体现了创造者的主观艺术才能。西方绘画中的线是严格依附于形体,是形体中一部分与观察者处于透视消失角度的面所构成的;而笔触则是艺术家表现形体的重要体现――挑、撩、堆、置、揉、擦,用沙石打磨,用笔杆刀尖刻、划等手法来完成;15到16世纪油画材料的发明和技法的革新,材料的独特性在画面表现上更灵活便利;光与影的介入为画面增加具有了独特性――不仅是一种“空间感”的表达,而且也是一种“时间感”的再现。如伦勃朗的《夜巡》、罗可可的肖像艺术的画家普桑、布歇的著作等。
  其三,中西色彩语言表现方面,色彩作为一种最普及的审美形式,存在于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色彩观将色彩审美直接与礼教规范相连接,道家美学将色彩与宇宙的气蕴生发相联系,都是阴阳五行在思路上相通的,反映了中国绘画从来不追摹物象的外在色彩、自然色相为目的,而是秉承《易》学、元气论和阴阳五行说的宇宙整体动态和谐准则,“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以心灵体验与物性把握互为因果的审美趣味和意境生成为目。
  以至于中国绘画从五代时起,就有“墨色为上”,大多用墨色来表现事物的各种色彩,有“运墨而五色具”之说,后来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及王洽的“泼墨”等水墨画的色彩语言不再用单一墨色简单地、直接地的描绘物象,而是进行一种宽泛多意的表达,耐人寻味的同时绘画开始由墨色转向色彩,使色彩发挥其特长――青绿金碧山水、没骨花卉等。
  西方的绘画色彩语言是形、色、光三者相和谐的古典结构,偏重外在的感性特点,突出质感与光,削弱了色彩的象征性。古希腊时期的色彩审美就表现为以自然物质的原色为主要色谱的特征。如建筑、雕塑多是以石材本身的天然色为主;瓶画艺术则是以视觉效果单纯的黑、红为基本色的“黑绘式”和“红绘式”。
  随着基督教在欧洲的兴盛,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带来色彩的勃兴,马赛克镶嵌壁画、彩色玻璃窗等的出现,使西方色彩观发生了巨变。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则利用空间透视,把色彩与形象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现技法,创立了科学的造型艺术体系。意大利画家菩提彻利的线描填色法、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先形后色法、伦勃朗《戴铜盔的人》的透明画法以及印象派时期的“弃行求光”的色彩革命等,在色彩语言的应用中对西方色彩绘画都产生了深远的作用。
  纵观中西古典美术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中西古典美术犹如打开艺术之门的一把钥匙,为艺术的发展开启了导航。在共同追求主客和谐、惟美、尊奉技艺规范等的同时,又因不同的地域,不同文化而产生不同的中西艺术的创作观与民族文化观、世界观。从而使中西古典美术一度遭受冷落。然而,风雨过后见彩虹,中西古典美术的逆向发展,预示着中西古典美术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回归――文化艺术的还朴归真中发光放彩。
  
  参考文献:
  [1] 周来祥、陈炎:《中西比较美学大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
  [2] 宗炳:《画山水序》,《中国美学史资料编选》,中华书局,1980年。
  [3] 王德年:《中国人物画技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4] 《装饰》,中国装饰出版社,2017年。
  [5] 孔新苗:《中西绘画比较》,河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
  [6] 蔡仪:《美学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作者简介:吕艳梅,女,1971―,河北衡水人,本科,讲师,探讨方向:美术理论,工作单位:衡水学院。

西语论文题目西语论文网站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