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东西方绘画两种造型艺术在历史上长期表现为互相分据,本文论述线条造型在中西方绘画中的影响,中西方线条造型元素的交融等,希望探究中西绘画造型方式的共同点。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线条 异同性 共性 中西方绘画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7)01(c)-0274-01 线条造型为绘画的基本造型措施。线是绘画语言中最单纯�简洁的一种,西语论文范文,但也是最丰富复杂的一种。线条是如何牵引艺术之帆,中西艺术家用它又作怎样的描绘和思考,下面分别从中西绘画艺术的异同性中寻找它们共有的生命力。 1 中西绘画语言从线条开始 随意画一些线条,或者用儿童原发性的线条来略论,我们发现这些线条都具有很独特的个性,它们被赋予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形象,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感。而艺术家们正是通过它们来主张不同的丰富思想,他们会赋予特定的内容和含义,使其产生内在的生命力。从艺术的原义上来理解,西语论文题目,这些线条都满足了他们心灵触觉和生命表现力的欲望,变成了语言,他们都是艺术家。这便是线条的本质认识。对线的思考再作细致略论,如刘雪茜在《构成艺术》中把点线分为消极形态和积极形态以作区别,“几何学上的线,只有位置方向和长度,没有宽度和厚度,它是面的分界及体的边缘,这是概念性的线。这类线依附于面与体,没有独立的形象。但有一定的视觉效果,称为消极形态的线。把线作为形象理解时,除了具有相当长度外,还应有一定的宽度和形状,这称为积极形态的线。”显然,这种解释区分了几何学中的点线和艺术中的点线关系,它为艺术线条提供了更为开放性的解释。我们安排一些线条,例如长短线、直线、曲线、粗细线、光滑线、深浅线、零乱线等等,当我们真正在物体上去寻找时,又很难发现具体线条的存在。因此,线条具有抽象的特性。中国古代道学思想“小到无穷便是大”,可以从侧面相衬这种想法,线条亦是有广度和形态的,它又具有具象特征,甚至与面的概念有交融。如果这样去理解,线比单纯意义上的面更为复杂了,甚至可以说,在绘画艺术中线是面的高级形式。所以中西绘画语言都从线条开始。 2 线条的再现 线条在画面中留下的痕迹,源于艺术家内心自发性律动的作用。线的千变万化源于心灵的千丝万缕。线的表现力来自于人类内心最根本的表现欲望。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从一开始,中国画重视和专注于线条笔法的探讨和探究,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画。艺术家希望通过线条找到与大自然的共鸣点,实现“天人合一”的艺术理想,之后的“以书入画”,“以画养书”都说明了线条在中国艺术中的重要影响,那么书法的很多艺术元素、思想、要求都能融入绘画。书品即人品,画品即修为、涵养等。线条的自律对中国画艺术家提出很高的要求,在具体的形式上,强调对笔墨变化探讨,但其实质脱离不了线条造型的实质功能。西方绘画中,线条作为造型元素之一,始终伴随明暗、光感、体积等元素。达芬奇说过:“肉眼能看,将所见实物的表面和外形最准确的传于心灵,从这些形状之中诞生了以优美的能愉悦感官的和谐比例,如同合乎比例的和声给予听觉的快感一样”。这是很长时期里我们对西方艺术的解读。因为能精准地再现自然是西方艺术传统的艺术观,所以有时候我们忽略了很多西方大师其实也是线描的高手,例如安格尔,拉裴尔,费钦等,只是他们在表现手法上不单单是线条。 3 线条在中西绘画中的异同性 首先我们用西画的方式来略论客观物象,客观物象的存在总会在形体或与其它形体之间产生边缘线或外轮廓线,物象本身的结构也需要用线条来表达。所以西方绘画中的线条也是甚为重要的。前面说过,线条可以成为面的高级形式,可以正确表达正、侧、背等不同转向的面,还可通过自身的粗细、深浅、曲直等变化配合其它造型元素来表现物象,以达到物象的艺术再现,这是线条在西方绘画中的表现。俄国画家列宾更认为形体的起伏并不像初学者所相信的那样要依赖于明暗,而是依赖于那些组织恰当的线,如果线条组织合理、位置恰当,单是线就足够了。可见西方造型艺术也是线条的艺术。以中国画注重线条而西画不注重线条来区分中西绘画是不恰当的。例如西方古典大师拉斐尔的著作与国画大家潘天寿写意泼墨著作比较,会发现西画的线条应用是相当重要的。而且线性透视是西方艺术的重要造型措施。中国绘画对线条的使用更是古今贯之,为无数大家倾注,而由之生发的美学思想至今还泽润世人。例如中国美学思想崇尚中和理想,空灵境界,崇尚“乐”与“线”的审美意味。道家老子认为美在于无,在于无的空与虚,空与虚蕴涵着有与实,这种有无相生的虚无成为支撑整个中国艺术的哲学之一。中国绘画相关于西画来说更赋予了单独线条的精神涵义。内部形式上面没有区别,表现形式上有异同。所以从开始,中西艺术是同源的,在相当长时间里由于地域文明、文化思想、材质媒介的不同,在利用线条的表现上出现表现形式上的异同。这种异同并没有分裂艺术的本质,而它们在不同的枝端熠熠生辉。 4 中西绘画之共性 我们把随意产生的形态千姿的线条罗列出来,这些简单的线条在画面中可能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只有当这些线条被用来表达事物或环境时,它才会产生特有的内涵。这是中西绘画的相同点。线条的生动性与功能性使它成为中西绘画的共性连接点。中国传统绘画造型从线条开始,造物立形,抒情达意,那些线条是那么明显,那么凝练简洁,却而生动、趣意盎然;而西方古典油画著作中线条却是很掩隐、细致、精微,却也叫人忘形忘物。自然万物本身是没有线条的,画面中的线条都是通过人的视觉在自然物象上概括提取的,艺术源于心灵的写照,或一种直觉,一种理念,一种感觉,也许造型仅是外衣而已。表现艺术真实才是艺术家们共同的目标。当线条的使用被中国画浸润在“笔墨”概念里时,就直接通过笔墨来解释了。而西方艺术从科学逻辑上可能更关注些,例如对透视线的精确探讨等。实际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西绘画共有的思想。古希腊艺术家对美的追求也如中国画般是超越生活的理想美,线条的能动性能穿越现实生活、穿越平凡。近现代,中西方艺术有交融与渗透现象。当代工笔画家何家英的著作与西方古典绘画著作有着同样的精致性和写实情怀。张大千拜访毕加索时,发现毕加索家里呈放有临习中国画的油画著作。 总之,线条造型措施的应用,从一开始对中西方两种艺术形式来讲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思想和环境形式下出现,但推动艺术的精神情怀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1] 刘雪茜.构成艺术[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4. [2] 黄珂.素描概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3] 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7. [4] 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