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西传统建筑空间异同[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对中西传统建筑空间异同,从物质技术状况、社会政治状况、意识形态状况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了中西传统建筑空间异同产生的各综合要素及建筑历史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和作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西传统建筑空间;异同;略论;作用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7)03-053-03
  
  1 前言
  
  纵观世界建筑史,尤其是古代建筑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建筑体系,西语专业论文,一是以中国古代建筑为代表的东方建筑体系;二是以欧洲古典建筑为代表的风格多变的西方建筑体系;三是以西亚为代表的综合东西方文化的伊斯兰教建筑体系。其中,东方和西方建筑体系具有较为广泛的世界作用,其建筑空间自成体系,泾渭分明。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空间的形成,都是产生它的那个文化的构成要素,相互融合和平衡的结果,建筑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人们生活的多种需要,因而制约建筑空间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从而产生了不同特色的空间型制,从以下几个方面未略论一下。
  
  2 物质技术状况
  
  物质技术状况是决定建筑空间特性的因素。最早人们是选择所处自然环境中容易搜寻到的材料未建造建筑的,并根据材料的性能在日积月累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适应的结构形式,从而产生了相应的空间形式。这些空间形式随时间的推移被后世所继承。中国古代文化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因为当时当地盛产木材,所以木材就成为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于是,这种以木构架为承重骨架,其他材料作为围护部分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就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中国建筑的主流。
  对西方传统建筑而言,早在古埃及时期,许多建筑如陵墓神庙等就已经用石材建造了,而且取得非常高的成就。古代希腊和罗马都是地处地中海沿岸,这里地势崎岖,少开阔地和平原、石材资源十分丰富。虽说希腊早期的建筑也是木构架的,柱廊最初的形成就是因为要保护土坯墙面。但由于当地的气候湿润,木材很容易腐烂变质而且易燃。因此开始用陶片贴面作为保护,并逐渐演变为石质建筑,古罗马在继承古希腊建筑的基础上,发明了石拱券和砼技术,将石建筑推向了高峰,并由此形成了建立在石质建筑上的一切空间特征。
  
  3 社会政治状况
  
  政治并非从来就有,只有当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才产生了政治思想。建筑作为一种实用艺术,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与国家的政治状况密切相关,敏锐地反映着社会变革。中国传统建筑的相对稳定性是与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结构的相对稳定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虽然不断地改朝换代,但其社会形态没有本质的变化,只是不同的皇帝轮流执政。中国长期处于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之下,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皇权的绝对权威,这一切使得建筑缺乏变革的动力,因而因循守旧,拘泥于程式和规范,建筑旨在继承与发展,而较少出现质的飞跃。因此,木构架自产生至封建社会末期,一直是中国建筑的基本结构型制;定型于汉代屋顶形式,一直是中国建筑历朝历代的沿用;周王城“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布局,宫殿的“三朝五门制度”,也一直被后代帝王沿用……。
  西方古典建筑的发展进程却表现得快速而多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域性、民族性特色,这与其不同的社会政治状况密切相关。古代西方社会常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这为不同的地域文化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建筑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而绝少雷同,例如:古希腊建筑比例匀称,重视内外空间的过渡,这与当时实行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分不开;古罗马帝国时期追求帝国形象,因而歌颂权力,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成为建筑的主要任务,这使得建筑空间力求达到宏伟与富于纪念性的效果;欧洲中世纪是神权至上的时期,其教堂建筑达到空间的辉煌;文艺复兴建筑提倡古罗马建筑风格,本质原因在于要借助古典主义来反对封建神权和建立自己的文化。
  
  4 意识形态状况
  
  一个时代的建筑不仅与当时社会的物质状况和政治状况有关,在思想领域的各种意识形状也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制约影响,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意识能动性”的哲学原理。它作用、制约、指导以至决定人们对各种事物的具体认识和实践态度。
  古代的东方人具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自汉代起大兴儒学,儒学倡导现实性和理性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东方建筑表现和谐之美。中国的皇帝就是“天子”,是天人合一的象征,因此所有人都服从当朝的皇帝,非常具有现实性。这种观念体现在建筑空间的处理上时,建筑向平面展开,脚踏实地、平易、详细的生活空间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实。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布局多以内向组合为特征,体现着“内省”的思想,表现内在的精神含蓄之美。大多数建筑都用廊或院墙围合起来,形成较为封闭的内部空间,在入口处还要以照壁未遮挡视线,与外界完全隔绝,同时院中有院,园中有园,充分体现了内敛性。在建筑群的内部,经常利用门、墙、廊、栏杆、漏窗、小径等空间处理手段,表现半藏半漏,若有若无的朦胧含蓄的意境。
  中国追求阴阳相和的空间,所以建筑平面的尺度不宜过大,以免阴气淤滞;空间不宜过高,以免阳气过重;空间不宜过于封闭,以免阳气和阴气的沟通;建筑方位主要朝南,方便向阳纳风;建筑群平面展开,由尺度适宜的单体共同组成庭院,以免气在建筑群中流通自如……。
  西方古代社会对神权的崇拜一直都超过皇权,统治阶级也利用神权来加强统治,因此神权极其崇高。他们用最好的材料,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好的土匠,建造一座座名垂千古的神庙和教堂,以表达对神的崇拜和虔诚。宗教的“来世”“彼岸”思想使建筑空间向高空垂直发展,将人们的灵魂引入天堂,体现对天国的向往。因而夸张的建筑造型和巨大的空间尺度显示着永恒与崇高;具有精密的几何性和高度技术性的穹顶、尖拱,充分体现了对自然的征服。尤其是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空间,也是几何形,因为设计者认为艺术高于自然,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是绝对法则。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与西方传统建筑空间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在横向上,西方传统建筑同一时期的各种类型的建筑具有各自不同的空间形态,而中国传统建筑的不同类型建筑,空间型制大致相同,只是在等级、尺度以及其他非空间特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进程却平缓而缓慢,较少发生剧烈的变化。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空间的形成,都由产生它的那个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未决定的。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虽然对外相对封闭,却在自己营造的小天地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共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形态、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这些不同都会在建筑空间上反映出来,建筑作为一种空间形态,它不仅满足着各民族各自活动的需要,而且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成为民族的象征,古典柱式象征着欧洲的传统文化,带有琉璃瓦的大屋顶的建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这种象征意义关于建筑空间的设计作用颇深。
  建筑是一种文化,它强化着人和社会的种种历史和现实,它是为人提供从事各项社会活动和居住场所的功能载体,一切文化现象都发生其中,而且建筑既表达着自身的文化形态,又比较完善地反映出人类文化史。同时,为适应广泛的社会需要,建筑也必须反映时代的、地域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特征才能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就建筑空间的物质属性而言,它反映着最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而在社会属性方面,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也都渗透其中,如雕刻,雕塑,工艺美术,绘画,家具陈设等,都是建筑空间与建筑环境的组成部分;而建筑所体现的象征、隐喻、神韵意义,也都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境界相联系。人们对建筑的体会,用在其中,乐在其中,建筑空间也就真正成为创造历史文化的媒介了。
  建筑的留存期相对来说是很长的,少则十几年,几十年,多则上百年上千年。古埃及的金字塔就已经有了四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虽不如西方的石材建筑耐久,但有些建筑还是有相当长的历史。这些仍然留存的建筑对当今的建筑思想仍然意义重大,如它的物质用途和精神作用。就算是现在没有能够留存的,我们通过对于它们的文献记载和建筑的历史继承性,可以看到仍然对我们施加着作用。
  建筑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每个历史阶段的建筑风格不是凭空出现的,有其历史渊源。总之,建筑空间的形成与其当时所处的物质技术状况、社会政治状况、意识形态状况是分不开的。探讨建筑的空间包括建筑空间的创作,都不能抛开历史文脉,要与历史传统达以完美的契合。

西语专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