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新闻传播活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不同的工作传统及媒介发展规律。追溯我国新闻传播的历史,我们发现,我国的新闻媒介从产生就具有明显的依附性特点,各种新闻媒介应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形成了现在的新闻理论喉舌本位传统。中国最早的新闻传播活动是古代史官和乐官依照王命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古代主要有三类报纸:朝廷官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①古代官报是由中央机关直接编发,完全依附于封建统治集团;小报,虽然是民间自办的报纸,但其刊载的内容仍以朝廷政事为主;民营报纸《京报》是朝廷官报的翻版。近代中国出现的维新派报纸和革命派报纸,都是为了配合资产阶级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进入现代社会,国共两党都通过创办报刊,使媒体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形成以党报为中心的新闻传播体系,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当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单位虽然向公司化管理体制变更,但新闻媒介的“舆论喉舌”功能仍占据主流地位,其依附性特点仍存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西方的新闻媒介从一开始就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是相对独立的机构。西方最早的新闻传播活动是流亡歌手的口头传播活动,与中国官方主办相对应,这些都是民间自发的。随后,最早的官报《罗马公报》虽为官办,但却是权力制衡的产物。后来出现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新闻信,它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产物,没有政治上的干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孵化了西方近代报业,西方的思想家们突破封建限制,宣传民主、自由思想,争取资产阶级出版自由,这些努力为西方新闻理论自由传统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工业革命兴起,它对报纸发展的主要作用是廉价报刊的产生。大众化报纸的滥觞标志着西方报业进入大众化时代。到了现代,西方报纸的主流无疑是公司化报纸,新闻媒体追求舆论独立,通过反映舆论对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进行监督。 因此,中国新闻媒介的多依附性与西方新闻媒介的多独立性,成为中西新闻媒介特性的最主要异同。而探讨发现,中西新闻媒介的这种异同是有历史渊源的,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文化传统不同 文化对新闻传播起到深沉的制约影响,文化规定了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措施。新闻传播实质上是特定文化价值系统的扩张。②从秦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长期的封建集权统治对中国文化的作用较大。中国社会秉承的是儒家思想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首要特点就是宗法等级色彩浓厚,强调上下尊卑之间的等级关系。皇帝为至高无上者,再往下是皇室贵族、中央官员、地方官吏,在社会中形成一个等级金字塔;另一个特点就是同政治结合紧密,凡事都要附会到政治上去。③中国的新闻事业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纳入到这种统一的政治运行机制之中。在中央集权统治下,皇权对个人个性的绝对权威是不可动摇的,统治者期望人们的言论与思想都要高度统一,新闻媒介就理所当然地作为封建政府的统治工具而存在,在政治上时刻保持他们的统治地位。到了近代,报纸更是作为政治家的“耳目喉舌”,作为民族政治斗争的工具,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当代新闻事业沿袭了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传统,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在西方,许多国家的封建主权都不过二三百年的历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是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制度,受封建中央集权文化的作用时间要短得多。西方社会秉承的是基督教义的思想体系,与中国强调等级观念不同,西方重视自由平等,维系西方社会的主要是法学精神而不是伦理道德。早在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西方就确立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体系,资产阶级革命又使自由、平等的观念达到普遍和深入。这些文化传统培育了人们强调新闻自由的观念,把报纸看做是与政府抗衡的一种权力,为新闻媒体确立自己的独立性地位创造了条件。在新闻实践中,西方形成了自由主义的媒介理论,按照这一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的体系,它必须对政府、对政党、对政客采取一种独立的、批判的态度。因此,西方近代以后的报业就很容易挣脱以政治为归宿的封建报纸模型的束缚,取得一定的独立性。现在,西方新闻媒介往往以所谓的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第四权力”自居,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制衡力量。 经济基础及媒介体制不同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闻媒介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决定于不同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不同,从而媒介体制也有异同。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长期形成的是家庭本位的血缘关系,政治始终是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我国古代报纸就是在封建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一开始,报纸就被统治者纳入其统治管理之下,没有独立性可言。不只是官报宣达、传递政令,民间报纸也以官方信息为主要内容。进入现代社会,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的资产阶级一方面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另一方面又受到殖民列强的压迫及排挤,经济上没有雄厚的资本,地位低下,同时政治上也处于软弱地位,这些原因使得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产生相对独立的自由报刊。从古到今,中国报业始终与朝廷、政党、政府联系在一起,充当有效的宣传工具或政党斗争工具。可以说,新闻媒体在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产业,而是作为政府或政党的一个机关存在。 西方则不同,西方社会重视工商业的发展,长期形成的是个人本位的雇佣关系。从西方新闻传播史看,西方的新闻事业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诞生的,新闻媒介是建立在私人所有制的基础上,是资本家用来赚钱的工具,因此,新闻媒体就逐渐成为私人经营的产业和经济实体,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从西方报纸起源的历史中,我们注意到:早期的西方报纸几乎全是在重要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出版的。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德国的莱比锡、英国的伦敦、美国的波士顿,都是以自己在经济上的显著地位而不是政治因素刺激和促成了本国第一份报纸的产生。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廉价报刊的产生使新闻事业又获得了独立的发展。随后,公司家和商人开始投资于报业,把报业经营当做一种纯粹的商业活动,报业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广告收入,不需从政府那里获取财政支持,经济上的独立直接促成了政治上的独立。因此,新闻媒体在传播活动中有了本钱与底气,可以直起腰杆,独立行事,不会总受到政府牵制。 办报主体及目的不同 在我国,政治家办报是新闻媒体运作的主流。毛泽东说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文人办报政治色彩浓厚,不以办报为最终归属,不为牟利,目的在于救世。报刊依附于他们,成为他们宣传政治主张、组织政治运动的工具。我国最早的报纸雏形“邸报”是封建朝廷办的,属于政治家直接办报。到了近代,报纸更是承担了各种政治集团政治见解的任务。国人自办近代报刊出现的两次高潮,也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是为适应政治运动的需要。梁启超在中国新闻史上,开“政治家办报”之先河,提出报刊具有“去塞求通”和“耳目喉舌”的功能,把报刊之“通”的功能与政治相联系。他亲手创办和积极支持的报刊有17种,他亲自撰写的报刊文字达1400万言。资产阶级革命领导人孙中山的“舆论之母”思想更是直接利用报纸为政治服务的典型。⑤康有为、章太炎、谭嗣同、唐才常等人都是以政治家的身份从事报刊活动的。进入现代社会后,出现了相互对抗的国共两政党报刊。国共两党的办报人,更是一些职业政治家,他们的报刊活动是他们整个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刊是他们宣传政治主张,组织政治运动的工具。 在西方,办报主体多为公司家或商人,有“公司家办报”的传统。西方社会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在“以利为先”文化传统的作用下,西方报人善于报业经营赚取利润。他们从满足受众的需求出发,扩大销路,吸引广告商,赚取利润,有自身的经济独立性,其报业的政治性较之中国弱很多。早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当资产阶级报纸的雏形――手抄小报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现时,相伴产生的是最早的职业记者,他们专门以收集和传播信息为业,西语论文网站,以“贩卖”新闻获利。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逐渐繁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公司家和商人开始投资于报业。这些报业资本家以盈利为出发点,西语毕业论文,他们根据受众喜好,自由刊登各类新闻,并且在政府做出不利于自己利益的行为时,能站在政府的对立面,起到制衡的影响,久而久之,西方新闻媒介就成为监督政府的一种独立的权力。 注 释: ①吴廷俊:《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秦志希、王萍:《中西新闻传媒的文化略论》,《现代传播》,1998(1)。 ③吴廷俊、章晓芳:《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解读中西新闻传播运行机制》,《新闻爱好者》,2002(9)。 ④罗翔宇:《中西方大众传媒的源起与分野比较探讨》,《东方论坛》,2003(4)。 ⑤柯艺:《政治本位与经济本位――中西新闻传播动力机制比较》,《新闻爱好者》,2017(6)。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编校:郑 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