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异同导致了语言表达上的异同。本文从三个方面略论了中西方在思维模式上的异同,并讨论了这些异同所造成的英汉语言表达上的不同,同时强调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思维模式异同讲解的必要性。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中西思维模式 异同 英语教学 作用 世界上各民族的人们在各自独特的历史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语言材料的组织、语言信息的传递都要遵循这些特定的思维模式。换言之,语言表达要受思维模式的制约和作用。如果一个人在进行交际时先用汉语的思维模式来组织语言,再用英语的语言符号来进行表达,就会出现信息传递上的失误,造出一些汉语思维/英语形式的中式英语。大多数教师对这类错误仅仅是作一些表面层次的修改,而不从深层次的中西思维模式异同方面着手去略论和指导。尤其是对一些文理通顺又无语法错误却读起来别扭的表达方式,很多教师只能解释说“英语习惯上不这么说,而要如何如何说”等,不能给出更科学、合理的解释。比如,有些学生在写作中就习惯用汉语的思维模式去套英语的句子,写出像“This class has thirty boys.”这样的话,而教师所做的仅仅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英语更习惯说“There are thirty boys in this class.”,但未从深层次的中西思维模式异同角度给予略论。这个错误很明显是汉语思维方式对目的语表达产生的负迁移,要彻底弄明白这类错误的根源并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它,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些中西思维模式异同的对比介绍,以帮助学生说出、写出地道的英语句子。 一、整体思维与解析思维 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和自然是处于统一和谐的整体结构之中的。此外,中国文化注重集体观念,往往将整体置于个体之上。受这些传统思想的作用,中国人大多数都是整体思维者(global learner),即思维时往往从整体出发,先整体后局部。相反,英语本族人却以解析式思维(analytic learner)为主导思维方式,看问题习惯于先局部后整体,即以各个局部为出发点,最后把这些局部组合为一个整体。例如,在时间、地点、组织系统、人物介绍等的排列顺序中,汉语都是遵循先整体后部分的模式,而英语则相反。“中国上海”变成了“ShangHai China”,而“这个工厂有三百多工人”(从整体到局部)则应该说成“There are over three hundred workers in the factory.”(从局部到整体)。可见,语言上的异同实质上是由两种思维方式的异同造成的。要解决学生中出现的类似错误,我们可以从中西思维模式异同的角度来加以指导,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模仿目的语的层次,而是从根源上理解目的语的语言现象,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形象思维(意合)与抽象思维(形合) 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具体性、直观性、形象性是汉人思维的内核”(陈建民,1994:216)。最早的汉字中很多都是缘于图像,即象形字,能够不同程度地体现字义。词语中的“雪白、乌黑、绿油油”等都是形象思维的体现。形象思维不只限于字、词的层面,在句子中、语篇中也是汉语很突出的特点。如:“我原本在北京居住,由于工作的需要,前两年搬到了上海,住在了现在这套两居室里。”这句话里,汉语体现的是它的图像思维、意合思维,虽然全句只在开头出现了主语“我”,但它完全可以显示一幅完整的图像,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听者也完全能听明白。可见汉语是以“意”役“形”的“意合”语言,并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完整,往往只求达意,我们必须从整体入手才能把握它。然而,西方民族注重形式逻辑、抽象思维,“表现在西方语言样态上的就是以丰满的形态外露”(申小龙,1994:235)。首先,英语的屈折形态变化丰富,如动词的时态、语态、名词的数等。很多学生由于受汉语思维模式的作用,不太考虑这些变化,不由自主地写出无形态约束的句子,如:He get up at 6:30 yesterday morning.其次,英语句子的结构注重完整,任何句子都必须有一个“主语/谓语”的主谓结构,如“下雨了”必须说成“It’s raining.”。在阅读理解训练中,一遇到含复合句的复杂长句,很多学生就完全失去了头绪,不知所云。这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从“主语/谓语”这个万变不离其宗的结构去把握其意思,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再次,英语注重句子之间的形式逻辑性。汉语中的流水句是绝对不能照搬到英语里的。如“天晚了,我们回家吧”绝不能译成“It is late,let’s go home.”。两个英语句子之间必须要有体现逻辑的连词,如可改为:“Let’ s go home,as it is late.”由此可见,英语是以“形”役“意”的语言,强调形式及规则的约束,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和逻辑的合理。这关于习惯了汉语思维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正确使用英语的一大障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进行常规的语言教学,还要从宏观的思维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注意到并了解中西方在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异同,并有意识地模仿西方思维方式,从而说出、写出地道的英语。 三、螺线型思维与直线型思维 中国人在写文章时有一个大概的模式,即文章习惯于“从很远的相关外围问题入手,陈述观点的手法委婉曲折”(王苹,2001:69)。这让很多英语本族人士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说什么。总体来说,中国思维式的文章呈螺线型发展,从文章主题的切入,到事实、材料的铺垫,再到论点的画龙点睛式的明确,都似乎在不停地兜圈子,再加上论述上中国人讲究含蓄、委婉,避免过于强烈地将自己的论点强加于别人,让英国人感觉作者思路不清,论点不鲜明,论述缺乏条理性及逻辑的推理性等。 相反,英语本族人习惯于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地点明要旨,明确观点,然后再围绕论点展开论述,整个文章是以一条直线在向前进行。通常,整篇文章中的每一段都会以一个topic sentence即主题句开头,段落的其它部分都要来为主题句服务,环环相扣,表达清楚、直接,论证强劲有力,让人看完后一目了然,对作者的意图、观点了如指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不同的语篇结构。在学生的写作技能训练上,我们不仅要帮助其修改用词及语法方面的错误,还应该从文章模式、语篇结构上给予其指导,真正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在阅读理解、听力理解等练习上,我们应该指导学生从找文章的主题句入手,从主题句来掌握篇章的主旨大意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中西思维模式上的异同远不止以上提到的三个方面。本文仅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出发,介绍了与英语教学关系比较密切的部分异同。由于思维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方式,为了让学生能够输出准确而又地道的英语句子,教师不仅要教授语言本体知识,还要在教学中涉及英语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能尽量排除母语思维对他们的干扰,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爱真.文化思维模式的宏观剖析与英语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2001,(1):15-19. [2]陈建民.语言与文化面面观[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1994:205-225. [3]申小龙.汉语言文化特征探寻[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1994:226-240. [4]王苹,刘文捷.中西思维异同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界,2001,(5):66-71. [5]毕继万.汉英句子结构与思维方式刍议[A].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1994:241-258. ,西语专业论文,西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