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中西,石器时代总是屋中设置火塘,然而同样出于对火的使用,由此而形成的以火塘与壁炉这对居室构件却反映出了中西传统居室文化的异同性,从这个小点出发便带来许多佳趣盎然的问题,吸引我们深入寻觅其所。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一、从火塘与壁炉的表象看中西传统居室文化异同 环火而居的习俗在我国西南许多民族中都很盛行,因而火塘在室内布置中占有显著地位,西语毕业论文,通常设在屋中央,形成辐射式热源,成为全家活动的核心。火塘间的中心是用三至五寸的青石板围成三尺见方的火塘,一般备有三脚架、鼎罐和铁锅等器具,供烹饪之用。 西方传统居室中的壁炉在居室中一般位于厅室主墙面,也是家族聚集的核心所在,西语论文题目,主要有取暖、议事、聚会的功能。壁炉通常为石制材料,以木材作为燃料,沿着墙面在壁炉的上部设有排烟道,并且与壁炉的造型形成一体。 从处于居室内的空间方位看:虽然火塘与壁炉都位于居室的“中心”,但是,火塘是处于居室的正中地带,而壁炉则偏居一隅,紧密地以墙为邻。中心作为“安全”与“归属”的象征,成为“天地”沟通;或成为“天地”与“人”共结的唯一机制。 从外形特征看:火塘一般是方形的,而壁炉则更多地以竖直的矩形整体式地呈现。中国自古就有“天圆地方”这类朴素的观念,反映在建筑或是居室内部就会自然地追求方方正正的视觉感受,表现的是人世的生活气息,实践理性精神较突出;以壁炉为代表的西方建筑,体现的是以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宗教神灵精神或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观念。 从对空间的控制维度看:火塘与地面结合紧密,控制着居室内的水平空间;壁炉与墙面紧紧贴合,控制着居室内的垂直空间。这点可以从对材料的使用方面进行考察:在人类建筑的原始草创时期,建筑以什么为材料,遵循着一个“因地制宜”的文化准则,即什么地域有什么材料可供利用,便一般决定着建筑以什么为材。那么以土木为材与以石为材的两种文化便自然而然地体现着材料本身的特性:一种体现出温和、实用、平缓、轻捷的水平特征,一种则具有冷硬、敦实、突兀、挺拔的垂直特征。 从结构特征看:火塘是下凹的,与整个居室的地面融为一体;壁炉是外凸的,有一种从墙面挣脱的力量。火塘虽然表面看来朴实无华,但是体现着一种与建筑紧密结合的结构美,壁炉则注重立面的“塑造”而不是“结构”,是一种从整体的空间体量到局部的雕塑美。 从使用功能看:虽然火塘与壁炉都体现了对火的使用,都是休息聊天,进餐待客,对家庭有很大的精神凝聚力的场所,但是火塘的功能似乎比壁炉更为突出:饮食、烧水、做饭等这些只要是与火有关的日常活动都能通过火塘来解决,更多地体现出物质层面的功用,而壁炉除了具备取暖的基本物质使用功能外,还是一个能够提供家庭聚集的,在精神层面的功用更为突出。 二、从火塘与壁炉的意向看中西建筑文化的异同形成背景 1. “亲地”倾向与恋石“情节”。火塘凹于地面,壁炉凸于墙面,从建筑材料与人的“交流”这个层面来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物质构架是以土木为材,这正是东方大地农业文化的有力馈赠。农业文化又是与“淡于宗教”的恋土、亲地观念相一致的,它决定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材料模式及结构“语汇”。中国文化崇尚自然,以“人” 为中心,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神”都是永恒的, “人”都是暂时的,因而中国建筑多采用土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多采用石结构材料。 2. “人”的寓所与“神”的天堂。大凡建筑,无论中西,都是人工的营造,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的目的而建构起来的。从火塘和壁炉的使用功能比较来看,火塘的功用性比较多地体现于物质层面,凡是涉及到家庭日常起居需要用火之处都可以在火塘边很方便地解决,当然也是全家聚会之所;而壁炉的功用性则更加倾向于精神层面,反映出来体现为一种家庭凝聚力,在西方传统住宅设计中,壁炉往往处于住宅的核心位置,使它成为全家沟通心灵的必不可少又十分自然的场所。 从火塘和壁炉对空间控制维度的异同性来看,与西方式基于内部空间膨胀的建筑规模扩大不同,中国建筑的功能扩大,常采取单座房屋围绕庭院作水平展开的组合方式。现代主义设计大师――赖特,在他设计住宅中,无处不体现着以美国传统住宅的壁炉主题,籍此表达具有美国文化的精神。 3. “中”的意识与人体的“象征”。为什么火塘会位于住宅内部的中心位置,与此攸关的是根深蒂固的对于“中”的意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所以那般热衷于中轴线或“中”之形的象征,还意味着对传统的“中和”这种文化观与美学观的执著表现与追求。 在西方建筑中,表现人体美曾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西方的一个传统审美观点认为人体美在于数的高度和谐。因此,与西方的古典建筑一样,反映在传统住宅内部设计时,壁炉的尺度比例都是参照人体的比例与模数制定的,这样就与西方的审美意识相符合。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中西传统居室文化通过火塘和壁炉在表象和意向上都存在着诸多异同。这些异同可以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找到一些形成原因,得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参考文献: [1]褚瑞基.建筑历程[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 [2]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严 康(1985.8-)男,湖南常德市人,,广西工学院艺术与设计系教师,探讨方向:西南传统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