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跨时空的对话[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美国迪斯尼以典型的美国视角、美国价值观对我国古代民歌《木兰辞》进行了解构再建构,从而创造出电影《mulan》,我们不妨比较《木兰辞》和电影《mulan》从中找出值得中国电影学习借鉴的地方。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权利导向;美国精神;中国传统;阴盛阳衰;女扮男装
  
  1998年迪斯尼以中国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为蓝本,创作了电影《mulan》。《mulan》是一部典型以中国元素为主打的电影,因此,从文化的角度来比较探讨民歌《木兰辞》与电影《mulan》,对我们当下的电影创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路易・芒特罗斯说过:“我们的略论和我们的理解,必然是以我们自己特定的历史、社会和学术近况为出发点的。我们所重建的历史,都是我们这些作为历史的人的批评家所做出的文本建构。”所以,我同样也认为,无论是对电影《mulan》还是对民歌《木兰辞》的解读,都只是在我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下的一种文本略论,有的时候,我自己也很困惑,因为略论的过程中,我总有种文化假设的感觉。本文就是在我这种迷茫、困惑的状态下,对民歌《木兰辞》和电影《mulan》做出的不完整的个人建构。
  
  一、权利导向的流变
  
  民歌《木兰辞》一开始就关于女主角木兰的社会地位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显然,木兰以一个传统的中国古典女性的形象正面出场。男耕女织是中国传统社会秩序中的常态,是几千年来为大众所认可的。同时,男耕女织也表明了中国古代男女权力的分配――男人在外掌权,同时女人拥有家庭里的权利。《木兰辞》中的木兰不是因为在家中受气或者是其他个人问题而替父从军,完全是出于对父亲的担心: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于是才铤而走险,走出家庭,脱离女性的本职: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可以说,木兰的替父从军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她这一行动,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孝”思想,木兰本身性别身份的转变是无意识的。中国古典女性所拥有的这种道德的力量,可以理解为我们现代人所谓的权利。福柯的权利多项论认为:“人的权利是无处不在的。”也就是说,一个在某处失去了权利的人,经常能在另一处成就权利的优势。那么,《木兰辞》中,木兰权利流向的主要原因是她的“孝”的思想。木兰从一个拥有主内权的女性,变为一个要征战沙场履行主外权的女性。她以无意识、被动的方式,使权利完成了从主内到主外的流变。
  电影《mulan》中女主角的权利导向流变相比《木兰辞》要明显的多。《mulan》给权利的流变设定了一个很好的前提:木兰相亲失败。在电影中,木兰的权利导向流变之路也是木兰个人意识觉醒之路。为了相亲,木兰很认真的在学习记诵妇女四德。这里,植入了中国传统思想:光宗耀祖。这一概念,是致使木兰――一个如此顽皮却也明白自己的使命:为家族带来荣誉――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典型的传统妇女的最有说服力的原因。但是,木兰却相亲失败了,媒婆对木兰做出了定论:You may look like a bride , but you will never bring your family honor(你可能看起来像一个新娘,但是你永远无法为你的家族光宗耀祖)。第一次让木兰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自我价值的动摇,自我认同的危机感。当可汗大点兵这个事件发生的时候,木兰正好在这个时机以担心父亲的名义,替父从军。电影中木兰的替父从军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失败者,是一个主动的行为。而不像《木兰辞》中因形式所逼。在军中,木兰努力以男性的身份融入部队。两次战争,木兰都成为战局的主导者,扭转了危在旦夕和看似没有希望的战斗。在这里,木兰的权利导向有了一个完美的流变。从一开始想要努力成为的理想型的传统女性,到后来在战场上左右战局的英雄。木兰作为一个女性,其权利由主内转向了主外。木兰在家作为一个理想型女性是失败了,但是在战场上她作为一个英雄却成功了。
  
  二、美国精神vs.中国传统
  
  电影《mulan》作为迪斯尼制作的动画大片,实际上是一次跨文化的交流。
  一定程度上,也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修改和控制。迪斯尼把中国传统的东西做成具体的物象,符号化。使得电影《mulan》有一件漂亮的吸引人的披着中国民族概念的外衣,而其主要传达的精神、思想内核则是被西化了的中国道德和美国精神。
  1、个人主义
  《木兰辞》通篇没有突出木兰的个人征战行为,也没有对木兰战场上的表现做出突出的描述。木兰替父从军,就是因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征战后的荣归,也是完成了一个女性角色的回归。没有突出的强调个人意志,自我价值。
  电影《mulan》则表现出了很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光宗耀祖只是一个中国式的由头,支撑这个由头的西方的思维:为个人。木兰开始是因为相亲失败,木兰的歌声:“when will my reflection show/who I am/inside”, 表达出自我认同危机感。在可汗大点兵的事件中,木兰做出的一系列动作:点香、替换军书、断发、着军装、牵马,堪称流畅。这些连续性的表现,虽然动作、场景设计都很民族,看似是为了一个光宗耀祖的目的,但是行为是木兰有意而为之的,表达出木兰作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典型的美国个人主义精神,光宗耀祖只是一个美丽的合理性外壳。如果说,替父从军是木兰个人意识觉醒的开始,那么在军队中,为了能够成为一名骁勇的战士、一个“真正的男人”,为了能够赢得大家的认可和赞赏,木兰付出的比别人多的努力,则是木兰自我意识成长的具体外化。当然成长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与匈奴的第一次对峙中,木兰用智慧击退匈奴大军,却因受伤而暴露了女儿身。军队领导将木兰逐出军队。在这里,木兰的独白:“Maybe I didn’t go for my father.Maybe what I really wanted was to prove I could do things right.” 木兰自己否定了前面光宗耀祖的外衣,进而承认替父从军实际上是为了证明自己,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因为被逐出军队,木兰第二次产生了自我认同的危机感:“When I looked in the mirror, I’d see someone worthwhile . But I was wrong . I see nothing .” 但是木兰并没有因此而持续消沉,当她看到从雪地中站起来的匈奴人时,她放下了悲伤:“I have to do something .” 迅速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最终,木兰成功营救了皇帝、消灭了匈奴首领,漂亮的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电影《mulan》就是一部选取了中国人物作为主要形象,实现美国梦历程的影片,主人公木兰身上充分彰显了自我的个性。
  2、尊卑观念
  在《木兰辞》中,没有木兰对长辈的反叛,也没有木兰与长辈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做木兰是一个顺从古代尊卑规则的女性。
  电影《mulan》是对中国古代尊卑观念的挑战和打破,当然其中也有所保留。
  当木兰对自我失去信心的时候,父亲花弧的安慰显然很现代:“This one’s late.But I’ll bet that when it blooms,it will be the most beautiful of all.”一改传统严父的形象。但是,当木兰因父亲要上战场而与父亲发生争执时,这个时候父亲花弧就回归传统:“It is an honor to protect my country and my family. I’ll die doing for honor. I know my place. It is time you learned yours.”最大的颠覆,就是当木兰拯救了皇帝的时刻,全国人民的下跪。这在中国古代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关于有功将士,皇帝可以嘉奖、赏赐他们,但不会有全民的膜拜。这种礼遇在中国来说过高了。关于美国,一个崇尚英雄个人主义的国家,他们会把英雄放在很高的位置。所以,迪斯尼就把美国对英雄的礼遇安置在了《mulan》之中。

  在中国古代,男女之间并不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男耕女织,更像是一种协从。而西方的女权主义者,为了其政治目的,竖起了解放女性的大旗。强调女性要获得平等,并把男女不平等强加到中国的头上。其实,无论是民歌《木兰辞》还是电影《mulan》都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斗争、女性解放色彩。我到是认为,女性意识、个人意识的觉醒、成长在电影中是充分展示了出来。东西方对女性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三、阴盛阳衰vs.女扮男装
  
  中国古代对男性的身份定位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性是社会的主导性力量。男性应该冲锋前线、勇杀敌寇、报效国家,而女性则是男性贤内助的角色定位。一旦女性走出厨房,走进男性大环境与男性共事的时候,她们必须把自己巧妙地伪装一番,才能得到平等的认同,否则,则反之。一定程度上来说,女性想要有所报复,必须依靠男性的外化身份才能表达自己的志向。这个时刻,女性不得不女扮男装。
  《木兰辞》中,木兰因为担心父亲才不得已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且她的女儿身一直都没有被发现,直到木兰荣归返乡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她的女儿身才由自己揭示。这里,木兰的女扮男装是特定时期的特殊对策,一旦过了有效期,男儿装就失效了。女性以男儿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之后,又回归女儿身。一方面,可以说,当时的社会是认可女性有理想有抱负的,但同时,又认为女性理想的实现,必须在男性外衣下,社会可接纳的方式是女扮男装。《木兰辞》中的木兰经历了由女性到男性再到女性的这样一个回归的变化过程。
  电影《mulan》中的木兰虽然也是缘起担心老父亲,为了光宗耀祖走上了替父从军的道路,但我却认为电影《mulan》更多的是倾向与表现阴盛阳衰而不是女扮男装。首先,在部队里,木兰通过自己的勤奋练习,赢得了全队的掌声和上尉的赞赏。整个部队中,木兰成长为最出色的“男兵”。其次,在两次至关重要的对决中,都是木兰挺身而出并且化险为夷。木兰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左右战局的关键性人物,而其他人则成为木兰的陪衬。第三,电影中,木兰的女儿身不是最后自己说出,而是在电影中间由于木兰的意外受伤被提前揭示,木兰并没有因此就放弃了证明自己价值的决心。在发现匈奴兵生还之后,她还是毅然的奔向京城,应用自己的智慧,最终力挽狂澜,得到全国的膜拜。至此,木兰这样一个女性,优于其他所有男性,强烈的表现出女性自强独立的精神气质,彰显了女性英雄主义情结。关于现代文明,众多领域中女性超越男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新时期的阴盛阳衰,被迪斯尼巧妙的应用到电影《木兰》中,从而悄无声息地替换掉男扮女装。
  
  四、小结
  
  迪斯尼对民歌《木兰辞》是一个先解构再建构的过程。提取出光宗耀祖这样一个可以贯穿全剧的表象性的缘由,然后把现代女性张扬自我个性、标榜独立、证明自我价值罗列在光宗耀祖这个大的外衣下,来讲述一个西方现代版的、属于迪斯尼的木兰从军的故事。我们看着亲切,只是因为这个木兰曾在我们的《木兰辞》中出现过,其实他们从根本上就只是一个借用与被借用的关系,骨髓里就是两个不同的事物。
  我们国家有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但是这些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如今,中国的动画动漫都还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地位,如何把经典引入现代,让现在的人们对其产生热爱、甚至疯狂?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学习迪斯尼如何改变经典的能力,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现实操作意义。
  
  【参考文献】
  [1]郑轶彦. 两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人物画卷――南北朝民歌《木兰诗》与动画片《花木兰》之人物主题比较[J]. 名作欣赏,2017(18).
  [2]李祥林. 从美国动画片《花木兰》说开去――从性别文化视角考察“木兰从军”故事[J]. 上海艺术家,1999(2).
  [3]齐欣. 他者文化视阈中的《木兰》――谈美国影片《木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J]. 电影评介,2017(4).
  [4]白彩霞. 好莱坞勾兑中国故事的若干措施――以迪士尼经典动画片《花木兰》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4).
  [5]张雨. 《花木兰》后话卡通――好莱坞1998卡通回眸[J]. 家庭影院技术,1999(3).

西语毕业论文西语论文网站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