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用对比的手法略论了中西爱情诗歌在主题上、艺术风格和诗歌体裁上的不同。从主题上看,中国多写离愁别恨,西方诗歌多写对爱情的追求和倾慕;从艺术风格上看,中诗委婉而含蓄而西方诗歌直率;从体裁上来说,中诗只有词能与西方的爱情诗歌匹敌。比较它们的异同,将有助于阅读把握中西诗歌。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中国;西方;爱情诗歌;主题;风格;体裁 诗歌是书写人类心灵�情感的一种特殊工具,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而出现的,它也是中西文学中起源最早的且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形式。表达男女间爱情,是中西诗歌共有的主题。如果说中国最早的爱情诗歌源于《诗经》,那么,西方最早的爱情诗歌应是出自古希腊的女诗人萨福之手。对爱情的向往与陶醉,对爱情的赞美与追求,对爱情的心领神会,成为了中西方诗人们共同孜孜以求的不朽题材,从而亦诞生了无数惊天动地泣鬼神的优秀诗篇。那些令人心颤脸潮的爱情诗歌,世世代代都滋养着中西文人和饮食男女。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与政教伦理的不同,中西爱情诗歌的异同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中西诗歌在主题上有所差别 中国诗歌写婚前热恋的少,写离愁别恨的多。如南宋山阴(今浙江沼兴)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阕《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晚风干,泪痕残,欲传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两阕词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春怨,宫怨,闺怨,无一不是爱情得不到对等回应的苦闷与怨愤。而这怨愤又与痴情缠绵交织,形成了中国爱情诗在主题上的别具一格。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梁玄帝的《荡妇秋思赋》及李白的《长相思》,《怨情》、《春思》等皆是“怨”的胜境。而西方对于“婚前恋”、“婚外情”和“求爱”的诗多,而少“悼亡诗”,多欢快幸福,如雨果的《致一位女子》。 在西方诗歌中,表现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强烈的爱慕是很普遍的现象,如布朗宁夫人的《葡萄牙十四行诗》即为其中一例。勃朗宁夫人少年时骑马跌伤了腿,就成了残废,不能出门,只好在家读书写诗,后来成了著名的女诗人。当时勃朗宁的名声远不如她。勃朗宁对她的诗很欣赏,就开始和她通信,讨论文学问题,直到两年后即1845年夏天的某一天两人才初次见面,彼此一见倾心,但是巴莉特虽是著名诗人,却不敢奢望爱情的幸福;当勃朗宁向她求婚时,她只是说:“你才33岁,且是成名的诗人,有许多年轻女人会爱慕你的!我已经39岁,而且残废……”但勃朗宁爱她的诗也爱她的人,真诚地追求她,这使得巴莉特很感动。由于精神得到安慰,加上治疗,她的腿疾好得很快,最后终于站了起来。勃朗宁夫妇的爱情经历,在英国文学史上一直传为佳话。《葡萄牙十四行诗》共44首,记录她对勃朗宁强烈的爱慕,忠贞的爱情。 二、中西诗歌在艺术风格上也有不同 刘勰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涤;可有雅郑;并性情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那么中西爱情诗在艺术风格上各有什么特点呢?西方文化是一个具有激进性、开放性的文化,西方各民族的性格是以感情奔放为其特征,在文学上表现为对英雄史诗的推崇,骑士精神的讴歌,冒险行为的肯定,掀起狂飚突进式的运动;在美学上崇尚阳刚之美;在哲学上不断以片面性的思辩,突破固有观念的平衡,取得新观念的跃进和突变;在艺术上崇尚震人心魄的戏剧冲突,用艺术形象对运动和角力精神加以张扬,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西方爱情诗的手法是开放式的,笔调直率大胆,铺陈。每每带着激浪巨涛似的情感,狂飚闪电似的想象,惊世骇俗的夸张,而且还常用大自然的背景来衬托,那大海怒涛、狂飚暴风、峭壁悬崖、荒谷沙漠在中国诗中很难与爱情诗联系在一起。试读莎士比亚的《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 哦,决不,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 它定睛望着风暴却无不为之动; 爱又是指引迷舟的一颗星, 你可量它多高,它所值却无穷。 爱不受时光的播弄,尽管红颜, 和皓齿难免不受时光的毒手; 爱并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 它巍然矗立直到末日的尽头。 这首诗它歌颂了爱情的永恒和伟大。这情爱,犹如诱惑之酒,使人沉溺迷醉;使人痴迷疯狂,使人活力奔溢;使人心灵燃烧,很耐人玩味和深思。在情感宣泄中获得心灵的舒畅,在狂欢中去寻求审美的快感,是西方具有典型性的爱情诗,易使读者惊心动魄而有一泻无余之感。西诗的情调是刚性美,充分体现了爱情是生命的动力的观念。 虽然中国诗主张抒情言志,但却又提倡节制情感,勿过勿滥,主张在克制中和,在安贫乐道中走向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中国爱情诗所呤咏的爱情是遮掩的。“千呼万呼始出来,犹抱瑟琶半遮面。”爱情只是生命的潜流。重柔性美,情调含蓄,隐约、绵长、委婉深沉、细腻;讲究“言近而旨远,辞浅而又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人“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外,反三隅于字外。”男女相遇、相识、相见、相爱、相别、相逢,以大自然的旷野景物为陪衬的极少,而常在小桥边、溪水侧、月光下、柳树旁、孤亭客舟里;四周的清风朗日;鸟语花香、小桥流水、湖光山色、幽谷小径、云霞虹霓给人带来艺术的感觉,情绪的感染,识读的底蕴。中国人的内心很多是锁闭式的,爱情的发生更多是在室内,所发爱情诗中的“小楼”、“锈阁”、“画堂”、“回廊”、“别巷”、“深宫”、“雕栏”以及亭、榭、轩、庙、塔等屡见不鲜,这在读者的生理和心理上不会出现,紧张,急迫和不可遏制的情绪冲动,符合中国人平缓、亲切、轻松随和、舒坦、闲适、宁静、愉快等心旷神怡和审美习惯。试读下面两首诗: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欲度香胆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温庭筠)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倚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秋水,读春山。《眼眉儿》(左誉) 这些诗,兼有人物,情绪和背景,而意境深远开阔,蕴藉清逸淡远,感情疏淡悠长,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韵致。 三、中西诗歌在创作体裁上也存在相异的地方 在中国,从诗歌的体裁上来看,最能表现爱情的莫过于词,它是比中国的四、五、七言古诗和律诗成就都要高。缪钺先生在《论词》一文中曾提出了精辟的见解:“诗之所言,固人生情思之精者矣,然精之中复有更细美幽约者焉,于是不得不别创新体,词遂肇兴。……要眇之情,凄迷之境,诗中或不能尽,而此新体反适于表达。”可见词与诗的内容是有区别的。词主要言“更细美幽约”的“人生情思――爱情”。此为“诗之所不能言也”。孔子曾说:“诗三首,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可见无邪之思,是礼教范围内的思想,是诗的主要题材。所以诗具有独特的功能,可以“经夫妇,杨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邪思”的爱情自然不再归入诗之正宗,即使能挤进,也是微乎其微,凤毛麟角了。于是,那诗中所不能言的“要眇之情”,也就在词中找到表现它的一席之地。同时词又具有其它诗体难有的灵活和精巧,它容量虽小,却令人小中见大,神游八方,并且能常以其石破天惊之魄力,冲破卫道者的禁区,大胆表现“正人君子”难以启齿,无人可诉的爱情,将爱情赤裸裸地披露于世人面前,无丝毫的掩饰,因而在言情上,它比诗具独异的生命力,更强的艺术魅力。来看看韦庄的《浣溪纱》和《思帝乡》: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想君思我绵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些词句,若写入诗中,在一般人眼中便会显得轻薄,而在词中,不仅立意新颖,情真意切,力透低背,荡入魂魄,扣人心弦,而且对封建礼教具有很强反抗意识,表现了政治束缚的减弱,文学自觉时代的深入。西方诗以表达爱情为荣,不论是婚内恋,还是婚外恋。中国诗的主要功能是“言志”,爱情题材不能登大雅之堂,婚外恋尤所讳言,只有词在这个方面最能与西方爱情诗相匹敌。 中西言情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原因自然十分复杂,但主要还是中西社会价值观伦理观的异同造成,也源于中西方民族性格的不同。 费尔巴哈也说,要想了解一个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观察他的爱情,因为“爱就是成为一个人”。爱情中体现着人性的美好与丑恶、人生的追求与迷惘、人的抗争与屈服。西方诗人就是这样在爱情中体验人生,实现人生。而中国社会理想因侧重功名事业,就使男人不会把家庭、爱情放在人生的首位。爱情只是装点人生的一道风景,中国文人只求在恋爱中逍遣人生,消除现实中的烦恼,虽然在中国诗人中一直有一种及时行乐,时不再来的享乐主义思想,但这种享乐主义式的及时行乐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且这也只是中国文人在仕途失意以后游戏人生的一种消极无奈的表现。“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永,“自言臣是醉中仙”的李白,都是如此,是一种不得已。所以,怀才不遇才是中国诗人最常见的题材。这样说并不是说中国古代就没有真正的爱情与爱情诗,真正的爱情是有的,我们可以在历代民间诗歌中看到对爱情热烈追求的篇章,虽然数量不多,却是爱情诗中的佳作,值得我们重视并认真探讨。 【参考文献】 [1]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2]王诺. 外国文学――人学蕴涵的发掘与寻思[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3]瓦西列夫. 情爱论[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7. [4]陈本益. 中外抒情诗[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5]狄兆俊. 中英比较诗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1992. [6]冯国忠. 浅淡中西古典爱情诗的不同[J]. 国外文学, 1985(l). [7]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 [8]丰华瞻. 中西诗歌比较[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7. [9]朱光潜诗论[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4. [10]北京人学比较文学探讨所. 中国比较文学探讨资料(1919-1949)[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西语论文,西语专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