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时间观是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主成部分,西语论文范文,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时间价值取向使得即定文化成员在应对时间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上有很大的异同。本文旨在通过探索中西方时间观形成的不同宗教渊源,深入对中西方时间观异同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中由此引起的言行异同的敏感性,进而减少隔阂。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时间价值取向;言行异同;宗教渊源 一、 引言 时间观是指个人关于时间的感知认识与使用方式,它是一种沉默的语言,我们看不到,摸不着,并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习得了时间观念。这种“无意识”也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假定他人的言语行为也是依据相同的时间体系,从而关于不同文化的时间观异同熟视无睹。可是,“一个人若与他的伙伴步调不一致,或许是因为他听到的是别的鼓手的节拍。”美国作家亨利・梭罗妙语揭示了时间观念是因人而异,不同文化成员的时间观具有独特的模式,正如跨文化交际学之父霍尔所言:“各种文化就像拥有自己的语言一样,拥有自己的时间语言。” 二、 中西方时间观的异同比较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和斯托特柏克通过多年的实证探讨和调研提出了时间价值取向理论模型,用以比较不同文化的隐形时间观。在这一理论模型中,时间价值取向分为三种文化类型:过去价值取向、现在价值取向、和未来价值取向。 在过去价值取向的主导的文化中,人们时而回顾辉煌的历史,时而借鉴古人哲理,指导现世或将来的为人处世。东方文化包括中国在内,都是过去时间导向型,因此中国人做事往往喜欢引经据典、追本穷源、循规蹈矩,新事物若能联系旧事物,更能为人所接受。 相反,西方文化则倾向于未来价值取向,人们关于未来的发展与变化充满了希冀,认为只要努力,未来总是有希望的,愿望总能在未来达成。《乱世佳人》的女主角斯佳丽的经典话语“明天将是崭新的一天”充分展现了美国人面对未来乐观积极的心态,忘记过去、结束现在,明天将是新的开始,新事物总是优于旧事物。 三、 中西方时间观的异同体现 作为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中西方不同的时间价值取向支配着既定文化成员的言语行为方式,也就是说,我们能从特定文化成员的一言一行中,辨析该成员的时间价值取向。 首先,各种文化在不同的时间价值取向的主导下,呈现出对时间不同的行为方式。霍尔把这些不同的时间行为文化分为单向时间制和多向时间制,在西方文化中,时间是一条射线,始于过去,穿越现在,直奔未来。时间一去不复返,因而在前进之前,必须忘记过去。未来价值观折射的西方单向时间制文化把时间视作有形的珍贵物品,因而不能浪费时间,相反要节约时间。为此,人们讲究效率,尽量在截止日期到来之前完成任务,随后又紧锣密鼓地投入下一个行程,因而顾名思义为单向时间制,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情。 在中国文化中,时间是旋转的年轮,周而复始,主张时间是流动的,但又是循环不已的,因此现在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种过去价值取向的映射下,多向时间制是中国人的应对时间的方式。中国人习惯于同一时间做多件事情,期限只是既定的目标,达不到也没关系。计划永远不如变化快,所以中国人处理时间的方式非常灵活,效率顺应“人和”,有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任何事情便能迎刃而解。 其次,语言的使用也深刻地烙印着文化的印记。日常交流中的语言处处折射了不同的时间价值取向,其中主要体现在对“老人”的不同称呼上。中国人的过去价值取向使之认同过去对现在的借鉴影响,认为“老”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故有“老手”、“老当益壮”等褒扬年长的词汇。在现实的生活中,喜欢把人叫“老”,如“老师傅”、“您老”等以表尊重,甚至把年龄幼于自己的人称做“老嫂子”、“老哥”以表自谦。中国人的灵活时间观集中体现在语言结构中的时态上,汉语中没有精确地表达各种时态的语法结构,时间概念的表达上也比较模糊,如“大约10天完成”,也就意味着11天,12天都是大约10天。 在西方文化中,“老”意味着陈旧、无用,如旧车(old car)、破房子(old house)等往往是贬义的。西方人的未来价值取向使之一切往前看,年轻是未来的希望,而老年往往被视为发展的挡路石。老年人因此忌讳被视作老人,所以在英语中常用委婉语来代替称呼老人,在日常的交往中也切忌以他人的年长而予以关心。西方人的严格时间观在英语的各种精细的动词时态变化中得以最好的佐证,时间概念的表达上明确精准,因而准时是西方人呆板的时间观的核心理念。 四、 中西方时间观的异同探源 中西方文化中的时间价值取向异同决定了不同文化成员在应对时间上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异同。但是究其渊源,是各文化的世界观决定了各民族的时间价值取向。世界观是各民族依据自身的文化先设对整个宇宙世界的基本看法,因此世界观会作用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进而作用我们的信仰和价值体系以及我们思维的方式。世界观的文化先设尤指宗教文化,因为世界观的形成和维系往往是通过宗教机构得以实现。就中西方宗教而言,中国的儒、释、道和西方的基督教对世界观、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4.1 宇宙的起源 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中的《创世纪》详细描述了上帝如何创造了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气象,把造物主和所造之物对立看待。因此西方人注重观察时间,即无需内在的体验活动介入的物理时间,是自然界固有的时间。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强调“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到现代力学之父牛顿的第一定律认为“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惯性”都传达西方人时间观:时间是流动不已的,线性流动,西班牙语论文,一去不复返。 反之,佛经主张世界形成于众生的业力。佛教讲因缘,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各种条件的组合,就条件本身来说,是相互依赖的。因此中国人既看重观察时间,也看重体验时间,而且十分关注观察时间和体验时间的汇流交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因此时间是流动的;同时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依存于万事万物的时间又是周而复始且循环不已的。今天只是明天的重复,明年只是今年的继续,只是每个人的体验不同而已,因而中国人的时间观是循环绵延的,未来和现在与历史都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 4.2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上帝创造了世界,“西方文化采取的则是二元的思维模式,将主体与客体明确分开,探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因此人与时间的关系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时间是有价值的物体,就需要有效的利用。因此西方人讲究准时和效率,以求最大程度的利用有限的时间。 相反,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儒家文化作用下,中国人尤其注重顺应自然。万事万物相生相克,阴阳两极趋于动态的平衡,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因此中国人应对时间也比较灵活,不强求违背自然规律和人和的准时和效率,在时间的处理上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天人合一才是对时间的最好利用。 4.3 人性的善恶 《创世纪》同时也描述了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夏娃禁不住诱惑,偷吃了智慧果,并给了一些给亚当,因而人类犯下了原罪,并世代相传。因此人之初,性本恶,但是若能遵照“十诫”,保持对上帝的虔诚之心,努力向善,不为恶,那么就可以得以救赎。因此回望过去,只有耻辱,只有展望未来,才有希望,可见西方人的未来价值取向是为了得以救赎。 而中国传统的启蒙书籍《三字经》开篇便道“人之初,性本善”。儒学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性的善良,好比水往下流一样的自然。人性之善,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社会风气的作用可能会变化,此时,就需“克己复礼”,修身至善。因而中国人习惯于往回看,借鉴优良的传统,修身养性,从而回归善良的本性。 4.4 生死的本质 圣经说人生就是沿着一条有最终目的的“路”走下去,也就是人生的三阶段,出生、死亡至永恒,有始有终。人生的目的就是进入天堂,得到永生,因此西方人意识到达到永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做好细致的规划,利用每分每秒,因而物质的成功无形中变成了衡量是否有效利用时间的标准。 佛说,人有三生,前生、今生和来生,生死轮回。人的三生不可分离,每一世都是有始有终,但又是周行延绵不断的。因此中国人在时间的处理上向来保持淡定的心态,时间是无常的,要节省时间,但不需执意恪守。“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像金钱一样的珍贵,所以要好好珍惜,而不是偏执地利用时间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五、 结语 虽然时间观作为根深蒂固的文化价值观难以改变,但是随着各文化之间的不断的渗透和交融,中西方时间观念的借鉴和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繁荣、竞争激烈的时代里,中国人守时观念在不断的加强,而西方人也需要一张一弛,关于计划也开始变通包容。 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前提是要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分,通过认识不同时间价值取向导致的现实生活中时间使用方式上的言行异同,并深入理解中西方宗教观对时间观形成的决定影响,可以提高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包容性,并有效进行略论处理由此引起的分歧,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隔阂。 参考文献: [1]韩银燕、钱鑫.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时间观念异同对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2]马维娜.中西方时间价值取向异同的文化探源[J].前沿,2017年第6期。 [3]赵仲牧.时间观念的解析及中西方传统时间观的比较[J].思想战线,2002年第5期。 (作者单位:上海运用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