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贯中西的四川才子/――常玉[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常玉本名常有书,1901年(一说为1900年) 生于四川省南充顺庆的富商家庭,少时家境殷实。书画启蒙得自父亲,幼年曾从赵熙学习书法。在父兄的鼎力支持下,走上了艺术创作之路。1917年,常玉赴上海,进入私人美术学校学习。1919 年赴日本,并在东京展出书法著作,日本当地杂志亦对他推荐有加。1919 年赴法国,从此几乎在巴黎度过了一生。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野兽派;马蒂斯;小品
  
  常玉画作的中西元素:
  一、东方韵味浓厚的“儿童画”
  常玉选用西方的油画颜料或水彩,在油画纸本、木板或纤维板上绘画,但作画的措施却采用国画的晕染技术。常玉用毛笔来画速写,在当时也被传位奇谈,仿佛他是用中国的白描在描绘他眼中的西方世界。
  常玉的很多画,在造型方面做的很具有装饰性,非常强调边线,并不追求西方传统油画的写实。一方面,常玉从小就没有受到过严格的造型观念的熏陶。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究准确的造型,强调的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气韵生动”。 他的著作都是“看似天真,其实世故”。
  他的很多对于动物的著作,犹如汉代雕塑,喻朴于拙。许多西方收藏家都认为:他的画有儿童般的天真。
  另一方面,常玉的性格放荡不羁。大多数留法的中国学生都希望进入正规的学院,接受正统的学院教育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常玉却选择了与学院派迥异的“大茅屋画室”学习西画。
  二、在绘画中,能大胆的进行夸张处理
  人物形态处理夸张,手脚呈锯齿状,而且体态丰腴,尤其是那一双粗壮的腿,能令人过目不忘,曾被徐志摩戏称为“宇宙大腿”。常玉出身豪门,受到了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西班牙语论文,十九岁漂洋过海来到巴黎,中西文化的异同在那一年,自然的汇入了常玉的生命。
  常玉的人物画作中有很多女人裸体画像,常玉笔下的女人体健硕中带着性感,豪放中透着淡雅。提到女人就不得不提起希德进对常玉的一段评价。
  在常玉身前的最后一次展览上(即1965年12月17日),希德进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展出的著作中,有几幅人体,仅以粗黑单纯的线构成的油画……他也画了荷花、菊花、山茶花,作了几件马的雕塑,涂以颜色,并展出一个屏风,他(常玉)特别拉我到屏风的背后,指点给我看他用小楷字写满了的金瓶梅的诗句,以及男女之间媾和的私情。”十余年后,希德进在文章中对常玉的看法:“性和女人可能是常玉一生未成名而落魄至今的重要关键。”
  常玉也许生前没有成就很伟大的功名,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得天独厚的才气。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曾为常玉画过一幅肖像画,并且对他的艺术才气赞赏有佳。
  三、磨难中渐渐凋零的灵魂
  当时在巴黎有名的东方画家有两位,藤田嗣治和常玉。常玉有满腹的才华,却因为性格的不谙世事,得罪了画商,使其转而选择炒作才情薄弱一些的藤田嗣治。
  庞薰琴回忆说:“当时,藤田嗣治名气更高,但我认为常玉比藤田嗣治更有才华。”
  常玉是喜爱自由自在的人,但是孤身待在异国他乡,才华没有得到肯定,爱情婚姻的短暂,种种原因使常玉的画作,渐渐从早期的童趣转向了后期的伤感与苍凉。从常玉晚期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画作中的植物花卉,均置身于花瓶或盆景中,无土无根,甚至无水。较早的植物花卉画,色彩朦胧,线条显得不那么确定,颜色比较单纯,对比比较微弱和谐,透着羸弱的气息,有一种忧伤的美。
  四、中为西用的油画革新者,画作极富装饰美感
  常玉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长大后却以油画和水彩著称。同期留学法国的人,例如徐悲鸿和林风眠,他们对中国绘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国画的革新上,油画方面的成果并不突出。与他们相比,常玉更像是油画的革新派,他在油画中借鉴了野兽派的色彩,结合了中国画的线描艺术,西语专业论文,引进了在画上题字,印章等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内容。例如:地毯上的花纹里常常会出现铜钱、凤凰以及花鸟植物等的白描印花;有些画作空白处有题字;在大多数画中都能看到“玉”字印章。
  五、拼贴画,剪纸或者漆画
  常玉对边线的强调很明显。主体物和背景一般没有特殊的关联,整幅画就像是剪切拼贴在一起的,有中国民间剪纸和漆画艺术的影子。这种风格越到后期越明显,边线的颜色被处理的越来越深,笔触更加的肯定,画面的视觉对比也更加强烈。
  六、色彩的光亮来源于巧妙的对比
  他的色彩并不像野兽派那么鲜明炙热,但是与中国画相比,色彩中显示出的大胆的情绪也算是野兽派了,有“东方的马蒂斯”之称[2]。常玉绘画擅长应用对比手法,通过对色彩的切割,打破画面的沉寂,增强视觉冲击力,极具装饰感。这一点令人不自觉的想到了希腊时期的黑绘陶和红绘陶。
  吴冠中对常玉绘画的色彩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常玉二三十年代的著作明亮,画面大都由白、粉红、赫黄等浅色块构成主调,其间突出小块乌黑,画龙点睛,颇为醒目。进入五六十年代的常玉,更钟情于漆黑了。他立足于深黑色的底色,在上面勾勒出花卉、虎豹、裸女。如果在浅底色上用线勾勒,那线也是用乌黑的铁一般的线,肯定明确,入木三分,不再是迷梦,是一鞭一条痕的沉痛了。”[3]
  七、小品趣味浓
  常玉的画作有很强的随意性、趣味性以及简洁明快的美学特征,有小品趣味。很多学者把常玉的画归为表现主义。事实上,常玉的画有很浓的中国画痕迹,而中国画本来就以“表现”为主要特征,没有写其意,没有表现,也就没有了中国画的神韵。
  小品画作对作者的意象造型能力和笔墨形式、趣味的体悟及把握能力要求很高。小品可以摆脱自然形态的限制,凭着画家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领悟,通过高度的归纳和创构,画胸中意象。
  小品画作讲究藏露,也就是中国画构图中非常讲究的留白,这在常玉的画中有明显的体现。对于中国画的构图,有句俗语说得好:“密不透风,稀能跑马”。
  结 语:
  中国的艺术是一件瑰丽的珍宝,可以追求精细的雕琢,也可以大智若愚,喻朴于拙;中国的艺术是幽山里的古寺,藏露之间,充满了东方式的韵味与智慧;中国的艺术是一条河流,哺育了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莘莘学子。无论你长成之后飞去了哪里,这种民族的血液都将滋养你的一生。
  参考文献:
  [1]顾越《常玉》,河北教育出版社,2OO7年.
  [2]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