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语堂的中西文化对话策略[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关键词:林语堂 对话 策略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摘 要:本论文对林语堂的海外创作实践进行详细的略论,归纳他在中西文化对话时所采用的具体途径与可行性策略,为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沟通寻求借鉴。
  
  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构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对话关系是一个很现实也很长远的课题。对话关系,指的是一种积极开放、互相倾听的交流氛围,各文化主体在“杂语”的状态中,既拥有自己的独立声音,又能充分展开思想的碰撞与沟通,以期生成新的视界。正如巴赫金所说,这是“说话者向听者的他人视野中深入,在他人的疆界里,在听者统觉的背景上来建立自己的话语”{1}。林语堂在1935年移居海外之后就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在西方语境下的阐释与传播,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中较早地思考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以及与西方对话这一问题的。他众多作品在西方的畅销证明了他文化传播行为的成功,而这与他的现代文化理念和跨文化视野是分不开的。本论文对他的海外文化传播实践进行具体的略论和归纳,为当前的跨文化沟通寻求借鉴。
  
  一、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产物,其本身具有很多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共同性。正如林语堂所说,“世上道理原来差不多,只怕常人不肯看到底,看到底处,中外都是一样的”{2},这里的“底处”便是指不同文化体系中的普遍人性,“有一种东西如Sinte-Beuve之所谓‘人心的家庭’,即‘灵魂之接近’或是‘精神之亲属’。虽彼此时代不同,国境不同,而仍似能互相了解,比同时同市的人为多些”{3}。他便以这种共通的人性作为对话的基础,并以此奠立自己的文化立场。
  孟华曾把理解分为如下两种:“一是理解别人意味着证明他和我的相似;二是理解别人意味着了解并尊重他和我的异同”{4},当林语堂在异质文化语境中进行文化传递时,便首先从文化的相似性入手,将它作为文化特性的先导。他直接从先秦哲学原典出发,探求其深层次的超时空、超民族的核心价值和思想内涵,从而与西方知识体系相衔接。例如,他将儒家思想的特点概括为“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将道家思想中的自由和养生的观念与西方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价值理念进行融会互释。这种东西文化贯通基础上的比较意识贯穿于他所有的文化论著中,使他能在不同文化体系间自由往来,平等而理性地进行着客观对比。“孔子,像亚里士多德一样,把他的赌注放在人性上,且以为接受天然的人性胜于改变它”{5}。“若说老子像惠特曼,有宽大慷慨的胸怀,那么庄子就像梭罗,有个人主义粗鲁、无情、急躁的一面。再以启蒙时期的人物作比,老子像那顺应自然的卢梭,庄子却似精明狡猾的伏尔泰”{6}。在这种比附和印证中,林语堂弥合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巨大的文化缝隙,让传统哲学凸显出同西方智慧相会通的普适性价值。这种叙述策略突出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完成了古老中国的现代诠释,也使东西方的话语体系顺利接轨。
  发掘文化的普遍意义,不等于取消文化的特性。文化的普遍性价值是沟通的基础,但正是不同文化的特性才显示出文化的斑斓与丰富,才是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正如巴赫金所说,“恰是在不同的声音、不同意识互相交往的联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7}。林语堂在强调文化融合性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文化的独特性,而是格外珍惜文化身份的民族个性。他的创作始终围绕着中国本土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和认知进行,关于中国的种族特性和民族遗产充满自信。面对着西方工具理性和商业文明带来的思想危机,林语堂试图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态度来为西方现代性纠偏。这种文化传播策略从全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出发,在不同文化体系间进行比较和相互补充,获得了广泛的市场支持。
  
  二、个体感悟的言说风格
  
  “五四”是一个自我觉醒与个性张扬的时代,受这种时代风气的熏染,林语堂作品中充溢着强烈的主体色彩。这首先表现在他对个人才智的自信。他关于国学没有丝毫的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恭敬之情,认为苏州船户的小曲和老子、孔子、孟子的作品同样重要,并对儒道经典做出了创造性阐释。即使是他在海外介绍中国文化,也坦言一切取舍都是根据他个人的见解。其次,林语堂强调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书写自己独具的情思。他在介绍《生活的艺术》一书的创作目的时说,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要“客观地”、“真实地”探讨和介绍中国人的生活艺术,而想写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独特感悟。他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8},这使得他的文学世界极具个人风格,个性化的话语方式体现了自由的理念,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虽不是学者式的严谨,但却是“一种浪漫的自由精神的显现,一个个人面对自我和世界的感性经验的自由的书写”{9}。最后,林语堂将自己的创作植根于世俗环境,以其独具的艺术眼光关注边缘的价值。他说:“我的理论根据大都是从下面所说这些人物方面而来的:老妈子黄妈,她具有中国女教的一切良好思想;一个随口骂人的苏州船娘,一个上海的电车售票员,厨子的妻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10}在他看来,这些处于边缘的非主流人物事物更接近现实人生。在其小说中,他着力描绘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将生动的文学形象作为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载体,所写的虽是生活琐事,实则体现文化精神。
  在言说方式上,林语堂表现出对西方逻辑体系的批判和不信任,他坚持采用中国化的偏重直觉与感悟的言说方式,构筑一个充满着文化、情趣和智慧的感性艺术世界。中国的古典哲学多为格言式判断,不是略论和推理的产物,而来自体会和妙悟,是心灵对世界和人生的浑然拥抱。林语堂对此加以继承和创新,强调在写作中倾注自己的个性化情感,采用了一种强调艺术体察和切身感受的话语方式,给西方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审美空间。他从不自说自话或者是一味的灌输,而时时考虑读者的接受视野,更看重与读者的合作与交流。他自己不无自豪地说:“我创出一个风格。这种风格的秘诀就是把读者引为知己,向他说真心话,就犹如对老朋友畅所欲言毫不避讳什么一样。所有我写的书都有这个特点,自有其魔力。”{11}这种娓语笔调亲切自在,如至友对谈,坦诚相待,互诉衷肠,在貌似漫不经心的背后却是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常从一个小题目海阔天空地谈开去,很具作用力和感染力。
  
  三、经典与传奇的自由编译
  
  同小说和散文创作相比,林语堂的翻译作品同样占了很大的比重。1938年,他选择中国古书《论语》,编成《孔子的智慧》交美国RandomHouse出版企业,这是他从事中国古代经书英译工作的开端。此后他陆续翻译了《老子》《孟子》《庄子》,这使他成了继他的福建同乡辜鸿铭之后致力于翻译介绍中国古典作品的又一翻译家。此外,他还编译了一些著作,《英译重编中国传奇小说》《中国古文小品选译》《中国著名诗人选读》《浮生六记》等,并选译中国历代著名画家的绘画理论形成《中国画论》一书。
  林语堂一贯坚持着相对自由的翻译策略,认为翻译是人所从事的积极活动,不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复制工作。他反对逐字逐句的翻译,认为那“只能算作原文的注疏”{12},而真正的艺术著作都是不可译的,只可重作,译文就是译者的创造品。这便赋予了翻译更高层次的文化哲学意义,它不仅是本土文化在异域的再现,更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面对艰深的儒道经典,林语堂没有选择面向原语文本的以“忠实”和“对等”为目标的学院式的翻译手法,而是走了一条以普通英语读者为对象的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他融创作与翻译为一体,以通俗的话语形式把古代经典英译给世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两书。这两本书是在《论语》《道德经》《庄子》基础上的重组改写,他将原文篇章结构抛开,为其内容分门别类,再加上自己对孔子、老子和庄子的介绍,使之成为符合西方读者阅读习惯的成体系、有逻辑的著作。《孔子的智慧》中分了十一章,全文翻译《史记・孔子世家》,节译《论语》一章,《孟子》一篇,《大学》《中庸》各五篇,与“四书”组合大同小异,各章都有注释和阐述,实际上成为中国“四书”的英文普及本。《老子的智慧》一书也是如此,以西洋哲学对道家思想的诸多特点加以阐发互释,融入了许多个人的见解。总的来说,林语堂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是一种融会贯通基础上的创作性的翻译,他虽不以忠实为标准,却更传神地传达了传统哲学的精华,有效避免了西方人在翻译时所出现的文词偏差和意义的歪曲。

  神话形象和民间故事往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承载着本民族的价值观念,因此林语堂也很注重翻译中国的传奇故事。他精心选择每一个翻译文本,选择的标准不仅要具有中国特色,蕴含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要符合他个人的喜好,与其为文为人的风格气质契合。他从古本中选择了二十篇有代表性的传奇故事加以编译,其中包括《虬髯客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碾玉观音》《莺莺传》《南柯太守传》等,他将这些称为自己的精心结撰之作。在这些传奇故事中,林语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相应加入了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描写,着意用想象诠释古人的生活态度和趣味,不仅给异域读者一种亲临感,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与意义。
  
  四、文化融合的模式探究
  
  林语堂在不同文化间经历了一个碰撞、选择、协调、融合的过程,最终他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来审视世界文化,认为“文化之极峰没有什么,就是使人生达到水连天碧一切调和境地而已”{13},因此他试图融合中西,连接传统与现代,在《唐人街》《奇岛》《赖柏英》等小说中他表达了对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的美好向往,构想着未来世界的文化蓝图,对异同共存、和谐共在的世界文化新秩序进行了探究。
  在《唐人街》中,林语堂描述了在美国严峻的种族歧视下的华人世界。当时的纽约唐人街与世隔绝、破烂不堪,在排华的阴影笼罩下,唐人街如同一个堡垒,又像是避难所和收容所。但林语堂却淡化了海外华人所经历的种种现实苦难和文化心理冲突,而着力展示“文化融合”后的图景。他通过汤姆一家在美国的生存体验,赞扬了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民主制度,肯定了鼓励个人奋斗,追求成功的美国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吸纳其他文化的精华,进行多元文化整合。汤姆接受了基督教文化,同时对美国社会的恃强凌弱、推崇武力进行了批判。他的大哥洛伊节俭勤恳,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毫无怨言地承担着一个大家庭的经济重负,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他的妻子佛罗拉是意大利人,热情而坦率,虽然也曾向往着像其他美国人一样与父母分开独立自主地生活,但却最终被中国式大家庭的温暖与人情味所感动,而和谐地成为其中的一员。二儿子佛莱迪像一个美国人一般为人处事,在事业上如鱼得水,但林语堂却通过他在婚姻上的挫折批判了西方物质文明的浮华虚荣和自私自利。总之,林语堂是通过汤姆一家济济一堂、丰富多样的家庭生活表达他对多种文化融合共生的期望和构想。
  在《奇岛》中,林语堂更详尽地勾画出了一幅中西文化交融互补的乌托邦景象来具体呈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他精心构建他的世外桃源,一切以人性的舒展和文化的简朴为核心,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泰勒斯岛上,岛上居民完全国际化。小说的主人公劳思身上带有中国血统,是奇岛生活模式的构建者,同时也是这个岛的精神领袖,他既接受西方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又蕴含东方人文精神。在这个岛上,哲学家热爱智慧,关注生活的艺术,保持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宗教也不再束缚人类心灵的自由舒展,去除了虚伪,以快乐主宰人的心灵;教育上以古希腊为榜样,培养人们健康的德行,恢复人们对美与善的感觉。著作中共同价值的选择也使我们很难从中指认出具体是哪种文化,著作充溢着从容、宁静与和谐之美,可看做是林语堂对文化重建美好前景的图解。
  
  结 语
  
  林语堂以其毕生精力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会通对话,他在全球大框架下来进行对于中国的叙述,让中国文化走进了世界文化格局,与西方文明互补和融合。他著作的对话性源自于一种东西文化碰撞后的眼光,是以人类文化在价值层面上的共同性为前提,对各种不同文化进行讨论、解释、辩护甚至批评和补充。面对带有种族歧视的异域目光,他慎重地选择文化传递时的不同策略,较好地处理了文化的共性与个性、融合性与独立性。这种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探究会对我们有所启示,无论是经验或教训都值得足够重视。
  
  作者简介:李艳,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天津师范大学生,探讨方向:比较文学。
  
  {1} 巴赫金著:《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2} 林语堂:《鲁迅之死》,台湾德华出版社,中华民国68年版,第93页。
  {3}{5} 林语堂:《林语堂自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第96页。
  {4} 孟华:《符号表达原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6} 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台湾德华出版社,中华民国68年版,第17页。
  {7} 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32页。
  {8}{10}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第3页。
  {9} 张颐武:《闲适文化潮批判――从周作人到贾平凹》,《文艺争鸣》,1993年第5期,第14页。
  {11} 林语堂著,张振玉译:《八十自叙》,台湾德华出版社,中华民国68年版,第113页。
  {12} 林语堂:《新的文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0页。
  {13} 林语堂:《拾遗集》(下),东北师大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西语专业论文西语论文题目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