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奇观[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历史的原因使中西文化在香港产生碰撞西班牙语论文,并与香港本土文化相结合,在此基础上香港恐怖片形成自己的风格。80年代的香港“僵尸片”,刻画出与中国传统僵尸表现模式相吻合的僵尸,穿插鬼的出没,更在片中展示“茅山术”及“湘西赶尸”等传统文化。这些电影散发着“洋味”的同时,还添加了武打和喜剧成分。这些特色的形成有着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其次,主动吸收西方文化因素。最后,与香港本土文化相融合。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香港僵尸片;特色;成因
  作者简介:林春燕(1989-),女,汉族,广西岑溪人,广西大学文学院2017级在读探讨生,探讨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02
  在恐怖电影王国,香港恐怖片既缺少泰国恐怖片的宗教色彩、韩国和日本恐怖片的心理暗示,也没有美国恐怖片的血腥暴力。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西文化在香港产生碰撞,并与香港本土文化相结合,香港恐怖片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风格。香港的吸血僵尸影片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并在80年代至90年代达到高潮。据资料显示,“‘僵尸片’在20世纪80年代的港产片中极具重要性,不但票房成功,更在台湾日本等地引起了‘僵尸片’的热潮。”[1]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香港僵尸题材电影只是对西方“吸血僵尸”影片的模仿,作用不大。而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僵尸片却大受欢迎。通过挖掘此期僵尸恐怖电影的特色及成因,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一历史现象。
  一、20世纪80年代香港僵尸恐怖片特色
  (一) 饱含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80年代的香港僵尸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第一点就是表现在与中国传统僵尸的表现模式相吻合。影片中的僵尸,害怕日光,脸色苍白,没有思想感情,靠嗅觉来发现人类,“身穿清朝官服,身体僵硬,两手前伸,蹦跳行走”。[2]而对付这些僵尸最好的措施就是“茅山术”。这是从传统文化吸收过来的第二点。电影中中总少不了法术高超的茅山道士。茅山师傅在制服僵尸的过程中会用到黄纸、朱砂、墨斗、木剑、生鸡血、黑狗血等。由刘观伟导演的《僵尸先生》和《僵尸叔叔》都有以糯米治尸毒的剧情。
  第三,电影中还会出现女鬼的形象。鬼魂缠身是这些女鬼在影片中存在的方式。中国传统文学《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女鬼恋上人间男子的故事,像小翠、婴宁、聂小倩等等。借鉴传统文学,《一眉道人》中的女鬼是含冤而死,缠上了茅山徒弟以求找到尸首。鬼虽不是这些僵尸片的主角,却在影片中起到调动气氛、服务剧情、突显茅山师傅法术的高超等
  影响。
  除此之外,僵尸片在某些习俗上也尽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有“湘西赶尸”的传说。据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湘西赶尸之说,又称移灵,属茅山术祝由科,发源于湘西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在尸体未腐化时由术士赶回乡安葬。”[3]在《僵尸先生》和《僵尸叔叔》中,都有由陈友饰演的道士赶尸一幕。再如《茅山学堂》中的棺材不能葬在养尸地里,只能在山上挖个洞,葬在洞里,这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悬棺”习俗。
  (一)兼具着“洋味”
  从这些影片中能看到西方文化的痕迹。西方恐怖电影中吸血鬼的形象总体来说是这样的,害怕阳光、害怕洋葱、害怕大蒜还有十字架、圣水、木桩等物。香港80年代早期电影中的僵尸,要么是身穿清朝服饰,要么是由普通人尸变而成的。而80年代末的《一眉道人》则出现了西方神父演变而成的吸血鬼。吸血鬼神父刚被人挖出土的时候,胸口是被十字架钉住的。这是香港僵尸片在对西方文化借鉴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从80年代初《僵尸先生》中西方的茶楼、咖啡、服饰、怀表、接受西洋教育的小姐,到80年代末《一眉道人》中的西方教堂、神父、修女等等,可以看到80年代“僵尸系列”片的时代背景弥漫着“洋味”。
  (二)散发着香港本土气息
  何为恐怖片?“《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恐怖片是这样解释的: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 ”[4]俗话说,恐怖片玩的就是心跳。可在香港“僵尸系列”中,恐怖因素其实并不多见。相比而言,更多的是其中的动作和搞笑因素。
  首先,武打动作是香港“僵尸系列”片不可或缺的成分。早在1980年,洪金宝就集编、导、演于一身创作了电影《鬼打鬼》,正是其中那场大战僵尸的功夫比拼打开了僵尸题材电影的风潮。在此后的僵尸片中,动作成份占据着重要的影响,每部僵尸片中都少不了茅山师傅与僵尸赤手空拳的打斗场面。以至于很多僵尸题材的恐怖电影在划分电影类型时又同时被划为动作片。
  其次,更为突出的是其中的搞笑因素。为了赢得观众、求得生存,香港恐怖片有意识地将喜剧因素融合在影片中,在恐怖中制造笑声,体现了香港人特有的喜剧精神。早先提到“僵尸系列”电影中茅山师父往往会带有一两个徒弟,这些徒弟常是作为一个搞笑分子而存在。像《僵尸翻生》中因吸了一口气而变成半人半尸的女鬼倩文,其存在就是为了搞笑。倩文对盗墓者旺财的模仿是笑点,因倩文而牵入的大帅同样也是个笑点。
  第三,除了显而易见的喜剧因子,80年代的香港僵尸片还利用音乐来达到使人愉悦的效果。一般说来,恐怖电影中的音乐是作为渲染恐怖气氛而存在的。可香港电影却在这方面进行了独创。无论是《僵尸先生》中《鬼新娘》、《僵尸少爷》中的《神奇小叮当》,还是《僵尸家族》中的插曲《快乐小天地》,都是以轻松、欢快的调子演奏,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享受温馨和愉悦。
  二、20世纪80年代香港僵尸恐怖片特色的成因
  首先,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香港是一个“移民社会”,在战乱时期源源不断的内地乡村城镇人群涌到香港。这些来源于内地的“移民者”,本身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自然对乡土习俗、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执着。沦为殖民后,虽然受到西方文化的作用,但香港人的根是中国的,他们骨子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份执着。在香港人信奉的6种主要宗教中,就以佛道两教为主。他们对风水的迷信、“从宗教的崇拜仪式,西语专业论文,到发展成熟的戏曲艺术”都能看出其对传统文化的延续。[4]   而中国人自古对鬼神有一种膜拜的心理,民间流传着鬼神信仰的传统。在文献资料上,不仅《诸子书》、《周礼》、《有礼》这些典礼中,有着对鬼神的解释。就连文人著作中也不乏鬼的形象,像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幽明录》、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当然,“在我国传统志怪文学中不仅有‘鬼’的形象,还有很多‘怪’,最多的是僵尸。例如:《玉芝堂谈荟﹒死尸起舞》,《耳谈﹒尸异》,《述异记﹒僵尸鬼》,《子不语》的《南昌士人》、《石门怪尸》、《僵尸抱韦驼》,《续子不语》中的《僵尸食人血》、《僵尸贪财》,《聊斋志异》的《尸变》等都描写僵尸的故事”。[5]关于长期处于被殖民统治的香港民众来说,他们怀有孤独的无根感,害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脱离。正是这么一种危机感,令香港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素材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制作恐怖电影时向中国传统文化取材。从荧幕上看到熟悉的风俗习惯,可以抚慰他们作为移民者的不安。归根到底,这是一种中国情结。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末起,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迈向了繁荣,香港民众的优越感逐渐上升。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回归等问题,使香港民众落入一种惶恐、无望的处境,优越感一击即破。“影评人石琪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游荡的幽灵》中指出:‘80年代,香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中英联合声明、97回归问题等‘大限’,无形中形成一种集体宿命意识,而社会上变浮现一疑神疑鬼及迷信心态。’”[6]这就使得香港民众在希望从恐怖电影中获得压力、情绪的释放的同时,从僵尸片中得到抚慰。
  第二,是对西方文化因素的吸收。由于历史的原因,百多年来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始终受到西方文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渗透到香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香港,法学有中英两个版本,并以英文为准。香港人热衷学英语,连街边的小贩都会讲几句。香港生活已不纯粹,街上常可看到西式的建筑,人们穿洋服吃西餐喝咖啡。西方文化融入香港的每个角落。为获取利润,香港的商业电影必须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反映西方
  生活。
  最后是对香港本土文化的新创。作为香港电影类型之一的恐怖电影,和其他类型电影一样,饱受香港商业电影主流文化的作用。香港经济高度发达,文化事业要得以生存必须赢得观众,迎合市民的消遣需求。这既是香港通俗、商业流行文化兴旺的原因,也是其“僵尸系列”呈现出动作与喜剧成份混合的特色的缘由。正是这点,使得香港80年代僵尸片与同时期他国恐怖电影相比,显得尤为不同。
  虽然与他国的恐怖电影存在着很大异同,但正如宗教之与泰国、心理恐怖之于日韩、血腥暴力之于美国,中西融合下的本土化是80年代香港恐怖电影的突出特色。可能观众在观看这些影片时缺少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却能在惊吓与欢喜之中体验另类的恐怖盛宴。
  注释:
  [1][6] 翁志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僵尸电影探讨[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4):26,33
  [2][5] 黄鹂.当德拉库拉遭遇茅山道士--中美吸血鬼僵尸类型片比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7,27(2):135,135.
  [3] 钟蔚.论当代香港僵尸影片的心理景观[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4):74.
  [4] 李志强.黑色“梦魇”的足迹--论好莱坞恐怖片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J].当代电影,2017,(5):87.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