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艺境的不同审美品格[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中西艺术都肇始于混沌的宇宙意识,后来却殊途两分。究其原因,在于中西文化内核发展的根本异同,导致中西艺术审美趋向的迥异。表现为对天人关系认识上的异同、外部摹写和内在观照的不同、艺术理论范畴的区别等。
  [关键词]
  中西艺术 艺境 审美 异同
  中西艺术在审美方面存在很大异同,这与中西艺术思维有极大关系,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自觉选择的结果。
  人类早期艺术并非独立存在,大都和人类生存活动密不可分。经常混杂在宗教、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中。由于人类力量面对自然及其渺小,他们就借助艺术想象表达他们在粗陋实践中的种种欲望和感觉。早期中西艺术的建构,其美学面貌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初始的、含混的宇宙意识。可以说,这种含混的宇宙意识是中西艺术美学发端的基础。而且,早期的中西艺术都是在复杂交错的幻想中显示其基本特质的,“第一次的艺术著作被创造以前,艺术的冲动和艺术的感觉必然处于审美的要求不可能达到它懂得自觉的目的。”艺术混合着宗教、科学、伦理等文化精神指引着人类的理想路途。
  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盆,甘肃仰韶文化的人面鱼身图,欧洲史前洞穴壁画中红色箭头插入心脏的图形,这些形象无不打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烙印,艺术并未成为生活的独立内容,审美的考量也杂糅在实用的目的之下。正如阿思海姆所说:“原始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产生愉快的形象,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实践工具和一种超凡的力量”。在混沌人类早期,中西方艺术由于都处于一个初始边缘,因此具有相同的特征。当人类对宇宙自然有着各自理解时,他们对宇宙进行哲学思考时就导致了思考结果的异同性。中西艺术也就在这里分道扬镳了。比较中西艺术的审美意境,可以发现,他们从相似的源头出发,发展出了性格迥异的面貌。究其原因,中西艺术殊途两分的拐点在于不同物质环境生长起来的文化基因的两种走向。
  一、中西文化内核之根本区别
  艺术的产生受物质环境的作用,总是以自己的文化背景作为依托。而中国和西方物质环境、生存环境都异同很大,所形成的精神及机体反射也有很大的不同。
  从中国历史发展长河来看,儒道两家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并在各个领域中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道家则是不可忽略的补充。然而在艺术领域正好与此相反,道家占据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流,而儒家则是不可忽略的基础,同样也是儒道互补。道家尤其是庄子的精神为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以庄子为源头的艺术精神为后人沿袭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艺术的基本审美取向。
  而西方文化源起古希腊,其地域环境与中国有很大异同,古希腊民主平等制度的确立,宗法血缘关系彻底破裂,个性张扬也反映在艺术创作中。这最终造就了有异于中国艺术的西方观点及特征。
  西方文化崇尚数量关系,从毕达哥拉斯到亚里士多德,形式决定着希腊哲学的理论结构,决定着理想的国家和心理中实体性的知、情、意结构,同时也是美和艺术的本质。近代,霍布斯,笛卡尔,斯宾诺莎都要求确实而普通的知识,单纯而明晰的概念,依据客体的明确的思维,以理性和科学为鲜明特征,有鲜明的实证主义精神。
  总之,中国艺术倾向于含蓄、内敛,感其形,品其味,情在深处,意在隽永,需要体察。西方审美意识具有重视和强调视、听觉的鲜明特色。
  二、对天人关系认知上的异同
  中国艺术重“道”,讲究“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道家《庄子·齐物论》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西语论文,而万物与我为一”。 道家一直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皆有自身的规律,认为人只有合于自然运动的规律才能有所成,所以应与造化为友,与天地万物为一,顺应自然的规律。人一旦得道,产生的精神上的自由解放,会使人的心境处于虚、静、明的状态,能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庄子这种强调运动和合于自然的观点关于中国艺术产生决定性作用,使中国艺术产生了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独具一格的魅力。以庄子为代表的精神对中国艺术的作用颇深,这可以通过逸格在中国绘画中的崇高地位来体现。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则始终认为不存在什么天人合一、人人合一的可能性。西方外向型经济形态和开放型的文化性格,使得西方文化中人与自然是主客两分的。自然是外在的客观世界,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对象。艺术活动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常常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不论是西方古代的比达奇拉斯学派眼中的图形和谐之美,还是文艺复兴大师笔下的人体之美,抑或结构主义著作中的客观性,无不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图形、人体、自然的外向省察。
  希腊哲学家拉克利特主张,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的,而不是联合同类的东西。他进一步阐明了之所以和谐的原因--对立物的联合,也即异同的存在。艺术模仿自然造化,通过创造类似自然的色彩、形象,从而创造和谐,美由此产生。
  中国古典美学素以和谐著称,平和冲淡的泼墨山水画,对仗工整的格律诗,或严整凝重或活泼灵动的建筑风格等无不带有明显的和谐之美。这种和谐力主安命乐天,随顺世态,守中居正。在“道”的统帅下,一切差别、遭际都同化了。显然,中西对形式和谐美的要求是不同的。
  三、外部形象和内在刻画的分野
  这是中西艺术殊途两分的另一重要标志。
  中国艺术体系以“道”为核心,主张人与宇宙的自然融合统一。从这个宇宙体系直接衍化出的艺术境界具有非限定性和不可认知性,人们要想把握宇宙的本质,必须通过心灵的经营才能够实现。而道主导美,同样需要审美主体的静心观照才能把握,道与美的思考都以主观性体悟为共同的思维基础。自然既然不可能成为人类认识的对象,那么它的价值就在于能给人提供一个心灵关照的对象。
  导入人的内心世界的中国艺术的美学思想,使包括中国画在内的中国艺术更注重人的内心写照和观念表达。中国艺术描绘出的并不是人的视觉对外在世界的体验,而是艺术就主体与自然的相激相荡,完成人格修养的结果。所以只有人格修养至虚极,也就是超凡脱俗与自然真谛融合之时,美自然得到显现。因而人的内在修养十分重要,自然物质不能直接进入艺术表现层面,他只有在主体人格的过滤、筛选下才能成为艺术的表现对象。因此中国艺术中,视觉以及其他的感官对象都不可能不加改变的搬进艺术表现层面。中国画的形象地界,不是艺术的按照某个自然创造出来的,而是从心灵中生发出来的。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内在理论精神制约了它对形式和谐美的要求,中国古代形式的和谐美必须以内在的伦理为依据,如果不符合主体的情志要求,外在形式就谈不上和谐。
  从古希腊到近代西方艺术,西方观念中实体世界结构的形式化都非常明显。形式决定着希腊哲学的理论结构,决定着理想的国家和心理中实体性的知、情、意结构,同时也是美和艺术的本质。西方的艺术之眼关注的多是外在的形象,认为形式的美作为感官上的东西标明了事物的性质特征,美必须是一种可用感官得到的形式,这也就是西方艺术,特别是西方传统画中竭力强调满足视觉真实之美的重要原因。
  导向外部形象世界的西方艺术美学思想,使包括西方绘画在内的西方艺术注重对外在客观世界的捕捉模仿。因此西方艺术的表现层面在于具体的、无法动摇的感官世界。西方艺术在总体上倾向于写实,写实着重外部形象,而中国艺术则是在总体倾向于写意,关注实质内容。
  四、中西艺术理论范畴的两分
  在两种不同的感知世界的认识中,中西艺术的理论范畴也表现出不同的划分。
  具有中国审美特色的重要范畴有“形与神”、“似与真”、“雅与俗”、“笔与墨”、“理与法”、“意与境”等问题。如形与神是中国画论的主要范畴之一,长期作用中国画学思想发展,是中国画作中的中心概念和核心问题。东晋顾恺之在论画文章中多次涉及到“神”的概念,对后世产生很大作用。《尔雅》指出:“画形也”。“形”是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在中国画论中有极为特殊的地位。回顾历代画论,从西汉时期的“君形者”(刘安《淮南子》)直至现代的“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题枇杷》),不管对“形”是提倡还是诋毁。“形”的概念始终在作为论者据遗产发其艺术观点的重要参照。
  对于似与真,也是历代艺术研讨最多的问题之一。荆浩在《笔记法》提出:“画者,西班牙语论文,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开始对“华”指的“物象”与“实”表现的内在气质、规律作出论述。后来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倪云林”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这种“不求形似”的观点,都是对似与真的看法。
  雅与俗在画论中作为批判标准出现也很早.是标示格调,趣味高低的审美标准。
  西方的理论范畴却表现在“再现与表现”,“具体与抽象”,”情感与形式”,“客观与主观”等方面。
  再现是创作主体关于对象世界的摹写,是一种外在客观的措施;表现是指创作主体关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情绪化的把握。具象顾名思义是具体的形象,它指艺术中可辨识的,和外在世界有直接关系的内容.抽象指艺术中不可辫识,与外在世界无直接关系的内容,是一种主观情绪化的反映。情感是指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心理上的客观反映,而形式是凝结再创造物--艺术著作中国定成形的东西。主观与客观是对于本质在主体观念上反映的一对范畴.在艺术理论中,主观与客观是对于艺术本质在主体观念上反映的一对范畴.主观是指艺术呈现出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与规律,如和谐、秩序、平衡、有机统一、比例等。
  艺术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不同的艺术形态来源于不同的生活土壤,其独立外观是物质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所以,我们对待中西艺术的审美取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一种标准加以褒贬。把艺术和其文化联系起来,才能准确把握它的本质。
  责任编辑:刘小红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