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礼貌性准则要求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采取礼貌策略,尊重双方的文化异同。在礼仪之争跨文化交际中,西方传教士未能采取礼貌性准则,没有尊重中国文化和传统礼仪,导致清朝百年禁教,中西交流以不欢而散告终。文章从“天与上帝”、“尊孔与偶像崇拜”、“祭祖与迷信”三个方面对礼仪之争进行略论,阐述中西文化背景异同。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礼貌性准则 文化异同 礼仪之争 礼貌性准则是语用基本准则之一,它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遵守得体等六大原则,避免语用失误,以达到顺利交往的目的。在交往中,针对交际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呈现出的观念等异同,应采取相应的交际策略,在充分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实现交往的顺利进行。同样,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也应该遵守礼貌性准则,尊重交际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在礼仪之争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传教士乃至教皇没能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根据自己固有的文化观念臆断中国传统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为没能采取礼貌性准则而导致交际失败。笔者将通过对“天与上帝”、“尊孔与偶像崇拜”、“祭祖与迷信”三个方面礼仪之争的略论,进一步阐述中西文化背景异同。 天与上帝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出现对天的解释,是在《简易道德经》中:“常言天,齐究何也?昊曰:无题,西语论文范文,未知天也,空空旷旷亦天。”意思是说:关于我们经常讨论的天,齐追溯根源问天究竟是什么?伏羲说:没有一句确切的话来给天定义,不为我们所知的是天,空旷的苍穹也是天。在部族时代,由于受认知水平的局限,我们的祖先把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作为天的象征。而到了商周时期,天成为一种国家信仰,是部族时代信仰内容衍生出的泛神主义特征观念。①在儒家典籍中,天是对神灵世界的泛指,是一个混沌而又模糊的宗教概念。战国时期,这一概念受无神论的作用,天逐渐演变成一个泛指自然界的概念。由此可见,其实古人在对天的认识上是唯物的。而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天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之间存在血缘伦理关系。②那么人与天之间就应该有相应的尊卑顺序,人们应该敬天并尊敬、效忠作为天之子的皇帝。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政治秩序,宣扬三纲五常,要求人们效忠最高统治者。这样一套体系其政治功能远远大于宗教功能,是封建帝王愚弄百姓,笼络民心的一种思想手段。 西方的基督教来源于犹太教是一神教,独尊一个最高神灵。在犹太教当中,国王或祭司被称为受膏者,意为救世主。有人认为基督一词是中文救世主的音译,耶稣最初是作为基督出现的,后来基督教传播到欧洲,耶稣被当作是整个人类的救世主。当教士保罗传教时,被问到上帝是不是只是犹太人的上帝?他回答道:上帝不仅是犹太人的上帝,也是外邦人的上帝。既然上帝是外邦人的上帝,那么关于外邦人信奉的神基督教是排斥的。③ 在基督教一神教义的作用下,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是不会允许其信徒有其他类似信仰的,换言之,基督教从诞生开始就具有排他性。传教士在中国传教过程中,同样也不会允许中国的信徒有其他类似于基督的信仰,这是由其所代表的宗教教义决定的,也是由宗教教义的严谨性、纯洁性决定的。此外,他们没能像其前辈利玛窦一样暂时搁置自己固有的观念基础,深入了解、探讨中国文化传统,理解天的深层含义,只是简单地根据一些表象:中国人心中天是至高无上的,而在西方人概念里上帝是众神之上的一神,将两个概念等同,忽略了中国文化中天所具备的政治内涵。如此浅尝辄止,就直接禁止中国人信奉、祭祀天,恰恰是没能遵守礼貌性准则,西语论文,没能尊重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其失败的结果当在情理之中。 尊孔与偶像崇拜 孔子生活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那是一个礼制崩溃、社会纷争四起的战乱时代。孔子亲眼目睹了社会的满目疮痍,各诸侯为了一己之私,不顾百姓死活,常年进行争霸斗争,兵戎相见。面对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两点对策:一是提倡礼与仁,要求人们克己复礼,行仁爱推己及人;二是宣扬有教无类,创办私塾,平民百姓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宣扬“学而优则仕”,以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从政君子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方面,他提出学习与思考并重,同时将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他主张言教与身教并重,以自己的高尚品质为学生树立模范,堪称中国教师的典范。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随着历史变迁,中国选官制度逐渐改变,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科举考试成为平民百姓步入仕途的重要途径。尊孔的由来,一方面是出于孔子提出的礼仁思想意义重大,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提高人们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是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为平民百姓受教育、步入仕途、光宗耀祖提供了途径。 从宗教方面来略论,偶像崇拜是相信某位假神�存在于塑像中,因而对之施以尊敬之礼的行为。关于中国的祭孔之礼来说,从表面上来确实是一群人面对孔子的塑像行跪拜之礼,烧香、上供;单从表面仪式来看确实符合偶像崇拜,但是从其深层意义来看,其内涵是不能仅从表象去理解的,而西方传教士恰恰是仅从其表面现象去理解尊孔,结果也可想而知是天大的谬误。西方传教士的传教行为,也是一次跨文化交际,传教士在尊孔问题上也没能采取礼貌性准则,没能深刻理解尊孔内涵,没能尊重中国文化传统,实在令人遗憾。 祭祖与迷信 祭祖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山顶洞人时代。祭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三层含义:其一,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时代,由于受认知水平局限,人们面对自然灾害(如: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时心存畏惧,彼时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祭祀:祭祀天,祈求天不要降祸于人;祭祀祖先,祈求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家人。他们认为祖先虽然去世了,但是灵魂还在,灵魂具有神通,祭祀从实质上来说是用非现实的方式(有时是超自然的力量)来达到一些现实的目的(如:降雨解决干旱的问题,祈祷神祗使病人康复等)④。但是,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祭祖的内涵也由封建迷信逐渐演变为纪念先祖,追忆先祖的高尚人格和宏伟事迹。其二,祭祖可以提高民族凝聚力。在中国社会家族观念占据重要地位,祭祖作为一种重要形式,可以维系一个家庭成员对本家族的认同,可以增强家族的集体凝聚力。比如:2017年清明节万余人齐聚陕西黄陵县参加黄帝陵祭祖活动,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先祖的缅怀之情,从实际效果上看,增强了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其三,祭祖是缅怀祖先,弘扬孝道的重要形式,而从其现实意义上来看,更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朝历代维系统治的道德原则。儒家先贤孔子曾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古代弘扬的孝道,目的不仅仅在于赡养父母,而是通过对父母的敬爱培养忠君爱国的思想品格,以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按照我国解放后约定俗成的习惯,迷信是专指人们信占卜、巫术、风水、命相和神鬼等的思想和行为。传教士认为祭祖是在祭祀祖先的灵魂:在祖先灵位前,摆放祭品,点燃香烛,行叩拜之礼并默哀,而这在传教士看来又具备了迷信鬼神的一切外在特征。迷信鬼神是采取程序上类似的仪式,但是西方文化中的迷信鬼神是有现实性目的的,即向鬼神祷告,以达到降福、消灾免祸的影响。而中国人在祭祖过程中,并没有类似的现实性目的,只是为了缅怀祖先,表达孝道,教育子女。最主要的是祭祖背后深层的文化、政治内涵,是为了培养人民忠君爱国的思想品格,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与祭祖的实质相比较,其形式显得单薄。传教士在祭祖这一点上,仍然没能采取礼貌性准则,没有尊重祭祖礼仪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和政治内涵,其采取的策略也必将导致这次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在中西方这次文化交际中,我们可以看出相互尊重对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交际的前提与基础。假设当时西方传教士在跨文化交际当中,充分认识到尊重双方不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也许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预期目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推行“文化单边主义”,丝毫不尊重对方文化背景,肯定会招致对方的反感,最终导致交际失败。世界上任何民族,无论人数多少或是贡献大小,在文化上应该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因此,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应当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谋求共赢。纵观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人们都在寻求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和平代替冲突的有效路径。不同的经济制度尚且可以兼容并包、共同发展,那么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文明是不是应该求同存异呢?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共同思考,以史为鉴,求同存异,互信互利;采取礼貌性交际策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谋求共同进步和发展,努力营造共赢局面。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释 ①②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95~96页,第180~181页。 ③④李申:《儒学和儒教》,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541~544页,第495~496页。 责编/韩露(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