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的冲突表现
摘要:该文立足于中德跨文化交际,从社会、认知及思维定势三个角度略论了中国人和德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礼貌冲突的原因,德语论文并辅以实例证明。笔者还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思考了口译员在中德双方产生礼貌冲突时应具有的素质和表现。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礼貌冲突;口译员
1. 引言 礼貌是世界上各个社会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曾经说过: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可见礼貌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更是一种自我修养的体现。然而不同国家的人对礼貌的认识却不尽相同,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原则和讲究。
2.礼貌冲突产生的原因
2.1社会原因 礼貌是一个社会现象,评判一个行为方式是否礼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在的某个社会特定的习惯。比如在初次认识的时候,中国人喜欢向对方提这样的问题“您几岁了?”或者“您收入有多少?”等等。当德国人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时,他们感到很困惑,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这些问题已经涉及到了他们的私人领域。而中国人为什么喜欢问这样的问题呢?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这些问题就是“套近乎”而已,它非但没有涉及到什么隐私,反而显示出了对对方的“关心”,这样的“关心”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德国人在初识外国人的时候会问一些什么问题呢?比如“您打算在德国待多久?”或者“您打算回国吗?”当中国人被问到这些问题时,会觉得很不舒服。他们认为德国人无意识间就流露出了优越感。那么德国人真的是优越感使然吗?可能是,但也未必。就像中国人爱问“隐私”那样,这就是德国人套近乎的方式,希望由此打开一个话题。但由于它和近来比较敏感的“外国人问题”息息相关,让中国人和德国人之间的冲突瞬时爆发出来。有人建议,在回答类似问题时可以套用一种标准答案:“德国很美,但家乡毕竟是家乡,在我学习或工作结束后当然会马上回家”,既表明了立场,又避免了尴尬。
2.2认知原因 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决定了人们关于“礼貌”的不同认识。认知层面上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看出。几年前中德代表在北京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计划于中国的北京、上海、天津建立三个探讨所。关于前两地的计划双方很快达成了一致,但在天津能否可行,还存在着争执。争执的焦点在于:天津的探讨所应归教育部管辖还是劳动部管辖。德方的意见很明确:他们只同意将探讨所归入教育部。而中国代表解释道:在当前的权利关系下,天津探讨所只能归入劳动部。但他们还会想办法,尽量找出一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德方强烈要求中方立刻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而当中方表示,不可能立刻得出答复时,德方当即表示,拒绝在天津建立探讨所。会议不得不就此告一段落,该计划也只能停滞了下来。中方代表批评德方,在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下,固执己见,墨守成规。而德国人认为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很正确,他们把自己的意见及时告知了中方,中方没有把管辖关系搞清楚,是他们自己的责任。 围绕着这个事件,中国人和德国人之间思维方式的异同就立刻显现出来。德国人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思维,人与人的关系虽然不能说不重要,但他们还是以事情本身为重。而中国人最看重的是“人情”,它是谈判成功的重要前提。中国人不仅看重眼下利益,更注重长久之计,重视“感情投资”。俗话说“生意不成,感情常在”就是这个道理。
2.3思维定势 我们经常提到:德国人很直率,在表达观点时不拐弯抹角;中国人比较含蓄,不直接表达想法。但这种差别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以为德国人在任何场合都是直来直去,而不给他人留情面,就大错特错了;反过来,也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含蓄间接的。用一种定势的思维去解读两种文化特点,是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下面就是一例。德国的一个小城在每年圣诞节都会举办一个“中国周”,许多中国和德国的家庭都会被邀请,而每年活动的高潮是中国人准备的晚宴。某一年,在一个中国厨师的带领下,十多名中国人为这个晚宴准备了四天。当天晚上,第一道菜上桌的时候,许多德国人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了,而此时很多中国人还在厨房忙里忙外。最后,当中国人忙完出来时,德国人不约而同地为他们鼓起了掌,德语毕业论文,中国厨师也是照例发言客套了一番。至此,事情和往年没什么两样,直到一个中国女大学生站出来说了下面这番话:“对不起,我想讲几句,因为我对这个‘中国周’很失望。我们为晚宴准备地那么辛苦,可没有一个德国人等我们从厨房出来一起吃,只留了残羹剩饭给我们,德语毕业论文,这真是太不礼貌了。”之后气氛变得很奇怪,德国人根本无以应答,中国人也觉得很不自在。 在中国人眼中,这个女大学生的行为不仅损坏了别人的“面子”也丢了自己及所有在场中国人的“面子”,犯了中国礼仪的大忌。那么一向直率的德国人能接受这样的举动吗?显然也是否定的,因为德国人的“直率”也是分场合的。这个中国学生肯定对德国人“直率”的性格有所了解,但她却用错了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