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解析V.S.奈保尔及其后殖民文学》的西班牙文学论文下载:V.S.奈保尔是当代后殖民文学的重要作家。他复杂的身份背景、寻找文化归属和精神家园方面的难题,都反映在其著作中。其著作《米格尔大街》展示了后殖民地人真实的生活状况;《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反映了后殖民地人对个人独立与身份的追求。在多部著作中,奈保尔以犀利的笔锋描述了殖民地制度带来的恶果。 关键词:V. S.奈保尔;后殖民文学;殖民主义;《米格尔大街》;《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 一、奈保尔及后殖民作家身份的迷失 奈保尔1932年8月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乡下的一个印地语社区。其祖上是作为英属印度的契约劳工移民来到这里的。他的家庭虽属印度高等的婆罗门姓,但却非常贫困。其父西帕萨德•奈保尔(Seepersad Naipaul)虽然没有接受太多的正规教育,但依靠自学,有了一定的新思想,并且成为特立尼达一家报社的记者,常一些短篇小说和文章,反映这个英国殖民地错综复杂的政治、宗教、种族之间的斗争,因而还不时地得罪自己的种群。在奈保尔的童年,父亲常给他读英国文学著作的片断,一边读一边讲。在这种氛围下,奈保尔很快喜欢上了父亲所讲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名家著作。在殖民地学校,他学的是《柯林斯经典系列》,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等。从这里可以看到,奈保尔所接受的文学教育与传统主要是英国的或西方的。这种文学传统引发了他当作家的愿望,但这个传统却属于另外一个国度,描写的是他陌生的生活。在父亲当记者后不久,奈保尔一家搬到了西班牙港。这座城市距原居住地虽只有十二英里远,但与奈保尔原来居住的印度社区却有天壤之别。在印度社区里,奈保尔处于浓厚的印度文化氛围包围之中--—印度教徒的大家庭生活,印度的宗教仪式和民俗习惯等。正是与印度教文化的接触,造成了奈保尔身上浓厚的印度教徒气质。而在西班牙港,他却感受到了一个无根者的悲哀。特立尼达虽是他的出生地,却使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外来者。一种特殊的文化经验开始了:他是印度的印度教徒后裔,却疏离了印度的文化传统;他的出生地为特立尼达,但这个先后沦为西班牙和英国殖民地的岛国自身的文化与历史却没有流传下来;他接受的是西方的主要是英国的教育,后来又定居英国,但对英国来说,他又是外来人、殖民地人。这样的经历使他成为“漂泊者”和“无根人”。在西班牙港读中学时,奈保尔不论是种族上还是心理上,都感觉到生活在这个城市之外。在那里,作者感到“我们微型的农村印度世界,一个记忆中正在分崩离析的印度,被抛在了后面。我从来没有回到过那种生活;跟我的母语失去了联系;再也没看《罗姆利拉》”[2](《罗姆利拉》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历史剧--—作者注)。1950年,奈保尔以优异的成绩从特立尼达的殖民地政府那里获得了一笔丰厚的奖学金,并可以挑任何一所大英帝国的大学学习7年。于是,奈保尔选择了牛津,走出了对他本人、他的家庭和他的种群有重要意义的一步。在英国,异国的情调,所谓的民主、自由的政治使奈保尔无处不去与特立尼达的险恶政治环境作对比。在特立尼达,他身为印度血统却生活在海外。当地的黑人占多数,他们正在觉醒,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政治,有内外部政治斗争,在取得政权后有了自己的政府,成为统治者。而白人殖民者正忙着撤离这个帝国主义时代留下的岛国,他们带走了财富,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问题无数的社会--—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困,文化冲突激烈。奈保尔所属的亚裔印度人作为一个族群,人口占当地居民的40%,却被排斥在特立尼达政治生活之外。他们既非土著,又不是殖民地的主人。他们是移民,母国似乎忘却了他们,当地似乎也忘却了他们。当黑人按英国方式来改造自己的文化和政治并取得成功时,印度人却没有多少改变。印度教和印度生活习俗关于他们是唯一和母国发生联系的方式。他们不能融入当地文化,也不能完全认同白人的欧洲文化,结果是与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隔绝,没有英语教育,没有法学地位,甚至他们的婚礼几十年不被承认。他们成天做着回到母国去的梦。1956年,在获得英语学士学位三年后,奈保尔成为BBC自由撰稿人。之后,他经常文章,提出对西印度群岛人民生活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在英国,他受到欧洲传统思想的熏陶,接受了个体价值、正义、自由以及理性主义等文化观念,这与他的家庭和文化背景给与他的很不相同--—如印度的宿命论、消极态度、印度人喜欢的形而上的生活哲学等,这就不能不使奈保尔形成矛盾的世界观,也不能不潜伏着后来他强烈的感觉到的文化冲突[3]。其实,这就是英伦生涯带给他的更深层次危机--—思想上的分裂和文化归属的难题。然而,正是由于奈保尔身份的复杂,使他成为一位典型的后殖民文学作家。所谓的后殖民文学,主要是指“原先的欧洲(主要是指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殖民地诸国的文学和写作,用以区别其与‘主流文学’之不同。但是无论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或文化和文学现象,后殖民都是英语界的产物”[4](p46)。取得独立地位的英联邦国家的作家群体,大多在20世纪就移居英国,接受英国教育,并用英语写作。多元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个人经历,使得他们的创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读者欢迎和评论界的关注。他们大多来自从前殖民地脱胎而出的新国家或地区,即第三世界。在政治立场上,他们对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贪婪、欺诈、剥削、奴役、贫富不均、政局动荡、社会混乱以及强权政治等怀有本能的不满和憎恨。在思想感情上,他们大多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身份,既不能真正融入所在国的社会,又难以重返故土,因而只能在文学创作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的著作主要是描写后殖民时期前宗主国与殖民地人民之间各种各样的民族对立和微妙复杂的感情纠葛,间或也涉及前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内部的矛盾和争端,通过对所谓中心文化和边缘文化及其关系的描述,揭示出殖民主义崩溃后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而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和混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移民的漂泊感、无归属感、失落感、错位感始终是他们关心和探究的主题。这种主题与前殖民时期英语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迥然不同。这些后殖民作家的特点在奈保尔的著作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以下试从两部著作进行略论。 二、《米格尔大街》--—后殖民地人生活的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