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孔子学院当中,泰国孔子学院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汉语和中华文化在泰国的传播,促使泰国“汉语热”持续升温,成为全球孔子学院发展的经典模式,因此有必要对其文化传播进行系统的探讨。
本文构建了以拉斯韦尔的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跨文化传播和教育学的探讨理论框架,梳理了中华文化在泰国的传播历程,考察了泰国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情况,对地处素有“小中国城”之称的勿洞市孔子学院进行个案略论,在此基础上总结泰国孔子学院可供其他国家孔子学院借鉴的经验,并针对其发展中的局限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实现泰国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探讨本文发现,泰国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和中华文化在泰国千年的传播历史有关,泰国素来具有倾慕中华文化的传统,因此泰国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要结合其本身具有浓厚中华底蕴的独特性,传播符合泰国民众期望的、较深层次的优秀中华文化,而不能局限于表层文化。同时,良好的文化交流促成了“中泰一家亲”的国家关系,中泰两国友好关系被视为中国发展和其他国家关系的典范。这也启示我们,关于孔子学院的发展战略而言,泰语论文题目,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周边深受儒家文化作用的东南亚和东亚国家,这样的文化传播效果会更加显著,泰语论文题目,也只有先巩固中国在亚洲的文化大国地位,才有可能实现世界文化大国的梦想,实现真正的和平崛起。
【关键词】:泰国 孔子学院 文化传播
摘要3-4 ABSTRACT4-8 1 绪论8-15 1.1 选题背景8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8-9 1.3 课题探讨的框架、探讨措施9-10 1.3.1 探讨框架9 1.3.2 探讨措施9-10 1.4 本文创新点10-11 1.4.1 理论创新10 1.4.2 选取案例的典型性10 1.4.3 探讨结果的现实指导性10-11 1.5 文献综述11-15 1.5.1 跨学科背景下的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探讨11-12 1.5.2 对孔子学院文化传播要素的探讨12-13 1.5.3 对现有探讨的评述13 1.5.4 探讨的发展趋势13-15 2 文化传播与孔子学院15-21 2.1 对文化内涵的界定15-16 2.1.1 文化的定义15 2.1.2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文化”的界定15-16 2.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6-17 2.3 文化传播的理论框架17-20 2.4 孔子学院是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者20-21 3 中华文化在泰国传播的文化土壤21-29 3.1 中泰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21-23 3.2 中国文化和泰国文化的融合23-26 3.2.1 宗教方面23-24 3.2.2 民俗方面24 3.2.3 语言文学方面24-25 3.2.4 其他方面25-26 3.3 泰国华人和王室关于中华文化传播的有力推动26-27 3.3.1 华人地位和作用力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继续传播26 3.3.2 泰国王室关于中华文化的推崇26-27 3.4 本章小结27-29 4 泰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近况探讨29-41 4.1 对泰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考察29-32 4.2 泰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效果32-33 4.3 泰国孔子学院的个案探讨--勿洞市孔子学院33-40 4.3.1 传播者:孔子学院与汉语教师并重33-34 4.3.2 传播内容:以表层文化为主深层文化为辅34-35 4.3.3 传播方式: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35-38 4.3.4 传播对象:学员众多且背景不一38-39 4.3.5 传播效果: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活动成果丰硕39-40 4.4 本章小结40-41 5 泰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经验41-48 5.1 利用泰国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41-43 5.1.1 泰国的发展需要中国市场41-42 5.1.2 中泰高层关于两国友好发展的支持42 5.1.3 名校、名人对泰国孔子学院中华文化的推动和引领42-43 5.2 兼顾统一管理与特色发展43-45 5.2.1 接受国家汉办驻泰国代表处的统一管理43-44 5.2.2 各所孔子学院发展特色分明44-45 5.3 采取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并重的传播方式45-47 5.3.1 以文化交流为代表的人际传播方式45-46 5.3.2 大众传播方式46-47 5.4 本章小结47-48 6 泰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局限性及对策48-58 6.1 泰国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局限性48-52 6.1.1 针对泰国传播的独特性不足48-49 6.1.2 打造传播队伍的方法未能配套49-50 6.1.3 传播内容尚欠系统50-51 6.1.4 评价反馈机制未能跟进51-52 6.2 完善传播功能的对策52-56 6.2.1 增强中华文化在泰传播的深度52-53 6.2.2 加强传播队伍的建设53-54 6.2.3 确保孔子学院汉语文化教学的系统性54-55 6.2.4 完善评价反馈机制55-56 6.3 本章小结5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