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境旅游接待中,外语导游员的讲解宣传是不可或缺的。导游词关乎导游服务的成败,而外语导游词的编译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而且还涉及跨艺术的沟通。归化与异化是处理语言与艺术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正确运用这种策略,将有助于激发国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增加旅游乐趣,同时准确的传播中国艺术。
1. 归化和异化的内涵略论。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术语最早出现于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1995 年) 一文。而这一术语又直接来源于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 1813 年宣读的一篇论文,他着重研究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另一种是作者靠近读者。 归化法,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坐不动,引导作者接近读者。 异化法,是一种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的翻译措施。外语导游词的编译同样适应这两种措施,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就成为导游与游客的联系。 2. 归化和异化的辩证性。外文导游词大多是根据母语有关资料编译而成的,编译当中要遵循翻译的准则。外文导游词要体现中国艺术,要带有异国情调,艺术的异同性正是旅游的魅力所在,因此外文导游词的编译采用异化法是必然的; 但同时又要考虑到旅游者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然的。选取一个策略而完全排除另一种策略的做法不可取,也不现实。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 3. 归化与异化的融合。从跨艺术交际出发,从弘扬和传达不同的艺术与语言出发,就可以发现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互相融合、兼而有之是必要的。 中日艺术中有很多的成语、谚语,可以找到非常相似的表达,常采用归化的策略来处理。如: 明天即使“下刀子”也要去参观。 你的脸皮比城墙还厚。 这些例子都竭尽可能地传达了不同语言艺术之间的相似或相同的艺术内涵。归化因为苛求意义上的对应,往往不顾及语言形象和语言形式,有时难以回译到原文。鲁迅说过: “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二》) 鲁迅主张异化,不主张“削鼻剜眼”的。 然而,在跨艺术交际中采用异化策略来处理异质艺术也很常见。异化法增加了外语导游词的语言色彩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洋味十足,带有异国情调。如: 许多带有中国艺术特色词语“茅台酒”、“豆瓣酱”等,就是采用异化法音译为「マァ】イ酒」、「トウバンジャン」,并为日本国民所接受。 艺术的异同性是产生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体验异艺术是外国游客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在导游词的编写过程中应在游客接受范围内最大限度保留本来的艺术信息。外文导游词的编写势必要参考中文的旅游资料,中文的旅游资料大都描绘意境,用词比较抽象。如果依葫芦画瓢,生硬直译,就无法将中国艺术特色准确地转换过去,游客也难以理解。 因此,笔者认为外文导游词的编写,应在参考中文资料的同时灵活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措施,适当增减艺术点,突出实用性。 (一) 增减法 1. 增添法。以山西为例,旅游资源大多含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如果没有一定的背景信息,外国游客则难以理解。 在导游词中适当增添部分背景知识,有助于外国游客更好的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 如: 岩石上“壮观”二字,是李白的墨宝。 导游词: 岩石に刻まれている「壮観」という二つの文字は、中国、唐の時代の有名な詩人李白が書かれたのです。 导游词中增加了对李白的说明,体现了“壮观”二字的较高的文物价值。 2. 删减法。在导游词的编译中,删减法有时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汉语导游词里有一些未经考证的、夸大其词的表述,这对外国游客来说是不必要的。其次,在部分景点解说词当中,常常会引用一些传说或名言等。这关于我们来说也许是锦上添花,但对外国游客来说可能就是画蛇添足。 如: 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当地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 导游词: 多くの観光客はこのお寺が10 数本の木で支えていると考えていますが、実際に支えているのは断崖に深く差し込まれた梁です。 导游词里删去了当地的传说,把其主要的特点保留下来。如果直译、硬译,不仅旅游者难以理解,而且出力不讨好。 (二) 阐释法 通过阐释法让归化和异化互补并用。关于人名、地名、历史典故等不容易为外国读者理解的“障碍点”,增加艺术点进行阐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