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学体制下中日动漫类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中国论文网
  摘 要:近几年,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由此引发对高级动漫类人才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对动漫类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日本动漫产业经过几十年的繁荣发展,在动漫类人才培养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措施。略论日本动漫类人才教学,比较两国师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不同,有利于完善我国动漫类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动漫产业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学;中日;动漫类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191-02
  关于动漫产业的界定,一般认为,是涵盖了漫画、动画、游戏、电影动画等产业的整体性描述。当前,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全国及各级政府优先选择、大力扶持、发展的产业之一。在2017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动漫蓝皮书)中指出,即使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2017年中,其总产值也依然达到了759.94亿元人民币,相比较2017年增长了22.23%。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国产动漫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动漫产业利润不足全年GDP的1%。为推动今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增强中国动漫市场竞争力及作用力,除了需要壮大动漫消费群体、持续扩大动漫周边产品之外,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动漫创意设计人才、动漫制作人才及营销动漫各类产品的经营人才,也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
  日本是动漫产业强国,全世界60%的动漫著作均来自日本,动漫产业占全日本GDP比重的10%以上,已经成为继汽车制造业、电子技术产业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二战以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日本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漫产业输出国。因此,日本动漫产业在几十年的繁荣发展过程中,关于在动漫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路及措施。通过略论日本高校动漫教学,借鉴日本动漫类人才培养模式,关于完善和培养我国动漫类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日本高校动漫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雄厚的师资力量及完善的硬件设施
  在师资方面,大部分高校除了鼓励本校教师到公司去做兼职或合作之外,同时还会聘请社会上一些有经验的成功人士来校讲学。比如京都精华学院、东京工艺学院、数字好莱坞学院(Digital Hollywood University)负责讲授动漫课程的教师都是活跃在动漫界一线的导演、原画家、动漫表现家、动画企业的社长等等。比如数字好莱坞学院的原画制作课程由曾担任过《遗迹守护者》(Spriggan)、《恶童》等原画制作的村田允范来讲授,动画制作概论课程则由《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的制作人吉冈昌人负责。还有像《犬夜叉》、《名侦探柯南TV版》的制片人诹访道彦,《机动战士高达》的导演水岛精二等都是日本高校动漫课程的客座教授。他们会给学生讲授最鲜活的业界发展经验,增进学生对动漫产业的了解。能受到活跃在业界的专家人士们的直接指导教学,这关于今后学生真正走入创作领域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直接的人脉联系,也为学生日后在业界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硬件设施方面,大部分院校的动漫专业都设有自己独立的实习教室、先进的电脑机房、音效制作室、卡通美术馆、图书资料室等等。比如在卡通美术馆中不仅有来自亚洲、欧美等地的优秀画家的漫画著作展示,也成为本专业学生发表著作的有效利用场所。电脑机房中,最新型的PC机、Mac机为学生制作CG动画、2维动画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音效制作室里,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音效制作、配音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让学生接触最先进的音效器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也为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重视课程设置
  日本学院普遍重视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重视学生基本素质教学和社会文化知识的培养。因此无论关于各个专业,学院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一般性的基础课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我们以日本最早开设动漫大学的京都精华学院为例,其专业方向共分为:搞笑漫画专业、讽刺画专业、漫画策划专业、人物造型设计专业、情境漫画专业和动画专业。由此可见日本高校关于动漫的专业划分是非常细致的。尽管如此,在一、二年级的基础学习阶段,大学各个专业通常都设有人文科学类的“哲学”、“宗教育”、“文学”、“艺术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科学类的“法律概论”、“现代日本社会论”、“艺术与经济”、“伦理与社会”,自然科学类的“视觉认知论”、“自然科学论”、“数学”、“生物学”等课程。除此之外,基础课程还包括了外国语、本国语、体育、健康教学等等。在动漫基础课程上设有的必修课程有“动画人物角色造型”、“比较漫画论”、“漫画产业论”、“动漫作家著作探讨”、“新闻探讨”、“动漫史概论”、“动漫市场学探讨概论”,选修课程有“卡通动画表现技法”、“实用漫画表现技法”、“动漫策划演习”、“分镜头脚本表现技法”、“编辑实践练习”等等。从总体上看,各类基础课程在整个教学知识体系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都是相同的,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学生“偏科”的现象产生。
  3.学院教学与社会教学相结合
  日本动漫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一般由学院学历教学和社会教学两部分组成。学院的学历教学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般性基础知识教学以及关于学生可塑性能力的培养,重在强调学院教学是公司人才资源培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教学主要由公司来负责承担,因此高校常常会聘请一些动画企业的工作人员到学校来进行讲座,为学生讲解、播放最新制作的动画片,也会常常把学生带到动画企业或动画工作室,让学生浏览动画制作的整个过程,了解动画企业、动画工作室的整体运营模式。另外,一些公司还会挑选一些大四毕业生来企业统一进行培训,有系统的培养制片人、导演、原画家、动漫策划等人才。在培训过程中,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便可以胜任其相应的工作岗位。像这种学院基础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教学模式,不仅为日本动漫产业造就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也为日本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个性化培育
  制作动漫著作往往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学院阶段也是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阶段。日本的动漫院校在学生的生活方面,就采取了比较宽松的管理态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另外,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也是学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部分的院校都支持鼓励学生成立社团、出版各类刊物,如成立剧团、电影协会、Cosplay俱乐部,出版周刊、年报、幽默讽刺杂志等等。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以高度的热情投入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已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能力的目的,并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中国高校动漫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根据我国教学部统计,截至2017年为止,我国开设影视动漫专业的院校达七百多家,总计培养人才超过了四十六万人次。由此可见,我国动漫人才的人才储备量是具有相当多的数量的。然而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真正达到专业动漫人才水平的从业人员仅仅只有一万余人,日语论文,而公司关于人才的需求则在十万人以上。这也表明我国的动漫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虽然经过了若干年的改革发展,仍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师资力量缺乏及教育设施不完善
  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动漫类专业多以影视动画方向为主,且由于动漫类专业是新兴学科,因此在师资力量、教材、人才培养体系上都不够完备。比如,很多院校由于动漫教育人才缺乏便不得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调教师过来通过短期培训匆匆上岗,这样的师资力量缺乏理论系统性和专业实践性,在课堂上只能照本宣科。
  动漫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我国高校关于师资的聘用又有学历上的要求,这就导致大批拥有高学历的学生刚一毕业便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这些只拥有理论知识又缺乏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是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动漫人才的。另一方面,那些动手能力强、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动漫类人才又存在着学历较低的问题,即使有些院校高薪外聘动漫类公司中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到学校讲学,往往也只注重技术软件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关于钻研教育方式措施以及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积极主动性上是完全不够的。
  另外由于多数院校存在资金不足等各方面原因,导致教育软件、硬件设施陈旧。如在教育过程中使用盗版Maya、3Dmax、Photoshop等软件,加之PC机的配置老化,经常会出现死机、机器跑不动等情况,严重作用教育进度。除此之外,有些院校为了盲目追求利益而开设专业,很多动画制作专业设备配备不齐全,如动画录音合成设备、线拍动检设备等。这就导致学生毕业后没有实战能力、关于动画制作整个过程缺乏了解,使高校培养的动漫人才无法满足市场及公司需要。
  2.专业划分不细致、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的大力扶持,很多高校便把动漫专业作为热门专业,争相开办。但是由于多数院校师资力量单薄且办学时间短、缺乏经验,很容易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等这样的问题。比如很多院校将游戏美术专业方向混入影视动画专业之中或将动画专业作为多媒体专业的一个分支等等。这样的课程设置貌似很“全面”,但又没有明确的重点,最终导致学生在毕业时什么都会一点,却又什么都做不好。
  另外我国动漫类人才培养应注重高、中、低式的金字塔型人才培养模式,既“高”的策划、制片、创意人才,“中”的动漫设计、制作人才,“低”的动漫推广、销售、展示人才等等。但当前多数高校只注重关于中间制作环节的人才培养,反而忽略关于金字塔顶端的制片、导演、美术设计等高端人才的培养。加之很多院校的动漫类专业过分注重制作运用软件等课程的设置,但又由于指导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课程学时短且运用软件更新速度快等问题,使学生在毕业以后即使作为动漫制作人才来使用也依旧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差距。
  3.学生缺乏创造能力与社会适应性
  由于我国中小学的教学体制普遍以应试教学为主,因此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学很难被获得重视,在综合文化素质教学上过分重视外语、政治等课程,缺乏对自然科学类知识和人文科学类知识的掌握。在学生进入学院以后,我国的动漫类高等教学培养又过分强调理论专业性及软件运用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导致学生各领域获取知识面过窄,知识综合性差,专业技能单一,对事物缺乏想象力、创造力,社会适应性差。
  三、日本动漫类人才培养对我国动漫类人才培养的启示
  日本的动漫类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不是最先进、最合理的,但却多多少少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和经验的借鉴。为了培养拥有创造力、实践技术能力、商务能力的原创人才、制作型人才、经营型人才,完善我国现有的动漫类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要对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进行相应的改革。
  首先,派遣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外学习。虽然我国动漫教学水平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但比照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所以积极利用海外优越的动漫教学资源,让优秀的动漫教学人才到世界名校去参观、学习,将先进的知识、技术带回国,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高校还应鼓励教师走到公司中去,增加实践项目经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动漫人才才能与动漫公司的用人需求相吻合。
  其次,优秀的动漫类人才应该具有音乐、历史、编剧、文学等广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驾驭一个完整的动漫著作。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育管理中,应重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学生基本素质教学和社会文化知识的综合培养。当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设置选修课的比例仅为24.5%,比重不及海外院校的40%,因此建议除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等必修课之外,提高选修课程比例,如专业类选修“动漫市场学探讨”、“动漫作家著作赏析”、“动漫策划演习”,社会科学类的“法律概论”、“艺术与经济”,人文科学类的“文学写作”、“世界服装史”、“世界建筑史”等等。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可以进一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社会的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关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来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
  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加强校企合作,多渠道、多途径进行培养。聘请优秀的动漫公司到学校讲述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或与动漫制作相关的专题报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认知。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与公司的实际项目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战经验又可以增强学生关于动漫产业的整体认知。像这样“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市场需求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毕业时既有实际动手能力又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缩小学院体制教学与公司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总之,我国动漫类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我们要积极借鉴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结合我国自身国情,并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才能培养出既有艺术文化底蕴又有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级动漫人才,从而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斌.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潘瑞芳.动漫产业模式探讨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7.
  [3]苏嘉明.试析中国动画产业与动画教学的近况及发展[EB/OL].
  [4]邹梅.浅谈地方院校动漫发展策略[J].电影文学,日语毕业论文,2017(8).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