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断言:“翻译要么忠实而丑,要么不忠实而美”,[5 ]“中国老子也说过:‘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6 ] 。笔者认为在处理口译现场矛盾时, 译员不能机械地“忠实说话人”, “忠实原话语”。 那样做,轻则使场面尴尬,重则使双方发生争执或争吵,甚至造成“分道扬镳”的后果。那样做, “与翻译目的、任务是相左的,是翻译的目的所不容的”,[4 ]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相反,忠实于双方的合作项目,顾全大局,以诚信为本的译员,在可能出现尴尬甚至糟糕的局面时,能以其灵活处理的措施避免或改善现场局面,使双方的合作顺利进行,从而使可能激化的矛盾被悄悄地解决在萌芽状态中。比如,在某建筑工地,一位身高一米八几、喝咖啡用茶杯,吸烟常常吸出明火的外方老板,其急燥的性格和粗鲁的语言常令合作者反感。 一次,他见一个民工坐在刚移栽后的草地上,便气急败坏地捡起地上的一块瓷砖往该民工头上砸,引起工地民工的极大愤怒。民工们要扭送他到当地派出所。可是,该老板不识相,拳脚相加地与民工们对打起来,并要求笔者翻译他那些恶言谇语。笔者明白地告诉他:“您必须先去派出所,必须承认打人是错误的。否则,后果更严重。到那时谁也帮不了您的忙。”在去派出所的途中,笔者问他:您在家打您的孩子吗? 答曰:“打”。 “法国的法学允许吗?”老板不再吭气了。“现在您在中国,您不需要中国人帮助您完成工程吗? 如果他们罢工,您怎么办?”另外,笔者也向民工们发问:“我们也想一想,假如有人踩在我们刚移栽过的菜地里,我们会怎样呢?”引导他们去换位思维,使他们对老板有些理解,以至消除一些误会。随着工程的进展,老板逐渐地改变了一些工作措施,民工们也慢慢地理解和适应了对方。由此可见,在口译现场矛盾发生时,译员及时地与交流双方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并恰到好处地提些建议,是完全可以化解矛盾的。范守义说得好:“译者的社会地位不仅取决于其翻译成品,同时在很大程度内也取决于他的职业道德。”[ 7 ]当然,那些将作用合同执行的矛盾,译者决不可自作主张,必须“忠实于说话人”、“忠实于原话语”。 总之,翻译人员所追求的应该是忠实与实现目标的一致性。 “寻求对话,寻求沟通,这才应该是翻译的目的所在”。
1 ,英语论文,英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