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语用学 语义预设 语用预设 文化 论文摘要: 大部分语用预设与社会文化相关,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不易被目标语文化的人接受,因而在翻译时应格外谨慎。本文研讨了语用预设的特点,并就如何恰当翻译语用预设提出了五个措施:加注、简略化、语境化、转换法和直译。 一、引言 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再创造过程。源语作者与读者拥有共同的社会文化基础,因而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预设许多的文化常识,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读者能够自然推理并理解。但这却给来自不同文化的目标语读者造成了不少理解上的困难,文化异同造成了理解上难以跨越的鸿沟。翻译时尤应谨慎处理这些文化负载浓厚的语用预设,英语论文题目,好的翻译通过对原作的巧妙再创造,让目标语读者自然轻松地理解其中的“不言而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本文基于语用预设的特点就如何恰当翻译语用预设提出了几点措施,以期有所帮助。 二、语用预设 预设(或称前提)一般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种。语义预设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绝大部分是由语言本身所引起的。如“John’s brother is ill.”无论这话真实与否,前提“John has a brother”一直存在,此预设由属格“’s”而来。Leech曾列举了包括属格在内13种语义预设语言因素(1981:181-184)。可见语义预设是语句命题本身所拥有的一种意义,是静态的,抽象的。但在具体的话语交际中,语句总是与具体使用相关系,处于一定的语境中,因此从单纯的语义角度来探讨预设显然是不够的,有必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探讨预设,这就构成了预设的语用探讨。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联系”。比较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受语境的作用,是动态的,具体的。语用预设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对语境所作的设想。说话人对自然语言环境有他自己的理解,有一些设想,并基于这些设想展开话语交际,语用预设是话语产生的背景信息。(2)语用预设是一个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Fillmore,1971:276)说话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预设了那些能使此言语行为恰当实施的必要条件。(3)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Jackendoff,1972:230)语用预设还表现在说话人会预设他认为对方也拥有的知识。语用预设的这种“共知性”(mutual knowledge)是交际得以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一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话语交际就不能顺利进行。由此可见,语用预设绝大部分是由非语言因素引起的,跟语境密切相关,与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与交际双方的联系密不可分。总体而言,语用预设有两个基本特征:合适性(appropriateness)和共知性(mutual knowledge)。具体而言,还有主观性、单向性和隐蔽性。语用预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话语交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既然翻译要求译者忠实地传达原作者的思想,如何让原作者这些“不言而喻”的预设被目标语读者所理解就成了一个难点,下文将对此作一番研讨。 三、语用预设的翻译 正如Levinson指出的那样“就算两种语言来自相差非常大的语系,它们的语义预设也大体是相通的”(1983:216),语义预设的翻译大都可直译,如: I saw you and your girlfriend walking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afternoon. 昨天下午我看到你和你的女朋友在逛街。 “your girlfriend”和“你的女朋友”都预设了“你有女朋友。” 又如: You are beating your child again. 你又在打你的孩子了。 “Again” 和“又”都预设了“这已不是第一次打孩子了”。 比较而言,只有一些语用预设是大部分语言所共有的或涉及人类普遍思维和心理反应的,目标语读者可基于这些共同知识体会原作者的“不言而喻”,因而可直译,但大部分语用预设因为与社会文化相关,英语论文范文,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不易被目标语文化的人接受,因而应受到格外的关注。如: Gorge got his arm struck in the drain cover, so the fire brigade was called in. 乔治的手卡在渠盖里了,因而向消防人员求救。 源语读者对此话没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但却让目标语读者有点费解——这跟消防员有何大干系?造成理解困难的是两种文化的异同:在英国消防员不仅处理火警,也处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难事;而中国文化里这更是110的事,而不会首先想到消防员。既然不同文化读者并没有共享原作者对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预设,直接翻译成源语形象当然会给这些读者造成困惑了。因此翻译此类语用预设时用直译往往欠妥,而应做些恰当的加工处理,下面是处理这类语用预设的五个措施。 (1)加注法 当预设的源语文化现象在目标语文化中空缺时,加注是可行的办法之一。如: 我属鸡。我从来不吃鸡。鸡年是我的本命年。 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I never eat chicken, the Year of Rooster will bring me good luck of bad luck. (Chinese people traditionally use 12 animals, representing 12 Earthly Branches, to symbolize the year of the Rooster. People born in this year have the rooster as their life symbol. All other years of the rooster, according to an old Chinese saying, become either-good-or-bad-luck years for them.)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