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两种语言、文化的融合和共生之物,语际翻译亦此亦彼又非此非彼,所以,在传统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命题下,它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从其本体论地位上来说,它被笼统地归于某一语言、文化的传统思路也是值得商榷的。借用中介理论和中庸辩证法,试图说明语际翻译是一种独立于此两种语言、文化之外,又与此两种语言、文化有着必然关系的一种独立的语言、文化。而中国哲学在译论中的缺席,使语际翻译的本体论地位无法得到应有的肯定。 关键词:语际翻译;二元论;中介;中庸 1 作为中介的语际翻译:一种独立的语言/文化 传统“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两极矛盾观略掉和损失了许多意义,如上所述,它就包含不了“两极相逢”的特殊意义和意味。 我们一般会认为,所谓事物的对立,通常指的是质的对立。但是,实际上,一切相互对立的事物质上的不同,都是由量的积散程度促成的。因此,相对立的事物之间,在其显现为质的对立的同时,还存在着量的可比性,存在着一条由此及彼的逐步递增或递减的某种量的连线。既然是量的连线,便有一个可测量的中点或中间阶段,便有一个相关于两端而言的“中”。因此,在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间应该还有个“中”存在。由于传统二元论观念的作用,人们习惯上称“中”为中介。 中介,德语写作vermittlung,其基本含义是居间关系、居间调解的意思。它作为哲学范畴是黑格尔首先提出来的,也是他哲学着作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黑格尔认为界限是中介,通过这个中介,某物与他物既是又不是。中介是事物关系的中间环节,事物发展的过渡阶段, 或是事物质变的转化条件;或是事物相互区分的界碑;或是事物相互影响的传递者;或是事物相互沟通的桥梁。总之,中介是普遍存在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质与量相统一的度里存在的,都有一个产生、成长、灭亡的过程,都有一个两端与中间状态。两端必然具有相反或对立的性质,两端之间必然有中间状态。正如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所说:“中介的环节……在一切地方、一切事物、每一概念中都可以找到。”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中间状态是存在的,有些有机体我们简直没法说它们是植物还是动物,因而我们总是不能在植物和动物之间划出鲜明的界限......”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也说过,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转化而关系的。尽管毛泽东没有明确提出过“中介”概念,但他在不少论述中都包含着“中介”的思想。他说:“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他还说过:“社会上总有左、中、右,总有先进的、中间的、落后的。”尽管中介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它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条宽带,还可以是能够与此物、彼物相提并论的“亦此亦彼”或“非此非彼”意义上的事物,但这些事物都可以被视为是居中者或第三者。 中不仅有其“介”性,也有其存在的自性。由于“中”是相关于两端而为“中”,也就是说,由于它脱出了两端的范围,不属于两端中的任一端,因此它便自成一种相关于两端而存在的新的质。换言之,它是相关于对立的两极而言那个参与进来的第三者。也就是说,“中”不仅仅是两极之间起关系影响的居间环节,事物变化过程的中间阶段,或是对立双方相互渗透的纽带和相互转化的桥梁,它还独立于左右之外而不是附属于左右之下,具有存在的绝对性。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曾仔细略论过两端和中间的种种可能情景,他指出:两极和中间三者,“每一种都以某种方式和另外两种相反对:两个极端与中间相反对,而它们之间又相互反对,中间也和两极端相反对”;“中间也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极端。”亚氏还说:“美德是一种中庸,而就其为最好的和应当的而言,它是一个极端。” 因此,如果可以按照中介理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来研讨语际翻译,我们就应首先承认,语际翻译本身是与牵涉到的始发语言/文化与目的语言/文化鼎足而立的一种语言/文化形态。换言之,中介理论和亚氏的哲学思想或可为语际翻译的本体论性质定位,但中国哲学更有利于对这种性质的略论和阐发。语际翻译的“居中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庸之道”,以及用这种哲学思想认识略论语际翻译的可能性。 2 语际翻译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文化存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众所周知,“中庸” 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基本思想。它作为一个概念,首见于《论语》一书,但“中庸”的观念却由来已久。“中”作为一种哲学范畴和道德观念,最早出现于商代遗文《尚书•盘庚》:“各设中于乃心。”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中,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除《盘庚》之外,《尚书》中的《立政》、《吕刑》等篇也有多处提到“中”、“中正”等。在这些典籍中,“中”的意思基本上是正确、合理。孔子继承了前代“中”的思想,提出了“中庸”之说,并把它提升到了世界观和措施论的高度。 《中庸》第一章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郑玄注《礼记•中庸》解题曰:“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广雅》曰:“庸,和也。”由此看来,“中庸”就是“中和”,就是“太平和合”境界。《国语•周语》云:“声应相保曰和”,意思是各种不同的声音互相协调呼应就叫“和”。《国语•郑语》中史伯认为,“和”是多种不同的因素和谐的统一,它可以形成新质。 从“中庸”的角度来看,既然语际翻译要最终推出一个有内在统一性的文本,那么,它对相互异质的两种语言/文化因素的吸收、调节以及组织,它对这些因素的重新创造,都要求文本走向“中和”,实现新的价值融汇,体现新的意义创发,显现“居中调停”的“居中道者”的语际翻译的影响与意义。所以,作为居中的语际翻译就是异质语言/文化和谐共生后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此外,中庸之道向来被看作是黑格尔式的“合二为一”,即正、反、合的过程。中庸之“中”就是“合二为一”的“一”;“正、反、合”的“合”,它是对两者互相比较訾议、取长补短之后得出一个既不同于两者、又不离于两者的高于两者的第三者;所以,它亦此亦彼,非此非彼。因此,语际翻译既预示着多种语言文化的共生,也意味着多种语言文化的融合。 除“中和”之外,“过犹不及”也是中庸的主要特点,即在对立面相互制约的统一中把握度。做成任何事物,就是要达到成其为这一事物的“度”。“不及”则达不到成其为这一事物的“度”,不能做成这一事物。“过”则超过了成其为这一事物的“度”,同样不是这一事物。因此,“过”与“不及”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寻求“中道”就成了理想。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语际翻译也是一样。语际翻译必须在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寻求和掌握一个正确、合理、平衡的点,以做到恰如其分,而且要把两种语言/文化关系起来通盘考虑,这样就可以此之长,济彼之短,在两端的互补互济中求得正确合理的“中”的效果。 作为第三种语言/文化的语际翻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翻译的跨文化意义是两种语言/文化、两个世界、以及两种精神之间的一种平衡,英语论文题目,一种基础。没有居中的语际翻译,就没有此语言/文化和彼语言/文化之分。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谈德性时也都认为只有中道才是德性,因而将两端分别称为过度和不及。那无异于说,是首先有了中间,然后方有两端之相关于中间而得名。正所谓“中间生两极”。如上和下双方要形成对立,左和右双方也要形成对立,它们都以“中”为界,没有“中”,英语论文网站,就无所谓上和下,左和右。又如在实数体系中,正数和负数是对立双方,而零是对立面的中介;没有零,正数和负数就无从区分。换言之,没有中间也就没有两端,也就没有判断活动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语际翻译孕育并创发出了始发语言/文化和目的语言/文化,同时也就决定了这二者未来的趋势和走向。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