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事活动日益频繁,对外交往,学术交流成为了高校外事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是对外交往、学术交流的桥梁。高校外事翻译既要遵循一般的翻译准则,还要结合本领域的性质和特色,才能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作为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前沿地带的外事工作部门,承担着与国外院校、科研院所、外籍专家进行广泛的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学者互访的任务,因此,高校外事工作及其工作人员承担着大量的口译和笔译任务。本文旨在对高校外事翻译工作的种类及其特点进行归纳和略论,同时对高校外事翻译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做一个比较细致的阐述。 一、高校外事翻译的概念 高校外事翻译是外事翻译的一种,是指高等院校与外国高等院校、学术机构、专家学者等所进行的一切文化、教育、学术交流活动所涉及到语言和文字的翻译。周恩来于1949年11月8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曾说过:“外交工作比其他工作是困难的。做群众工作犯了错误,群众还可以原谅,外交工作则不同,被人家抓住了弱点,便要被打回来。”高校外事翻译工作具有严肃性、严谨性和实效性等特点。严肃性是因为高校外事是中外教育界人士或组织之间的交往,不涉及政治,只谈学术,但是如果在交往中存在强烈的政治冲突,则需要极力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严谨性体现在对翻译的水平要求上,高校外事翻译会涉及国家的立场、政策、教育机构间利益等,稍有差错就会作用到学校甚至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形象等,就可能给国家或集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实效性则主要体现在口译方面,要求译员能马上作出反应,当场完成翻译过程,在短时间内完成翻译、定稿、校对等多道程序。另外,高校外事翻译还具有教育专业性、学术性等特点,如外籍专家授课、讲座翻译等。 二、高校外事翻译的种类 翻译有两种主要形式,即口译(Interpretation)和笔译(Translation)。高校外事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也具有这两种主要的翻译形式。高校外事口译主要应用于会谈、合作谈判、参观访问、游览、宴请、购物及日常生活等;高校外事笔译主要应用信函、传真、合作协议、针对外国留学生的行为规范条例、针对外籍教师和专家工作的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学校的对外宣传资料、外文网页等。 三、高校外事翻译的特点 (一)高校外事口译 首先,口译是一种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即席双语传言活动。高校外事翻译工作人员需要在准备有限的情况下,即刻进入双语语码切换状态,进行现时现场的口译操作。有些口译场合,如会谈和合作谈判,口译话题千变万化,往往难以预测,这就需要高校外事翻译工作人员对本校的行政机构、院系设置及专业情况、规章制度,并对这些内容相应的英文进行透彻的了解,力求与西方的表达习惯一致。例如:与英国学者交谈时,I referred to your research findings in a couple of mypapers during my graduate studies.(我在探讨生学习时期所写的两篇论文中曾参考了您的探讨成果)。 这句话中graduate studies的表达方式不符合英国人对探讨生的表达习惯。探讨生:英国英语为post-graduate(student),美国英语为graduate student.对这一词的翻译应该针对不同国籍的外国人而采取不同的翻译习惯。 现场气氛压力是高校外事口译工作的另一特点。口译场面有时非常严肃庄重,如合作谈判。正式场合的严肃气氛会给经验不足的译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紧张的情绪会作用译员的自信,怯场的心态会使译员口误频生。如:Our director Mr.Zhu will host a reception banquet in yourhonor tonight.(今晚朱处长将设宴为您洗尘)。“洗尘”一语意指“设宴欢迎远道而来的宾客”,不能因为气氛紧张,怯场而误译为”wash your journey dust off”,造成笑话,使外宾难堪。 口译的另一个特征是个体性操作,译者责任重大。译员属单打一的个体劳动者,其劳动具有很强的独立操作性。通常,译员在整个口译过程中基本上是孤立无援的。译员无法回避面临的任何一个问题,无路可退,只有正视每一道难题,并及时的处理好。如在礼仪祝辞中碰到这样的一句话:我此时的心情可以用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当说话者在讲话中引用古语时,议员切不可过于紧张,更不能胡编乱造,信口雌黄,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对应词语,可采取意译的措施将引用语的主要意义传译给另一方即可:A remark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an best expresswhat I feel now,“It is such a delight to have frie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