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在寓言翻译中的运用和启示[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9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文章将关联理论运用寓言翻译,应用其动态的语境观和关联准则指引译者走出寓言翻译的困境。文章基于汉语寓言的特点,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对汉语寓言翻译这一探讨领域尝试性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寓言;关联理论;翻译
  寓言是文学著作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然而,汉语寓言由于根植于特定的文化之中,在跨文化翻译中造成了很难解决的问题。虽然讨论汉语寓言翻译问题的文章比比皆是,但这些文章无外乎简单的建议译者采取直译、意译或二者结合的措施来处理寓言,至于为什么在一种情况下使用这种译法而在另一种情况下使用其他译法,却从未讲清楚过。虽然也有一些学者从语用学和文化交际的角度讨论过汉语寓言的翻译,主张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寓言的影响、文体风格、读者的文化背景等等,但翻译中的决策究竟与这些因素是怎样具体关系起来的却仍不清楚。就像着名学者Wilss指出的那样,在大多数情况下,翻译措施只是指出译者应该估量和权衡,但并未指出如何去做到。(Gutt,2017)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对翻译现象的本质认识不够,因此无法确定翻译成功的标准和条件。关联理论这一认知语用学的最新成果不仅为整个翻译探讨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汉语寓言翻译也有新的启示。它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对翻译本质所作的解释,能够帮助译者走出汉语寓言翻译的困境。
  1 关联理论简介
  自从Grice提出会话含义学说以来,引发了语用推理和自然语言理解的探讨。他的意义理论认为,话语可以传递语义内容以外的信息,听话人能够识别话语的含义。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交际认知观,特别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认知略论,既得益于Griee,也超越了Grice。因此,关联理论建立在Grice的会话准则基础上,并对其做了部分修正和创新,以关联性的定义和两条笼统的准则作为基础。关联性被看作是输入到认知过程中的话语、思想、记忆、行为、声音、情景、气味等的一种特性。当输入的内容值得人们加工处理时,它就具有关联性。
  Sperber和Wilson(Sperber and Wilson,1988)认为,要想使说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说话人必须期待听话人选择正确的语境假设,即其希望他使用的语境假设。否则误解就会产生。然而,由于认知语境中的假设多种多样、包罗万象。听话人又是怎样选择正确的语境假设从而保证交际成功的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perber and Wilson(1988)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和“关联性(relevance)”的概念。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人发出一种明示刺激,英语论文题目,向听话人表明其在通过这种刺激向他传达一系列假设,而听话人将话语和自己认知语境中的一系列语境假设结合推断出话语的意义。关联理论的中心论点就是。根据人类交际的心理特征,人们在理解的过程中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话语是具有最佳关联的。由此Sperber and Wilson提出了解释人类交际本质的“关联准则”:每一个明示交际本身都传达了其最佳关联性(Sperber and Wilson。1988)。话语的关联性是由话语产生的语境效果和理解话语所需的处理努力两个因素决定的。其他条件相同,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大;其他条件相同,处理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大。因此,所谓具有最佳关联性即可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且不需要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2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的目的也就是交际者的意图和听者的期待。关联论把翻译看做一个语际间的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是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是一种不同语言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度的交际活动。关联理论通过明示——推理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译者应根据关联论从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语境假设,从原文的语音层、句法层、语义层和语用层等语言或交际层面中推断出原文的意图,并根据读者对象的认知语境选择做出合理的假设判断,以选择适当的译文,努力实现原文作者意图与译语读者的期盼吻合。关联论也关注社会因素,其人之环境的信息包括百科信息,而听话人则需要识别说话人传递该信息的意图,也就是识别该信息的交际意图。翻译作为一种社会交流的形式,肩负起交际双方成功交际的中介,使交际双方获得同样的认知心理图,翻译中译者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所有可能的意义,保证交际的成功。
  因此,虽然关联理论并不是为翻译提出的,但它必然会给翻译探讨带来新的启示。赵彦春(1999:185)曾经说过,关联理论“统一的理论框架可以‘框住’人类的一切翻译活动”。笔者认为,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2.1 翻译的本质
  由于翻译是人类交际活动的一种,因此也具有明示—推理性质。但与一般的交际行为不同,翻译是一个双重交际过程:首先,英语毕业论文,作为接受者,译者和原作者进行交际;然后作为交际者,译者把自己对原作的理解传达给译语读者。因此,翻译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语际的阐释性用法。在阐释性用法中,文本之间的联系是阐释性的相似(interpretive resemblance),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对等。因此,成功的翻译只能是与原文在相关方面充分相似的文本。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使我们避免了诸如“直译”和“意译”这种长期存在翻译学界的争议。在关联理论框架内。所有的翻译现象都可以被看作是与原文本在相关方面充分相似的阐释性用法。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只是在与原文本的相似程度上有所区别,或者说在不同的方面与原文相似。

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