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来合作与竞争取决于民族素质”的共识,使得人们对中小学教育由“量”的诉求转向“质”的渴望。这就要持续深化对中小学教育机制的变革,以建构起确保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有效机制。 直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严重缺失与对未来社会分工的构想,强化学校的教育职能就成了必然选择。因此,中小学教育应由走读制为主走向以寄宿制为主导。若此,就应为实现这一转变作出必要的努力。 小班制,是实施与“每个个人发展相一致”的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须深入组织对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并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加以推进。 在全面追求教学的有效性的前提下,选择“适合于所有人”的教育,实施因材施教,动态性“跑班制”应是基本的教学策略。与时俱进,英语论文题目,建构起与“每个个人发展相一致”的教育质量保证机制,深化上述改革无疑是必要的。
众所周知,未来的国际合作与竞争,说到底,将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取决于人的综合素养。今天正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三十年后将是国家的中坚。他们的综合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命运与前途,甚或作用着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与进程。直面知识经济的发生与发展,直面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后形成的“8421”人口新结构,一个对自身并对世界今天与明天负责任的大国,必然会对中小学教育由“量”的诉求转向对“质”的渴望。 要极大地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就应遵循教育行为的前瞻性与教育效益的滞后性的基本规律,面对现实,立足未来,从规定与作用中小学教育质量机制入手,英语论文题目,深化改革,大力倡导寄宿制,积极推进小班制,有效实施“跑班制”,以逐步建构起“与每个个人发展相一致”的中小学教育质量保证机制。
(一)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基本上实施的是走读制。这一特定的办学模式,应该说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然而当斗转星移,社会与经济发生重大变革,使家庭、社会、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发生了新的变化后,强化学校教育的历史呼喊,要求我国中小学教育应适时地由走读制走向以寄宿制为主导,实现办学模式的新变革。 从教育近况看,首先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在我国广大农村,剩余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奔赴沿海各省和发达地区,或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少年,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护。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隔代疼”的传统习俗,形成了多位老人疼爱一个孩子的局面。这批年龄在60多岁上下的老人,又成长于特定的年代,文化素养整体上较低,且还要忙于子女丢下的农活。他们关于孙辈,大多在生活上呵护有加,无暇也无力为孙辈们创造出有利于他(她)们成长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在城市,入学儿童、少年的父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他(她)们也多忙于自己的事业,把看护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上学,老人送;放学,由老人接回家中。孩子一回家,就关起门来做作业,或由孩子自己看电视,玩游戏,上网……。即便是居住在同一栋楼,同一单元,同一楼层的孩子,也难以自由交往,沟通。长期生活在这种成人化的环境中的孩子,易于早熟,会过早地泯灭童心而成人化,甚或出现心理变态。他(她)们中的父母,有的也非常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但又苦于“工作”与“交往”的压力,身不由己,使之对孩子的教育常出现“打一天鱼,晒三天网”,抓抓放放,紧紧松松,缺乏教育的连续性与一致性。有的面对已有了“问题”的孩子,做父母的也想挤出时间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可真关心起来,又因为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与能力,不知从何处入手,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束手无策。最后只得无奈地摇摇头,发出了“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育”的感叹。 其次是多元化社会环境对孩子的负面作用。 孩子的心灵天性单纯,就像一张张纯洁的白纸。他(她)们天性“好奇”,对色彩斑斓中的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极感兴趣,且又天性地善于模仿。而展现在孩子面前的斑斓世界,在经济大潮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他(她)们只要一走进社会,一打开电视机,一翻开杂志,一点击网络……就会遭遇道德滑坡所裹挟的凶杀、色情、欺诈等光怪陆离的泥沙的冲刷,使得单纯得不辨真、善、美与假、丑、恶,更无预防、抵制能力的幼稚心灵被侵蚀、吞噬……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不难发现如下的场景: 孩子放学回家,迅速地卸下书包,拿起扫帚主动地扫起地来。他扫着扫着,老师的“我们应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帮助爸爸、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话语又在耳边响起。想到这里,他越干越欢。这时,刚下班的孩子妈妈,一进门就发现孩子不在做作业而是在扫地,便急冲冲地从孩子手中夺过扫帚,大声地说:“谁要你扫地,只要你发愤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妈妈累死了也心甘情愿。快去做你的作业去。”于是,孩子便一脸困惑地拎着书包走进了自己的房间,打开书做起作业来。不一会,奶奶走进孙子的房间,一看孙子又扒在桌上写作业,便心疼地说:“孩子呀,你刚从学校回来,就又扒在桌子上做作业,这样会把身子累坏了的。俗话说,一条螺丝一条路,哪能个个上大学?你奶奶没有读书不也过得很好吗。身子要紧,快去歇歇!”听了奶奶这番劝说,孩子更觉得茫茫然,不知所措了。 面对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严重缺失,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异向、异质、异步, 出现诸如报刊上披露的孩子的种种变态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 直面如此现实,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出好的教育环境,势必就要求承担教育主体影响的学校,能为托起明天的太阳付出更多的努力。尽管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与社会作用,人们更渴望能迅速建立起优化的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然而从理想走向现实,却是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学校的教育职能,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从未来社会分工看,尽管随着城乡一体化,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发展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正如科技的发展必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一样,人的社会分工也必然是既高度综合又越来越专业化。学校,是由专业教师组成的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它同在整体上并非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家庭教育与非专业职能的社会作用相比,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无疑要大得多。 现代科学的发展,又进一步昭示我们:幼儿与小学阶段是人的智力发展与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抓住这一关键期,全面开发孩子的智力,发现孩子个性潜能,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宽厚基础。过了这一关键期,等孩子长大了,就像冷却了的铁水变成了一块铁砣子,再改变也就困难多了。 据此,如把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教育交给学校,由学校融教育、教学与生活管理于一炉,遵从教育科学,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系统而持续的教育,在中小学实行寄宿制也就势在必行。从我们全新学校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看,是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成果的。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小学实行寄宿制,比在高中、大学因学生远离家庭而只好由学校提供食宿,显得尤为重要。 如能这样,不仅能为有效地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提供必要的保证,而且为更多的年轻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从而能集中精力从事自己的专业,并增开了新的就业渠道。 若此,一方面要求各地方政府应根据需要与可能,大力倡导寄宿制,并趁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机会,充分应用已有资源,增设寄宿制学校,同时积极支持与鼓励民办中小学实施寄宿制。并认真组织开展科研,积累经验,为从主体上逐步实现由走读制向寄宿制的转变,作出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另一方面则要求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应从中小学教育这一发展的新趋势出发,增开新的专业,培养能指导、促进学生自主生活与养成良好习惯等方面的专业师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