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为目的,略论在中学课堂上进行有组织的小组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必要性。旨在使中学英语教师更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 得到全面发展。《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了中 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 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然而长期以 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作用,人们 常常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所以,教师们 喜欢满堂灌,教师讲授,学生听记,形成了一个以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学生 很少有语言实践和交流的机会,很难主动参与,课堂气氛 沉闷。这不仅忽视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也违背了 语言学习的本质规律。为此,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小组活动教学是新型英语教学模式之一。它是以信 息论、交际论和语言习得论为理论依据。按照新教学大纲 的要求,在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经 过反复实践而产生的。它的实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 通过小组活动、全班活动、师生活动、结对活动等形式,采 取讲故事、独白、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以达到充分发挥 学生主体影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学生听说 读写能力的目标。采取小组活动教学,能使班上更多的学 生在同一时间内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拓展大班授课时学 生学习的空间;能提供一种互动的活动方式和营造轻松愉 快活泼的学习氛围;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能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全面 应用英语的途径之一。 一、小组活动教学的组成形式和基本准则 教学活动是以一定形式进行的,在组成形式上首先 是人数组合,小组活动通常以2人或4人为宜,由同桌或前 后排两张座位组成。每组选一名英语成绩好、性格开朗、有 一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任组长,或者按学生的兴 趣爱好来配组;或安排性格外向型与内向型的学生组成一 个小组,因为外向型学生的强烈表现欲往往较容易带动性 格内向型学生的参与。在小组搭配中,还应注意学习能力 之间的搭配。总之,小组的配制要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最 基本的组织保障。 在小组活动中,为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活动形式 要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增强学生间学习过程、学习行 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又 为每个学生发表意见提供机会,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 于抒发己见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提高学生 语言应用的能力;有利于创设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机制。 以此为出发点,认为设计应遵守以下几个准则: 1.明确目的。要求教师要从教学目的出发,设立明 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可供操作的限时的任务,防止任务 活动远离于教学目的之外,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学到新 的知识,巩固和消化正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 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 力创造力。 2.组内互助。(1)交流。在小组活动中,可以采取一人 问,其余人答,然后交替回答的办法。也可以在小组成员完 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采取互对答案,相互介绍解题措施, 消除解题障碍的办法,互促互进,共同提高。(2)帮差。由于 教师采取的是小组计分割,所以组内每个学生的成绩好坏 直接作用该学习小组的整体成绩。因此,提高后进生的成 绩既是其本人的愿望,也是组内优秀生的希望,这就促使 组内成员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命题互 测,为小组互助提供反馈信息,检测学习效果。(3)演示。新 教材中安排了很多交际性活动,如:信息交流、猜谜、扮演 角色、做游戏等活动。应用小组演示法,设置情境,让组员 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在课堂上演出,促使学生预习、排演、 进行课外语言交际。 3.组间竞争。组与组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 开展竞赛。教师可以采取必答题、选答题和抢答题的形式, 也可以采取故事接龙的形式开展比赛。教师对每次学习小 组的答问、活动、作业、预习、检测、竞赛等进行评分。每次 按得分多少评选出优秀组、达标组和未达标组,以此唤起 学生主体参与童识,增强学生竞争和合作意识。 二、小组活动的实施方式 英国教学法专家J.Harmer说:“最好的教师应该是那 些仔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及如何组织教与学 的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又注 定了英语教学本质上是学生高频率的参与性教学,教师必 须设计能实现某些特定学习目标的任务,组织学生通过参 与活动去实际应用英语,形成交际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 的课堂主体,而对学生人数超过五六十人的大班来说,小 组活动无疑是改革英语教学、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 效实用的措施和途径。这种措施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用英语 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应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习语 言的目的。 1.在听力教学中实施小组活动教学 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听力教学的目的是 培养学生有效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充分 利用课内外听力材料,在听前或听中适当安排讨论活动, 让学生在讨论中“热身”和“预测”。这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听力材料,而且会拓宽学生听的输入渠道,并能有 效地排除某些信息给学生的听力理解所造成的障碍。 例如,在教学SEFC Book 1A Lesson 22 A New Car Factor之前,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内容是一场辩论赛, 正方的辩题为:“It’s necessary for every Chinese family to own a car.”反方的辩题为:“It’s not necessary for every Chinese family to own a car”。然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 说出各自的观点,并阐明理由。由于学生在观看录像时不 可能记住正、反两方所讲的原话,而是要通过自己的理解 来概括正、反两方的观点,并在概括中融入自己的部分观 点。教师将视、听、说融为一体,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十 分轻松。 2.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小组活动教学 阅读是有目的地获取书面信息的交际行为。小组活 动展开的讨论式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讨论的内容通常是文章的主题、段落大意、作者的观点、 词义猜测、事件发生顺序的排序以及读后所获得的启发 等。 (1)阅读前的小组讨论活动。固读前的讨论内容是围 绕即将阅读的材料提出问题和任务。例如,在教学SEFC Book 2A Lesson 38At the Tailor's shop之前,教师首先让学 生分组讨论这样一个问题:“Can money bring happiness?” 由于学生对“money”这一单词很熟悉,因而讨论得非常热 烈。课堂内小组活动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且参与 面在加宽,参与度也迅速提高。讨论时学生的意见会产生 明显的分歧,有的学生说“yes”,有的学生说“no”,此时,教 师再引导辩论双方分别说出各自的理由。经过讨论后,教 师再让辩论双方各选一个代表总结。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 不仅能唤起学生对背景知识和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对所要 阅读材料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还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得到 了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了综合应用语言的基本技 能。再如,在教“Britain and Ireland”这课时,首先教师鼓励 学生围绕这一教学内容拟定若干题目,给出任务。例如,对 不列颠和爱尔兰的地理概况、气候特征、语言、组成、历史 等问题,拟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时间或问题作为学习 的主要内容。接着将全班同学分成几大组,假设每组右边 同学分别来自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向右边懂得中国 的学生介绍自己国家有关情况,这种教学活动形式有利于 培养学生对课文材料灵活应用的能力。 (2)阅读中的小组活动讨论。进入课文教学后,也就 是在阅读中开展小组活动讨论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 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大意等。在课文教学 中,教师可利用提问、给,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