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中学英语教学存在教学观念、教学措施和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误区,必须建立科学的语言观念,建立“为交际”的教学发展目标,注重教学措施的改革。 在基础教育的学科中英语和其他学科一样,肩负着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任务。但由于各种原 因,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如何 走出教学的误区,提高教学的水平,是每一位教师的当务 之急。 一、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误区 在普通中学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就存在着许多被认 为是常理或公理的想法和做法,但从语言教学的科学性角 度看,却是严重的误区。主要表现有: 1.教学观念的误区 观念指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反映其认识水平。每一 位英语教师,无论承认与否,都会有意无意地对英语语 言、英语教学、学生学习等问题形成各自特定的看法,因 此,其教学手段和学习评价都受其语言观、教学观和学习 观的作用。 当前观念上的误区及其主要表现是: (1)对语言的认识上,有2种普遍看法:一种认为语言就是由语音、 语法、词汇等知识构成的综合体系。故教学时比较重视知 识的系统传授和笔头练习,比较忽视听、说、读、写语言能 力训练和口头练习。这种教学的后果是使学生患有“英语 聋哑症”或“高分低能症”;另一种认为语言相当于一门技 能,如同骑车、游泳一样,多练即成。故教学时比较强调 大量单一的,重复的练习和巩固,这种教学的特征是题海 战术,小测、考试不间断。 (2)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认识上,大多数教师从经验和感性角度出发, 为教而教,为考而教。初中统考、高中会考和高考无形中成了教学的指 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至于对中学英语大纲所明确的 “培养应用英语的能力”以及“为‘交际’应用语言的能 力”,则不知其所以然,结果学生是否掌握了语言知识或 具备了语言技能显得无足轻重。 (3)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上,较为流行的看法是: 教师教英语无非是以讲为主,讲 得越多学生自然就学得越多,其结果是教师普遍满足于 满堂灌,一言堂,学生开口机会少,因而成了教学活动中 的被动者,服从者或配角 (4)对学生学习的认识上,一般 教师都认为是三步曲。即上课听讲→课外练习→考试过 关。而关于学习的不同层次如学习(learning)和习得 (acquisition),难以区别。比较受教师们重视的学习途径就 是单纯模仿、机械记忆和单项训练,通过这样的反复操 练学生易于取得较高分数。 (5)对学生们的个性认识上, 很多教师的看法倾向于学生自觉性低,自控能力弱。因 此,考试测验、分数常被教师当成尚方宝剑以此来激发 学生兴趣,形成学习压力,约束学生学习行为。相比较而 言,教师对学生的外部行为如学习措施(习惯、态度、结 果)常常做出严格评价,对学习的内部活动如学习兴趣 (需要、情感、焦虑)却较少给予足够的关心和重视。 2.教学措施的误区 教学措施误区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授课文句型、语 汇、语法方面,以及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能力上,课 堂组织、练习设计等方面存在典型的公式化、刻板化做法。 (1)教课文方面,重视语言形式,轻意义理解。常常把课文 教学的重心放在学习语言知识上,把课文作为一个略论 语法、学习词汇、句型、单词的工具,使得课文的思想内容, 完整连贯的意义被严重忽视,更不用说涉及社会文化背 景、风土人情以及风俗习惯。大多数教师常常在串讲课文 中穿插语法、句子、词组的讲练,导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支 离破碎。结果出现了“教课文不见课文”的现象。 (2)听说读写语言能力训练,这普遍是个弱项。不少教师认为知识量 增多,自然会转化为能力,用不着在培养能力方面专门下 功夫。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十分有限,听不 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了的学生绝不是少数。 (3)在课堂组织方面,存在严重的“少、慢、差、费”现象。 即教学内容偏 少,教学节奏偏慢,教学效果偏差,使师生付出的精力和时 间浪费不少。比如普通中学常常是初中一节课只教一个句 型或几个生词,整节课反来复去地操练却较少有实际运 用;一篇短文分2到3节才串讲完。高中由于课文生词偏多 (通常有五六十个)而且课文篇幅长,教师们往往要花2个 星期才讲完一课书。由于拖的时间太久,学生难免产生厌 倦感,进而作用教学效果。 (4)在练习形式与措施的设计方 面,概括地讲课常上机械性练习比意义性练习多;知识性 练习比技能性练习多;笔头练习比口头练习多;单项练习 比综合练习多;集体练习比配对练习、四人小组练习、个别 练习要多。 3.学习评价的误区 学习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肯定或 否定的态度或语言。评价误区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评价 措施和评价的内容上。 (1)评价标准偏高。一是教师对学 生的学习行为肯定方面少,否定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 少、批评多。因为教师们都信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概念: 对学生越多表扬、鼓励和肯定,学生就越容易骄傲。因此, 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订得越高以为就是严格要求。其表现 就是经常用同一种尺度去衡量全体学生,使得各种类型 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易于感到失望和常有挫折感,较少 或难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二是缺乏全面性。教师往往把 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根据,分数高就是学习好,反之 则亦然。这样仅仅凭学习成绩来评价,抹杀对学习过程 的评价、使不同起点、付出不同努力相应达到不同水平的 学生觉得不公平,特别是只有高分数才能受到教师青睐, 学生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达到高分数时,就会 放弃努力,甚至放弃学习。三是缺乏客观性。教师常常以 学生是否出错,或出错多少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关于 学生是否大胆开口练讲英语,应用英语是否体现流利性 和得体性则不太重视,这种评价标准无形中产生一种不 良后果,学生觉得学习过程出错是一种奇耻大辱,无地自 容,以致严重作用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个人自尊心,因而 对学习产生了过度焦虑、心理防卫等消极情绪。 (2)评价方式简单生硬。一是缺乏层次性,不少教师在评价学生 时,往往忽视学习的阶段性,用一刀切的手段去评价任何 阶段,如在学习的感知阶段(初期)、理解阶段(中期)、巩 固和运用阶段(后期),只要发现学生出错就采取立即、直 接、严厉的方式纠正,以为这样不给学生犯错的机会,不 容他们出错会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结果是初 期阶段学生心理过于紧张害怕出错,中期阶段就越怕越 容易出错,也就越容易受到批评,到了后期则对教师的批 评采取无所谓态度。二是评价语言简单化。由于教师的态 度总过于严厉,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足,教师常以 判官式的态度和语言给学生贴上各种肯定或否定标签, 使得教师的表扬失去应有的激励影响;教师的批评减少 了规劝影响。三是评价内容片面性。一般而言,教师对学 生学习的外部(学习纪律、学习措施、学习成绩)做出评价 比较多,而对学习动机、学习努力程度、学习习惯、学生个 性心理特征等内部活动则较少受到注意。换言之,教师偏 向于对学生的智力因素评价,如记忆、思考、观察、略论、 综合、气质、能力、兴趣、情感、需要等。恰恰是这些非智力 因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较大的作用。 二、走出误区的思考 为改变目前普通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事倍功半状 况,使苦教苦学变成乐教乐学,从厌教厌学到爱教爱学, 力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采取一系列方法。对此, 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必须建立科学的语言观 语言是什么?现代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是一种言 与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 工具。随着语言学探讨的不断深入,语言学家对语言的观 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较为流行的观点是:语言=语 音/语法/词汇的知识体系,把它仅仅看成一个平面的、呈 静态的语言形式。当今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还是 一种言语行为,它具有三维的呈动态的语言功能。语言的 第一维:语言是一种声音符号或书写符号(uttering something),人们按语言的形式体系规则发音和书写,这个 方面强调语言是一种规则体系(code system)。语言的第 二维:语言是用形式符号说出有所指、有所谓(即有意思) 的话(saying something),这个方面强调语言与,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