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日常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运用意识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写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教授学生实际掌握英语的运用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让我们意识到语言的产生和形成有它们自身的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英语学习是“听、说、读、写、译”这五项英语技能培养。而语言的运用意识应该是我们日常英语教学的重点。
一、 大学英语学习的近况 (一)对于单词 很多大学生习惯了中学时代养成的背诵英语单词的措施,重视的是英语单词拼写的正确度而不是读音的精准性。很少听到学生们朗读英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尤为如此,这种学习措施却非常有害,它完全忽视了语言的交际性、实用性。很多大学生对英语的运用没有信心,主要就是因为没有跨过词汇这道门槛。所以,日常教学中强调英语单词读音的精准很重要。语音是必须在一开始就认真地、系统地教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拼读能力的问题。单词读音的精准,英语论文范文,词组的连读,句子的腔调……这些方面是英语运用的基础。 (二)对于语法 大学里过分强调语法律习,还像中学那样让学生们沉浸在大量语法资料里面,对他们的英语运用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想一下我们的汉语语法又学得怎么样呢?只是初中时学了一两年,到现在对很多汉语词句的结构甚至是读音都不能做的精确略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汉语。大学生们应该在听读过程中学习语法,掌握句子结构所负载的意义,理解和熟悉语言环境。 (三)对于听力 日常教学中最困难的就是听力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差、总是抱怨听不懂,而且不从自身找原因,总是强调没有环境--—人家几岁的孩子到外国很快就会说那个国家的语言,可是我们没有这样的环境。说到底这是运用意识的问题,学生们把练习听力当成是一项学习任务,总是在那里被动的等着老师教他,教一点,学一点;他们没有想过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用它来交流的,听懂英语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
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 通过对人类语言的相似性和儿童语言学习能力的关注和探讨,乔姆斯基提出普遍语法理论。其主要语言学观点总结如下: 第一,人类有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父母的遗传并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它受到后天的合理激发能产生语言行为。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任何人都能轻易地学会自己的本族语。 第二,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所指出的那样,儿童在习得语言时不但习得语法,而且同时习得其它三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是否可行;语言是否用得得体以及语言的可接受性。也就是说,儿童学说话,不仅仅是习得语言的结构,同时还习得语言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因素。 第三,人类的语言存在共性,它的产生、形成、结构和机制有着普遍的、一致的规律。虽然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规律,却可以自然习得。并且任何人都可以根据它,创造出得体的、适合周围环境的语言。
三、乔姆斯基的理论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发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着眼点必须是听、说、读、写、译这五项技能的训练,而不能再把英语割裂开。同时,学习语言的主体--—学生们必须首先树立语言运用的意识,克服思维的惰性和心里依赖性,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英语! (一)对于语音、语法的学习 从一开始就要求读音准确,包括词、短语和句子的语音、语调等。有人说,说英语容易的人往往说的是洋泾浜英语,这和有些人开始学英语时盲目求快、不注意语音有关。语法律习要融入听读课程中,不再单独开课,如前所述。 (二)对于听力课 听力材料从一开始就应该使用正常语速。如果可能的话,从一开始就听目的语本族人的录音。听读体系的听力训练量比现在至少要大几十倍。听得多,并不是同一篇材料听的遍数多,而是要听大量的不同内容的材料,让词和句子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一再复现。要求听力材料的多样性、趣味性,语言环境要多变,场景要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对于阅读课 阅读也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当听觉渠道的信息与视觉渠道的信息互相印证时,输入就处于最佳状态。 所以听和读这两方面的教材的互相配合是很重要的 。提高阅读速度就能提高阅读效率,阅读速度太慢就缺乏实用性,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速度要从初级阶段就开始培养。为了培养阅读速度,对通读、快读、略读的训练都应该有时间限制。初级阶段以细读为主。中高级阶段以通读训练为主,主要是对多与快的追求。 (四)对于说和写的训练 口头表达练习是必需的。虽然儿童习得母语时口语能力会水到渠成,但外语教学与此不同,青少年尤其是成年人的模仿能力不如儿童,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差。所以没有口语方面的专门训练是不行的。听读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特别是听、读了大量生活气息浓厚的材料后,写作的能力就容易培养了,但是即使在这一方面,运用的意识也决不能放松。要从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开始培养,便条、书信、个人履历……这些常见的实用文体都要会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