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与焦虑的实证探讨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大学英语教学
摘 要: 利用英语课堂焦虑量表,对146名非英语系二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英语课堂焦虑及其三个维度对英语学习的作用。探讨结果表明,在英语课堂焦虑三个维度上,“交际畏惧”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另外两个维度的得分;非英语系大学生CET-4考试成绩与英语课堂焦虑、“交际畏惧”和“考试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联系,而与“负评价恐惧”呈不显著的弱正相关联系。
关键词: 英语课堂焦虑; 维度;作用; 非英语系大学生
以Maslow和Rogers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重视对人的价值、情感、需要和人际联系等方面的探讨,他们的思想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作用,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略论心理学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智与情的结合。因此,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语言教学中的情感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对情感变量与外语学习之间的联系的探讨也越来越广泛。 情感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态度、动机、个性、自尊和自信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教师,或学习者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1]。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由Dulay和Burt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他指出情感因素,诸如自信心、焦虑感等都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很大的作用,他更是将焦虑视为二语学得过程中的重要情感障碍[2]。从此,焦虑与二语学得的探讨成为了外语教学探讨领域的活跃课题。
一、外语焦虑的界定及探讨回顾 焦虑是个人由于即将面临一些可能达不到的目标或不能克服的障碍时,所表现出的紧张、不安、忧虑和烦恼等不良情绪。焦虑可分为两种: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3]。外语焦虑是一种典型的状态焦虑。Horwitz等认为,它是学习者在外语课堂学习中产生的对于学习者的自我知觉、信念、感受和行为的一种情结,分为交际畏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考试焦虑( test anxiety)和负评价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三个维度[4]。 交际畏惧指的是个人关于与他人的真实或者预期交际产生的恐惧或者焦虑程度,其典型行为模式就是交际回避(avoidance)或者退缩(withdrawal);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产生的紧张焦虑心理,换言之,学生担心考不好;负评价恐惧指的是对他人的负评价有畏惧感及担心他人外自己做出负评价的预期心理。 外语焦虑对外语学习的作用,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探讨结论比较统一,认为外语焦虑与外语学习效果之间呈负相关联系。但也有人的探讨认为有些类型的焦虑对学习有促进影响,如Kleinmann[5]将焦虑分为“促进型”和“延缓型”,前者使学习者保持警惕,产生动力,后者却使学习者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而逃避学习任务。还有我国探讨人员杜丽辉[6]通过探讨英语听力焦虑和听力成绩的联系,认为听力焦虑与听力成绩的联系形似倒U形,即高度焦虑和焦虑都不利于听力学习。 关于外语课堂焦虑与外语学习成绩的探讨主要是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略论,而关于三个维度上的外语课堂焦虑程度与外语学习的探讨并不多,而且没有形成相对一致的结论。从外语课堂焦虑的三个维度上,探讨外语课堂焦虑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能更准确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英语学习与焦虑的实证探讨 1. 探讨工具与对象 探讨对象是非英语系二年级学生,他们都参加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在剔除回答不完整和有明显应付性答题的问卷后,获得了有效问卷146份。 本探讨中使用的英语课堂焦虑量表是在Horwitz[4]设计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简称FLCAS)基础上进行修改而得的。把原量表中的“外语”统一换成“英语”。量表共包括33个条目,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得分范围在33~165之间,得分越高的学生说明其英语课堂焦虑度越高。测得英语课堂焦虑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 841,表明此量表在测量非英语系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时具有良好的信度。在量表中,有12个条目属于“交际畏惧”,13个条目属于“考试焦虑”,另外8个条目属于“负评价恐惧”。为了便于对不同维度的焦虑程度进行比较,笔者关于量表总得分及不同维度上的得分都采用平均值形式。
2. 探讨结果略论 (1)非英语系大学生英语课堂焦虑的状况 被试总体的英语课堂焦虑平均得分均值为2. 91,也就是英语课堂焦虑均值为96. 03;在不同背景的非英语系大学生中,关于英语课堂焦虑平均得分及其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基本上表现出男生高于女生,理工科学生高于文科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未通过CET-4考试的学生明显高于已通过CET-4考试的学生。这些结论与国内多数学者的探讨结论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