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言学理论指导高校英语教学[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毕业论文范文语言学理论知识,用语言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输入理论; 隐喻认知理论; 衔接理论

Abstrac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master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linguistics, guid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with linguistic theory, and adopt corresponding teaching methods to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nglish.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input theory; metaphor cognitive theory; cohesion theory

语言学是一门以人类语言为探讨对象的学科,探究范围包括语言现象、语言规律、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英语语言学是探讨英语的语言学,其分支第二语言习得、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中有众多语言学理论,对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将语言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结果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本文拟从输入理论、隐喻认知理论、衔接理论这三个微观方面来研讨语言学对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启示影响,指出其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和措施,以期为与之相关的探讨做补充说明。

一、输入理论与英语教学

输入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尤为重要的影响。Krashen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i / 1公式。[1]i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因此,学习者在应用新习得的语言时,须置身于可理解语言信息输入和反馈的学习环境中。为了增强可理解语言的信息,须创造出多样化真实的语言材料或现实的学习环境。但是当前在我国课堂上英语教学缺乏这种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针对这种具体情况,教师应该给学生进行文化层面上的输入,从文化角度扩展输入内容,即在学生对该目的语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输入相关的文化内容。同时,Schumann的文化迁移模式用社会文化的异同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心理距离指出,人们因移入外国文化而学会相应的外国语,故社会群体和个人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决定了外语习得的成败。由此可见,文化输入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选好英语语言材料,使语言和文化都能在教学中得以完整再现,使学习真正“身临其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为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创造各种所需环境,既要注意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充分重视语言—文化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吸纳各种教学法长处,以大量阅读和视听真实的语言实例为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对语言的大量接触,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逐步帮助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体系进行系统的把握,始终以英语思想文化体系中的精华作为学生了解掌握英语语言符号体系的动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传达、接受信息的技能。

二、隐喻认知理论与英语教学

隐喻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是人们用清楚的、具体的经验建构复杂的、抽象的概念的过程。人类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往往以比较熟悉的概念描述和理解比较陌生的事物,从而认识人类自身及周围的世界。[2]实质上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我们日常生活中相当一部分语篇,如时空、情感、人体等都含有隐喻思维,因此隐喻认知对英语阅读、翻译、听力教学有很大的指导影响,本文以报刊选读的教学为例。

例1: Avian influenza: perfect storm now gathering?

It was the epicenter and had great impact. The Tsunami in Asia illustrated one acute natural trauma with thousands of deaths, that catastrophe pales into insignificance when compared with an influenza pandemic. (Daily Telegraph 2017)

在这篇有关禽流感的报道中,病毒映射到暴风雨、地震震源、Tsunami台风上(THE VIRUS IS STORM/EARTHQUAKE/FLOOD),形象地展示了禽流感与这些自然灾害的相似之处--—巨大冲击力、高速蔓延率。

如地震有震源,然后蔓延四周,这与病毒的感染源和蔓延趋势相似。由于理想化认知模式可以把在外部世界里看似并不相关的事物在人类大脑中关系起来,所以人类在认知外部世界的事物时,往往倾向于用熟悉的、可记忆的或显著的事物去理解其它事物。加利福尼亚地震、海啸、卡特里娜飓风等属于自然灾害中凸显的例子,人们倾向于联想这些自然灾害去理解如禽流感病毒这种新生事物,鉴于它们有对等的危害。上述概念隐喻相互关系,形成了一个平行的或分等级的机构,它们着重强调我们在感知病毒时的不同侧重点(速度、力量、范围)。禽流感被形容成暴风雨、地震、洪水借以用一种特殊的、连贯的措施去预测未来的不确定性,展示了我们在相关世界里的思维方式。应用隐喻认知理论进行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发掘诸如此类的深层次含义,提高阅读效率。

三、衔接理论与英语教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