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主要指学生之间通过语言而进行的相互学习,其中包括对学习资源的共享、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及最终意义的建立等。“会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之间通过会话、商讨的方式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协作、会话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英语学习意义构建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即口语的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61%的人认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进行沟通,发挥其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使用价值。因此,重视口语教学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进行口语训练呢?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提前做好准备。“以项目(project)为形式,以成果(product)为成绩,学生必须采取团体活动(teamwork),集思广益,沟通合作,相得益彰。”[9]在学期初,教师可以把准备好的“项目”布置给学生,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立项,然后报名登记表演的名次表,尽量做到问题和课文的内容相关,和社会生活相关。这一项目最好是几个人来共同完成的,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学生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中,加深了解,互相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打分,并予以充分肯定,以增强自信心,提升表现欲。虽然学生充分准备,但其间还会有一些语言或表达方面的疏漏,这需要教师在课后单独进行辅导。协作与会话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4. 简化教材讲解,增加学习情境,扩充知识面 “将教材活化,将课堂动化,将教学过程交际化,将教学效益增值化。”[9]这是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解决大班授课课堂教学呆板、学生容易自行其是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样做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就是使课堂“动化”,同时需要教师灵活使用教材。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材的讲解和词汇的略论上,就不可能有时间进行课堂讨论和课外知识的补充。因此教师的讲解重点应放在教学难点、重点以及语言点等方面,而且应当大信息量地、高效率地传递给学生。这一交际化的教学手段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质,使教学效益增值化。大学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教师教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学生学”[8]。Harmer教授认为TTT(teaching talking time)要多于STT(student talking time),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由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转向新课程的主导者、塑造者,由面向全体学生变为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3]而学生因为有了学习动力,就会在课后进行充分准备。除此以外,增加教学情境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的语言交际活动的真实场景和相应的交流活动。真实的交流情境能使学生把理论和,英语论文,英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