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思性教学的角度略论英美文学教学[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教学理论,对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影响。英美文学教学的两种认知观点和不同的教学措施,为反思性教学策略的/英语教学论文实施提供了基础。在反思性教学模式下,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应该是:文学史学习与著作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探讨能力,以及发挥网络优势等。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英美文学;教学理论

On Teaching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Frame of Reflective Teaching
Abstract:Reflective teaching is the n ew risen teaching theory in recent years,which plays an importantguiding role in teaching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 teaching English Literature,two cognitive opinions and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lay a sound foundation for the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ies if reflective teaching.In the model of reflective teaching,the English andAmerican Literatur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should be:the combination of the literature history with the studyof works,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ersonalized research capabilities,use of advantages of network and so on.
Key words:Reflective teaching;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teaching theories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师不仅要知道教的内容、教的措施,还要知道自己教学的前因后果,从一个从业人员上升到一个专业探讨人员,从一个教学措施实践者上升到一个语言学专家和教育家。这引起人们对教学、教师自身发展的重新思考,提出了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新方向。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系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将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英美文学课的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是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本文力图研讨和解决的中心问题。
一、反思性教学的提出及其特点教学反思之风的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他认为,教师反思的出发点就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略论、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杜威的观点对后来反思性教学的探讨具有重大的作用。而成功地将反思和外语教学结合起来的是Wal-lace,他在1991年发表的《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A Reflective Approach》一文中,提出了外语教师职能培训与发展的反思性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Wallace将理论包括在间接知识(received knowledge)内,使其与实践经验(expe-riential knowledge)并列,二者相辅相成,为教师提供实践与反思的食粮。从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已有的实践经验及所掌握的间接知识(包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以略论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再在今后的实践中验证。这一过程循环往复,形成英语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因此,反思性教学就是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进行审视和略论,并据此采取相应对策的过程,它是一个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监控能力来提高其专业能力的途径。[1]事实上,反思性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个环环相扣的反思环,每个反思环的内容是:观察--—破译--—内省--—质疑--—寻求替代--—调试。具体操作措施包括:记录教学日志、课堂观察、同事协作听课、观摩录像、学生问卷调查和课堂行动探讨、寻找理论依据,等等。但要完成能动的反思过程,教师关注的焦点就不应仅仅停留在“做什么”上,而是应当积极思考“为什么这样做”(Bardett,1990)。
二、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两种认知观点及其教学措施比较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外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201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系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将英美文学课界定为英语系课程,且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大纲》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措施。通过阅读略论英美文学著作,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根据《大纲》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英美文学课有其自身特殊的教学准则和规律。
(一)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两种认知观点
1.传统的认知观点。传统教学大多将文学置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背景之中,先详细叙述某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宗教、哲学和思想背景,然后点明此历史阶段某文学流派的兴起、发展和衰落,同时简单介绍其代表作家的生平和创作思想。这种传统的教学措施是建立在传统观点之上的,把历史看作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思维模式,把文学发展史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部分,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衍生物、社会政治制度变革和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学著作被看作是先于读者存在的已然客体,它只与作者的创作有关,作者是著作存在的根源,读者只是被动接受一件存在于那里的东西,他与著作的存在无关。因此,文学不过是作家和著作的罗列,读者更是在文学的视野之外。[2]
2.接受美学理论。新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著作是一种历史存在,不是摆在那儿恒定不变的客体,而是向未来理解无限开放的意义显现过程或效果史,而且文学著作的历史性存在取决于读者的理解。文学探讨的真正内容应是文学著作。因此,文学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文学史和文学著作阅读。它既不是单纯的历史课,也非纯粹的文学欣赏课,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绝不能顾此失彼。
(二)两种认知观点的教学措施比较
1.两种认知观点对“教什么”的回答。在传统教学观点看来,就是要教会学生记忆各种文学常识、文学术语,英语毕业论文,记住文学发展的历史。因此它有一个静止的、不变的终极性教学目标:掌握已经规定好的历史,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背诵这些知识的能力。而从新的接受美学理论来看,就是要教会学生熟悉文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掌握相应的、正确的策略和认知技巧。因此,它有一系列发展的、变化的阶段性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观相比,最终是否记住名词术语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掌握略论著作、理解著作的措施和策略。2.两种观点对“怎样教”的回答。传统观点认为,核心措施是通过记忆、复制的手段让学生记住应该掌握的知识,即学习的本质在于模仿。但新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关键是学习者本人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教师所起的引导影响,即学习的本质在于创造。三、反思性教学模式下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依据反思性教学的理念以及反思性教学所具备的特点,英语论文题目,笔者认为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应采用接受美学理论的观点。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1.文学史学习与著作阅读相结合。按照通常的课程设置,文学史课和文学欣赏课分属不同的领域,大多数综合院校也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开设,都倾向于把文学选读或欣赏课看作是文学史的后续课程,因此将文学史课看作单纯的历史知识课,两者界限分明。南京师范大学程爱民教授曾于2017年在全国高校做过英美文学教学近况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院校、外经贸类院校和农林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