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关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1 跨文化交际在英语习得中的重要影响 文化与语言是密切相关的,在外语教育中,文化的定义包括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某种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化上的异同反映在语言和交际行为中,而是否真正理解和懂得这些文化异同、文化制约和交际规则则直接作用交际的成败。法国语言学家梅耶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言。”可见,语言本身就有文化性。如果只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或语音、语法规则的传授,以为这样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往往会因为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而频频出现语词歧义、语用失误等令人尴尬的现象。 1.1 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近况略论 经过对目前大部分大学院校的普遍调查,结果差强人意。令我们欣慰的是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或者开始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大学生开始花费更多的精力学习英语,并在各种类型的英语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令我们感到无比担忧的是,他们竟然无法合理应用英语,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更严重的是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差,以至于在实际交流时屡屡犯错,闹出笑话,制造误会,作用了交际。 1.2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近况略论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两个很明显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法占主导地位。总是认为学生学习外语就是学习语言系统成分的正确用法,学习者在此基础上自然会掌握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忽视了语言的得体性和社会环境等重要因素在交际中的重要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还没有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文化教学也没有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与听、说、读、写等四项基本语言技能相提并论,或者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以至于当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识放在具体的文化环境中时屡犯文化错误,不能顺利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文化教学是目前外语教学中亟待改进的问题。外语教学绝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语法正确,还必须使他们能在各种文化环境中成功地进行交际。 (2)只重点强调某一单一的外国国家文化,而忽视了“跨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这方面,英语论文,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用英语去描述外国的事物和文化,更要培养他们学会用英语去表达中国本土的人文风情,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跨文化交际学习的乐趣,并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将中西文化学习达到了平衡状态。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要更多摄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将英语课堂从原来单一的语言传授转变为对目的语和母语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互相强化。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还可以更快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 传统观念强调有关语言本身的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影响。然而,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却并不能随着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增长而提高。海姆斯有关交际能力的论述解决了只强调语言能力不足的问题。他指出,除了语言能力之外,交际者还应具备怎么样得体的、有效的运用语言的能力。交际者必须知道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话,说什么,以什么方式说。所有这些问题都与文化有关,正是文化使一个社会具有其独特性。在本土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形成了独特的观念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养成了用自身文化去评判别国文化的习惯。当交际中出现与自身文化不一致的观念时,失误就难免。由缺乏文化异同意识引起的语用失误是非语言学家所不能意识到的,往往被认为是说话人的粗鲁和恶质。如果我们不提高跨文化异同意识,交际失误是很难克服的。这种冲突大多反映在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方面。 2.1 西方重唯理,思辩,中方重经验,直觉 文化的独特性会作用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国家不__同,文化各异,思维方式自然有所不同。西方民族思维方式以逻辑略论为主要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则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了本民族理论思维和文化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由于这种本土文化的熏陶和作用,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经验、直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评判一个人。这与西方的思维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笼统性和模糊性,英语毕业论文,“以己度人”往往失测,造成交际失误。从总体上说,思维定势常常带有个人或民族感情色彩而忽视个体的差别,夸大或扭曲对另外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并带有固定的信条,这些信条不一定都是可靠的,有可能会造成交际失误。 2.2 西方的个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 西方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作用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之见,鼓励独树一帜的个性风格。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人们的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是避风的港湾,心灵的依靠。离开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百事孝为先”的中国风俗与西方老人的晚景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文化不同而造成的。 3 语言与文化 3.1 语言和文化的联系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紧密关系的。语言是文化所包含的一个内容,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语言也是表现文化的一种途径和工具,把语言和文化分开是不可能的。从基本意义上讲,语言是由任意的表示声音的文字符号有条理的组合,用于人类群体使用和沟通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也包括交流思想的一种非口头的措施,例如用一系列信号、符号、手势或规则。文化则非常的复杂而抽象,涵盖范围相当广泛,包含一切人类社会所共享的成果,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成果,例如城市、各种组织、学校等等;还包括非物质的成分,如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体系等等,从语言中可以寻觅到文化的点点滴滴,简单地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 3.2 文化教学的措施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注意以下几点来达到让学生了解掌握文化区别的目的。首先我们要知道跨文化交际中主要的瓶颈在于对宗教信仰、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系的认识上,这也是造成文化区别的原因。一个国家的文化同其各自民族的历史、哲学思想、宗教、神话传说等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这些背景条件不同,文化也就各异了。因此,让学生对这些背景知识进行了解对英语学习是相当有益的。有些时候,关于某个单词,学生通过查字典后很容易理解其字面的意思,但通常不了解隐藏在其后的丰富的文化意义。拿“individualism”这个单词为例,字典上汉语的解释为“个人主义”,在中国社会这是一个贬义词,即“自私自利”,因为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强调为他人利益,为集体利益,为国家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个人主义”当然就被视为“损人利己”的贬义词了。然而在美国,“个人主义”则是美国国家主导的文化类型之一。这些都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其次,比较文化之不同,强化学习。抓住每一个比较文化区别的机会是学习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譬如在招呼语的学习中,教师非常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