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应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 ,即语用能力。然而由于多种原因 ,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针对这种情况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外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语用失误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 ,说话不合时宜的错误或说话方式不妥、 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对大学生来说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识别和减少语用失误是进行有效跨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跨文化语用失误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略论中英语言使用中的文化语用异同 ,以对跨文化语用异同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 得体的语用能力 ,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
(一 )语用中存在的文化异同。在语言交际中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在长期的言语交际中 ,已经形成一整套以本民族文化和社会规范为基础的语用规则 ,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 ,人们总是倾向于按照自己的说话方式和习惯选择话语表达形式 ,或解释、 评价对方的话语。这种忽视对方语用规则造成的语用失误主要是由文化异同造成的。这类语用失误种类繁多 ,是常见的是中西方在称呼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提倡聚居、 光宗耀祖的社会 ,因此一贯强调长尊幼卑 ,以尊敬老人为美德 ,以“ 老 ” 字为尊称 ,见到老人要叫“老爷爷、 老奶奶、 老先生、 老大娘、 老寿星 ” 等 ,否则就被视为不懂礼节 ,没有礼貌。在西方则不同,“ 老 ” 意味着衰朽残年,来日不多,已不中用的意思,所以西方人十分忌讳“ 老” 字。常借用其它词来委婉地表示“ 老 ” 这一概念,如 home for adults(养老院)、 Elder Hostel (老人团)等。 (二 )按母语的思维方式进行推理。思维不仅具有共性 ,也具有个性 ,即民族性。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 ,思维的不同模式决定了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在第二语言的运用过程中 ,由于受汉民族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的作用 ,我国的学习者往往会不自觉地按母语的思维方式进行推理 ,导致交际失败。卡普兰认为东西方语言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操汉语人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型 ( s p irality) ;而操英语人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 ( linearizati on)。如 L ily的妈妈病了 ,她向她的中国朋友倾诉 ,中国朋友设法安慰她。L ily:Mymother is seri ously ill .Chinese: L ily, don’ tworry . It doesn’ tmatter .L ily: ( Embarrassed) .这位中国朋友显然是套用了母语思维模式 ,用“ 没联系 ” 来安慰 L ily,没想到却给 L ily造成她根本不在乎L ily母亲生病的语用失误。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Iam s orry t o hear that” 。 (三 )违反交际中的礼貌、 得体准则。在中国 ,贬己尊人 ,表现谦逊 ,是中国式礼貌的重要特点。而在英美等国家 ,人们会认为中国人过于谦虚而显得不够诚实。假设你到了一个美国人家里 ,他给你啤酒 ,你不想要 ,就说:“ 谢谢 , 不要 ” 。 如果的确想要啤酒 ,说“ 谢谢 ” 就行了。如果想要又故意推辞 ,以此来表示礼貌 ,美国人就会觉得你虚伪。在人际交往中 ,中国人对别人赠送的礼物总是客客气气 ,要么说“ 不要 ” 、 “ 不用 ” ,要么说“ 我有 ” ,此后再接受。而美国人则比较实际 ,为表现对对方的尊重 ,在接受礼物时往往说:“ 好 ,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 在一种文化中被认为是正常的礼貌用语或行为 ,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无礼的。一个时期里 ,中国人见面总是问候一句: “ 吃了吗 ” 习以为常 ,而在美国 ,则容易被误解为你想请他吃饭。中国人问: “ 你的工资是多少 ” 很正常 ,美国人则认为这涉及到了个人隐私。 (四 )母语负迁移影响。母语负迁移是指学习者把母语的词语或表达方式直接套到目的语中造成失误。学习者会把没有认识到的某些迁移错误地作为语言习惯固定下来 ,导致语言石化 ,致使语用能力难以提高。教师应对学生在什么地方会出现语用负迁移做出适当的预测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负迁移造成的学习上的困难。母语关于外语学习的干扰很大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更大。据统计 ,母语为汉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所犯的错误 51%来自母语干扰。例如很多学生常说:“Good morning, Teacher” 。事 实 上 , 英语 中“teacher” 是一种职业 ,不能作为对教师的称呼 ,英语国家的学生常常直呼老师的名字以示亲密。在我国熟人之间或初次相识的人之间发问很随便 ,可以毫无顾忌地直接询问对方的年龄、 工资、 婚事、 体重等。汉语中常用的招呼语有“ 上哪儿去 ” “吃过了吗 ” “上自习啊 ”等 ,明知故问 ,以示关切。而西方人强调个人主义 ,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竭力摆脱社会的束缚 ,不希望自己的事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英语中有这样的习语: Don’ tput your nose int o somebody’ s affairs . (不要干预别人的私事 ) ;所以 ,随便询问个人隐私问题会让对方反感和不愉快 ,而关于天气、 工作、 业余爱好、 地方和全国性事件等方面 ,可以让人们随便谈论。
二、 培养大学生语用能力的途径
(一 )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措施 ,注重培养语用能力。教师的教学措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依照学生的学习心理 ,语言学习的本质和学习的特点 ,对教学措施进行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在课堂上变教师主体为教师与学生并重 ,变教师主讲为讲问结合 ,或以问为主 ,甚至在讨论课上更多的以学生为主。在课堂上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参与、 实践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听、 说、 读、 写相结合;输入与输出相结合。无论是在语言实践课还是语言基础课上 ,都把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输入与言语技能实践相结合 ,在讲课中根据授课内容提出大量各个层次的如:词汇、 语法、 结构、 篇章、 情节、 内容、 背景等方面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输入的同时,要求学生跟教师一起思考、 略论、 预测、 寻找并给出答案,让学生动耳、 动口、 又动笔,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是单向输入,而是把输入与输出相结合起来,随时随地利用可利用的机会,为学生营造实践主动学习的条件,提高其学习效果。 (二 )认真探讨对方的文化 ,进行文化教学。中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异同 ,为使跨文化交际不受到障碍 ,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与交际密切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如打招呼、 告别、 恭维与称赞、 道歉、 道谢、 称谓、 敬语与谦词、 禁忌、 价值观等。下面是一些与文化因素有关的语用理解问题的例子:中国人有一大套词汇表示谦虚 ,比如对方说 Kindly give me your advice (请您指教 )时 ,西方人会回答 I’ ll be glad t o这样的话 ,而中国人则会说“ 不敢不敢 ” ,如果错误地把“不敢 ” 表示成No,会让对方十分尴尬。 (三 )开设相关文化课程。适当开设一些介绍西方文化的课程 ,如“ 英美概况 ” 、 “ 跨文化交际学 ” 、 “文化与交际 ” 等语言文化基本课程。利用外籍教师 ,多介绍西方的风俗习惯、 社会状况、 文化价值观和语用准则 ,帮助学生避免或减少语用中的负迁移。 (四 )利用各种途径实践语用能力。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根据实际 ,收集一些英美国家的报刊、 图片 ,利用投,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