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教育部2017年颁布实施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然而,听说能力的培养仍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略论了听说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的结合下加以实施。    近些年来,学习英语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国家对高校英语教学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是惊人的,但投入和产出之比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强。在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今天,社会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与读、写、译能力相比,听说能力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是生存性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听说是即时进行的,听不懂,说不出,意味着交际失败。而读写是延时的,读不懂的材料,可以借助词典,可以请教他人,慢慢略论。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与1985年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相比,在内容上有了重大突破,即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这两大突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已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上,各高校近两年也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因素,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课程要求》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许多学校根据学生入校时的语言能力将他们归入三个不同层次。这样一来,那些进校时英语基础非常不错的学生能在有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的教学班级里得到进一步的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提高,而无须浪费时间继续基础英语的学习。然而,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大部分学生被归入到一般要求的教学行列中来。统一的教学安排在一般要求的教学中,教学时间、课程设置、教材都是统一的。一般高校的大学英语是每周4课时。以《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为例,英语论文题目,每两周完成一个单元,其中综合5课时,泛读和快速阅读1课时,听说教程2课时。在每两周有限的2课时听说课堂上,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只能是“学生听--教师对答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听力策略的培养,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说”的训练。师资紧缺与校园环境的限制大学扩招使得班级人数居高不下。大班授课不利于听说训练的进行,教师不得不因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词的拼写、词义、短语结构及短语意义、句子结构及语法表现、课文翻译、用课文里出现的词或短语造句等。这些授课内容在精读课上表现得尤其突出,教师始终处于主角的地位,而学生则只是课堂教学的配角,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措施在历史上曾起过较大的影响。学生在英语词法、句法等知识性方面的基本功较扎实,但口语交际能力相对低下;在英语的书面测试方面表现得比较出色,可在口头交谈方面却显得近乎“哑巴”。另外,我们的教室只有固定的桌椅,容纳的学生又比较多,有利于讲座式的教学,但不利于口语教学中经常需要进行的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应试教育的作用由于就业的压力,当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尤其是听力课教学大多以通过四、六级为目标,试图通过大量强化试题的训练追求应试能力这一短期效应。因此,听力训练方式与许多考试中的听力测试部分基本相同,无形中把听力课变成了听力测试课。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是在教听力,而是在测验学生的听力。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违背了听力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听力技能的提高。    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切实建议    第一,正如《课程要求》中指出的,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听说技能,各高等学校应克服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本校的特色,具体体现在教学时间、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考试、评估的个性化,确保听说技能培养能落实到位。第二,《课程要求》中的第二个突破是多媒体教学模式的采用。这种模式不只是缓解师资紧张的压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学习。多媒体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为听说能力培养提供了支持条件。外语课程从本质上说是一门技能训练课,好的听力和口语能力离不开大量的训练。在传统课堂上,由于班级规模和教学时间的限制,这种技能训练相对不足。教学软件可以替代教师的部分工作,克服传统课堂模式无法加大听说训练的时间和强度的缺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训练。同时,在网络上学生可以直接点播英语电影、电视节目和教学片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他们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第三,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建设基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不只是因采用多媒体技术而导致教学手段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教学理念的一场革命,开始确立以学生为主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大学外语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学习者积极参与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非取决于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语言和语法知识的多寡。从外语学习规律来看,听说能力的提高更为困难。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除了为他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更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教师应通过巧设活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形式上更多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各种对话、讨论、辩论等活动。此外,教师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小品表演、英语晚会等,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创造条件。第四,教学改革中的教师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向教育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外语教学也不例外。其总体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效的语言学习者和成功的语言使用者。对每一位大学外语教师而言,有限的职业教育经历难以满足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需要。教师只有在理论上不断地探讨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教学新形式。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网络条件下,教师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如何从单纯讲解过渡到设计主题任务、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评估学习活动,已成为新模式中的新课题。因此,外语教师应加强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实践,勇于探究新措施,解决新问题。第五,培养听说能力要注意的问题。提出加强听说能力,绝不是忽视或削弱读写能力的培养。只是当前大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强,社会又对听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应侧重听说能力的训练。听说能力的提高不应该以牺牲读写训练为代价。要有较强的听说能力,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基础是不行的,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不行的。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围绕教材中的一个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分工合作,利用网络查资料、读文献、做调查、写报告,英语毕业论文,再回到教室进行陈述、讨论。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得到运用,真正做到交际活动和语言学习相结合。此外,把多媒体教学模式理解为让学生“泡”在多媒体教室的做法是错误的,听说能力的提高不可能完全靠多媒体技术来完成,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只是辅助性的,不可能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大学英语教学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建设多媒体教学模式为提高听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在这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中,多媒体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陷。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的结合下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6-7. [2]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史上的两个新的突破[J].中国外语,2017,(9):17-20. [3]王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