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语人才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双语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考虑与双语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从单语教育到双语教育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潮流。欧美许多国家都在实施双语教育,亚洲一些国家与地区还把双语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教育部在有关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系列文件(教高[2017]4号、[2017]1号和[2017]2号文件)中也都提出了要求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意见。以此为契机,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开展双语教学,加快培养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双语人才。但当前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倡导的双语教学还停留于以中文为主或一半外语一半中文的双语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胜任国际化工作的新要求。此外,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在探究如何改变“费时低效”的近况,如果把这两门在培养学生外语能力方面有着相同目标的课程结合起来,就可以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双赢。      一、我国双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近况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人才的培养。对双语人才内涵的理解是明确培养目标的关键。双语人才的英文是bilingual,意即操双语者,英语论文范文,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运用语言学辞典》的解释,就是掌握并使用两种语言的人。随着我国双语教学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双语人才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双语人才所具备的素质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专业学科知识、外语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他们不仅能应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一般性交际,而且还能把英语语言知识与实际工作或学术交流结合起来,具备实用性英语的使用能力。通过实施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同时驾驭汉语和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利用英语获取学科知识,英语论文,进行思维与交流,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高级人才。理想的双语人才应该能同时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双语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处理好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外语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培养三者的联系。当前,不少学者认为具备学科知识应该是双语人才培养的核心。外语知识与国际交往能力属于附带学习。但是,全英文及双语教学课程应以正规的外语课教学为基础,没有外语基础知识会降低双语课程乃至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教高[2017]4号文件《对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推进双语教学,学生的外语水平特别是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要使双语教学取得实效,必须以学生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为保障。各高校应从改进基础外语教学入手,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加强外语运用方面的教学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为推进双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双语教学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通过许多高校的网站,我们了解到,许多高校已经开始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物理、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化学及材料化学、经济及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增加双语教学课程。条件好的高校已经开设了100~150门的双语课,约占课程总数的5左右,且开设的门数还在逐步增加,一些学校甚至在教育、人文和体育、艺术等专业也开设了双语课程。此外,各高校还不断加大对各领域双语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引进新版外文教材,应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比例从要求的50以上逐步过渡到全英文。原来双语课程一般在大三、大四开设,现在一些高校开始从大一、大二就开设,增加了双语教学时间。双语课程从公共课逐步扩大到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不少学校还建设了网络课件、学习网站等,营造双语教学的氛围。双语教学在一些重点高校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普通高校的开展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语言问题。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双语人才仍然任务艰巨。因此,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是双语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与双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联系      当前,我国各行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非英语系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能够听懂和进行日常对话,而是要能够使用英语在专业领域进行探讨和交流。大学英语作为非英语系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方面也必须跟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从教学大纲的几次修订可以看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在不断更新。1999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强调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而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双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不谋而合之处,都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还只是强调学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不能就工作内容进行正常的交际。而且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新型大学英语教学理论还未完全建立,不能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双语教学的提出正是源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学用脱节、费时低效”等弊端。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相比,双语教学把学生从各类考试的沉重负担和巨大精神压力下解放出来,创造一个宽松的英语学习环境,重视英语与学科的渗透,让学生全方位地运用英语。学生除了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外,还具备专业英语知识,为他们今后在专业领域从事探讨和交流打下基础。但双语教学毕竟不是语言教学,学生作为双语教学的主体和对象,其对英语的接受程度和水平决定了双语教学的质量。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有利于他们迅速适应双语教学,而双语教学同时又可以推动他们的英语学习。总之,我们认为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联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应紧密配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课程的设置、教师培训等方面融为一体。      三、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双语教学在各高校的迅速开展必将推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如果继续维持当前只注重语言共核教学和应试教育的近况,不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落实到教学活动中,那么大学英语教学就会原地踏步,双语人才的培养也会因此重重。因此,我们应考虑从教学模式乃至整个课程体系出发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1.加大与双语人才培养的衔接。学生“讲不出、听不懂”一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尴尬现实。双语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让学生“学用结合”,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作为双语教学的前修课程可改变当前学习者学习动力不足和厌学的状况,同时加快双语教学的发展。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没有将教学内容、教学措施、学习策略等与双语教学关系起来。由于学生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中很少接触和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词汇和文章,因此在开展双语教学时,听不懂或不能完全听懂教师的讲解内容较为普遍。可以说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各自为政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设计应打破统一标准,考虑结合本校学生的学科专业,满足不同专业发展的需求特点。把单纯英语学科的英语教学拓展到非英语学科的英语教学,开拓大学英语教学的新空间,促进不同学科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双赢。 2.压缩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加大与专业相关的课程比例。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大学英语的基础打好了,才能谈到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当前,许多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是分为基础和运用提高两个阶段。前者为必修课,在一、二年级开设,后者为选修课,在三、四年级开设。但是由于师资缺乏,许多学校很少考虑运用提高阶段的课程安排,即使开设也跟双语教学没太大的关系。基础阶段的教学强调语言的输入和积累,学生所学知识很少得到应用。随着双语教育的低年级化和深度化,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亟待提高。不少学者也认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过长,阻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因此,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学生的情况压缩基础阶段的教学,腾出更多时间开设英语运用技能课程和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让学生在接受双语教学前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 3.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