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听说教学与心理交互影响探讨[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分别从教师和教学的角度重点研讨了在心理学和语言学日渐受到英语教学重视的今天,如何利用语言学习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重视心理因素与听说教学的交互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2017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这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新世纪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致相同。而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不能令人乐观,在听说技能方面更是如此。学生的听说能力欠缺,于说:学生要么有话说不出,要么是说出来了却语言语法不规范;于听:学生要么就是会做题却听不懂,要么是即使听懂了也只是抓住了一鳞半爪,似是而非。对怎样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很多学者、探讨人员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把学习和习得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进而在交际中学会使用英语,并通过反复实践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笔者参考了很多探讨成果和发现,并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听说教学的经验,从教师和教学两个角度摸索和总结出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重视心理因素与听说教学的交互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几点建议和措施,以供研讨。 一、语言学习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一)习得行为与第二语言习得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一类是本能行为。一类是习得行为。习得行为是动物和人类个体在后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经验。在人类,习得行为非常常见。如语言知识的掌握即是后天习得的结果。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认为第二语言也应通过习得掌握,即通过在自然交际中使用语言而发展语言能力。因为只有习得方可发展为交际能力。在讨论语言与认知的联系方面,有一种观点认为语言能力的发展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过程是相互关系的,由于人们通过自然语言去认识世界,不同语言社团使用不同的语言,对世界的认识亦不尽相同(Whorf,1956;)。在二语习得的探讨领域里,有一种探讨方向着重研讨语言习得与认知过程的关系和交互影响。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语言与认知来自相同的渊源,语言能力与认知的发展是一种平行的模式(Bates&MacWhinney,1981),因此语言能力与认知过程是相互影响的。MaeWhinney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在童年时已习得了第一种语言,在他后来学习第二语言时已具备了一个完整的、结构严密的神经语言系统,因此,在他学习第二语言的初级阶段便更高地依赖已掌握的第一语言结构知识。这也意味着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初级阶段,学习者形成的第二语言形式结构系统常常建立在第一语言的结构之上。语言学习必须与有意识的系统关系在一起,学习者才能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和改正语言错误去掌握外语。 (二) 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 根据现代认知学的观点,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影响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程序性认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体现学习者处理内部世界和个体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措施和规则,是学生计划、安排、调节和评估自己使用认知策略的能力,随个体学习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对外语学习的成功极为重要。大量事实证明,成功的学生在提高听说能力方面并不只是听课、等待教师布置作业,他们往往是一个积极的有计划的学习者,通常采取计划策略给自己设定学习目标、略论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他们还充分利用监控策略,包括听力理解时对自己的注意状态和理解措施进行追踪、对口语材料进行自我提问和训练等,使其警觉自己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调节策略亦被他们经常加以应用:在意识到对某一听力材料不能清楚地理解时适当放慢速度进行反复多次听力训练,这能帮助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 (三)学习动机与强化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引起,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导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它决定着学习的方向与进程,作用学习效果。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外部诱因结合而成的心理状态。学生的学习动机既反映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也表现学生的主观意向、愿望和兴趣。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同样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外在动机,学习被外力推动,受外部情境支配,源自对外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习课程而产生兴趣,被称为“工具性动机”;二是内在动机,学习受到内在因素的支配和推动,可能是对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自然兴趣,被称为“融合性动机”。学生的口语学习动机更具多元性和年龄异同性:或是满足交流、参加各种比赛展示英语能力的目的或为适应社会对英语能力的重视和要求的发展趋势。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认为,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关系,强化可以是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英语听说学习中的强化,既可以是外部强化,也可以是内部强化。教师在听说教学中采取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学生在学习中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而增强了学习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二、英语口语教学与心理因素的交互影响 综上所述,二语习得过程是基于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交叉综合过程。口语,从心理学上讲,并不单单是说,分为主动口语(active oral speech)和被动口语(passive oral speech)。主动口语(即说),是在被动口语(即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口语包括听和说两个方面,听是理解语言的过程,属于领会式掌握语言;说是用语言口头表达思想的过程,属于复用式和活用式掌握语言。彭聃龄认为: “口语生成的过程包括:说话者在说出话之前先形成思想(即要表达的意义);然后经过言语编码,将思想转换成一种具有言语结构的信息;再通过声波的传导将这一信息‘传送’到听话者那里,由听话者进行译码,使其成为和说话者相同或极其相似的思想。”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外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制于学习者的心理、动机和兴趣的过程,特别在开展口语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心理因素对教学的作用和交互影响。当学生开口说英语时要尽量多给正面鼓励,让学生勇于开口,敢于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对错误不求全责备,避免当初纠正学生的每一个发音错误,给学生自我纠正和学生相互纠正的机会。只有当学生从心理上排除了语言异同和错误造成的阴影,摆脱了求精确、求完美的语言学习心态,把口语课堂当作外语交流信息、培养兴趣的场所,学生的口语学习效果才可望最大化。所以教师口语课堂活动的安排要遵循有利于语言学习的准则,活动本身要符合学习者的心理和认知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接触大量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英语毕业论文,将教学融人有意义、带语言情景的语言关系和任务性的语言训练中去,使他们在愉快、放松、有效的语言环境和交往中学习语言。 三、听说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具体而言,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在心理学中存在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刺激量等几大方面的异同,从以下几点入手,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听说能力得到逐步提高,英语毕业论文,为更进一步掌握好英语打下良好基础。 (一)重视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应采取各种策略直接和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只有当学生直接感受英语学习的学以致用,并享受英语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实在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会得到充分发挥。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从而更加注重英语口语的学习和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四六级逐步实行改革更加注重听力的考查后,在各项英语演讲比赛、实用英语大赛13益风靡的社会大环境下,在全民迎奥运、学英语的热潮中,听说等技能的培养更会成为学生所关注的实在目的。而交际教学法在中国的广泛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免费论文题目: